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權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愿讓他人知道的個人生活的秘密,這個秘密在法律上稱為隱私,如個人的私生活、日記、照相薄、生活習慣、通信秘密、身體缺陷等。自己的秘密不愿讓他人知道,是自己的權利,這個權利就叫隱私權。
分類
我國著名的法學學者——人民法學張*授把侵犯隱私權的行為總結為以下十類: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保護我們的個人隱私權
1、要管理好含有自己隱私的物品。
2、發現有人披露自己的個人隱私,要依法制止,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隱私權。
3、我們還要尊重他人的隱私權。
數據收集會侵犯個人隱私嗎
就大數據而言,海量數據聚集和挖掘,其商業價值不言而喻,然而商業價值和個人隱私保護之間如何平衡,這是所有人都將面對的問題。隨著大數據相關應用的日益普及和深入,更多的云,更多的各類應用程序,更多的數據采集硬件,隱私收集,不知不覺已隨時隨地侵入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人們實際上已經處于幾近赤裸的狀態。
不可否認,大數據本身是柄雙刃劍,無論我們如何不愿意自己的隱私被感知,被統計,我們還是受不了他所帶來的無論是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等方面的誘惑。信息完全不被采集,這基本無可能,一個人從出生、上幼兒園、上學、買手機、就業、結婚、開公司、體檢、買車、網上購物,在所有的這些過程中,我們的數據在各個環節就已經被收集。以網上購物為例,在一家電商購物,從賬號登錄開始,到瀏覽頁面,到購買完成支付,每一個細節都已經被記錄。至于是否很在意這些過程中信息被采集呢?其實大部分人已經習慣。如果說多數人有介意的地方的話,那就是當我們知道對方收集了不該收集的信息的時候。
同樣的,在信息的使用環節,其實我們在意的不是隱私被使用,而是隱私信息被濫用。比如亞*遜通過對客戶的相關軌跡數據進行分析挖掘,提供個性化推薦的服務。在看到亞*遜的推送的時候,第一感覺是這個網站比較貼心,給我的推送比較接近我的需求。我們知道我們的數據被使用了,但樣的使用方式是被認可的,因為他為我提供了更好的服務,而且這種服務是合理且適度的,并沒有把數據泄露或用在其他不該用的地方。其次,我們不太在意這樣的使用是因為被采集或被使用的不是我們一個人的信息,是所有人的信息,他不是針對我的,且個體的關鍵真實信息是被隱藏的。
綜上可得知,大數據與個人隱私是存在一定的矛盾關系的,生活中我們都會存在著一些自己的隱私問題,但是我們可以知道大數據的時代是很多人都會在網絡上對當事人進行侵犯,所以我們很多時候都要用法律的知識進行維權。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法律問題,不妨來咨詢我們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確權和戶口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02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司法凍結公司賬戶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3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