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侵犯肖像權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于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以贏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于侵害肖像權的行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未經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都會構成侵權。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因社會公共利益,可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
(1)使用社會公眾人物肖像;
(2)為宣傳報道而使用參加游行集會、游園活動的人的肖像;
(3)旨在行使正當的輿論監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4)因通緝犯罪嫌疑人或報道已判決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
(5)為肖像權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
(6)國家機關為執行、適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7)作為證據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8)為了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圍內使用他人肖像。
無論出于何種目的,將公民的肖像予以復制、傳播、展覽等,都應征得公民的同意,否則就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比如那些自己開辦攝影工作室、影樓的攝影師,如果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能以任何方式公開展示這些照片,更不能作為樣片擺放在樣冊和櫥窗內。如果不注意尊重被攝者的肖像權,很容易產生肖像權糾紛,被顧客告上法庭。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再次購買房 首付應該按第幾套算?
2020-11-12政府違法征收土地怎么辦
2021-02-15夫妻財產損害該不該賠
2021-02-01軍人離婚部隊怎么調解
2021-01-13如何辦理提前解除抵押合同
2021-03-03行政拘留年齡有什么新規定
2021-01-21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