擔任法定代表人有哪些風險呢
通常而言,法定代表人根據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以公司名義所從事的行為,即視為公司的行為,應由公司承擔相關法律責任。換句話說,一般情況下,法定代表人個人并不會因其代表公司、履行職務的行為而承擔法律責任。
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由于法定代表人的特殊身份和職責,在一定條件下,法定代表人可能會就公司的行為承擔相應的民事、行政或刑事責任。但這種情況,往往是因法定代表人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規定,或違反忠實、勤勉義務而產生。
1、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的民事責任
(1)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應由公司對外承擔責任
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通常理解,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屬履行職務的行為,由此而產生的相關民事責任,均由公司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個人并不會因其職務行為而需對外承擔民事責任。
并且,如果法定代表人從事越權行為,而該行為構成表見代理,即第三人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與之交易的對方是代表法人行為,法人也應就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向第三人承擔責任。
(2)因法定代表人故意或過失而給公司造成損失,法定代表人可能需對該損失予以賠償。
根據《公司法》第149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公司的損失是由于法定代表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公司章程的規定而造成的,即使法定代表人是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在公司對外承擔相關責任后,公司也有權就其損失要求法定代表人予以賠償。
(3)法定代表人可能需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對公司承擔責任
《公司法》第147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財產。”
2、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的行政責任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后,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根據上述規定以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在某些情況下,法定代表人可能需就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承擔行政責任。除非,法定代表人可以舉證證明,其對公司的行為并不知情,且主觀上沒有過錯亦不存在失職。
有問題需要溝通解決,要是對于其中內容有不太清楚也希望進一步了解,建議您及時尋求律霸網在線律師的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0-11-27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1-17連帶責任中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如何計算
2021-01-06出軌證據有哪些
2021-01-13能索要十幾年未給的贍養費嗎
2021-02-01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壽險理賠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2020-12-11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