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人身傷害精神賠償的內容,僅僅是侵權行為造成殘廢和死亡的,才可予以適用,對于沒有造成殘廢或死亡的一般人身傷害和侵害身體權并沒有造成人身傷害的,尚沒有辦法給予精神賠償。
2、不同法規規定的精神損害賠償,其適用范圍均被嚴格限制,從而造成上述法規適用范圍之外的其他更多的民事領域的人身傷害得不到精神賠償,由此造成的在不同領域的人身傷害有著各種不同的待遇和處理結果的不合理、不公平的現象存在。
3、對殘廢、死亡的精神賠償的標準各不相同,勢必造成同樣的殘廢或死亡結果,但在不同領域的賠付數額差異很大,不利于社會的公平和司法的公正。
4、特別是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由于我國《刑法》第36條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從而造成在刑事傷害案件中的民事賠償僅限于當事人的經濟損失,顯然是否定了刑事領域的人身傷亡的精神賠償問題。但是同樣是刑事附帶民事的人身傷害案件,對交通肇事的刑事案件,由于其同時適用刑法及《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肇事方除要承擔刑事責任外,實際還要承擔受害者的殘廢補助費、死亡賠償金的精神賠償,這又明顯超越了刑法第36條規定的范圍。這種情況說明現有的法律之間及審判實踐之間的矛盾,同時對其它人身傷害的刑事案件不予賠償也有違國際通行的民事精神損害賠償的大趨勢,是靜止地狹隘地理解民法法律之規定所致,也造成我國刑民內在的邏輯矛盾。
鑒于我國法律對精神損害賠償問題上認識的深化提高,為保護法制的統一性和司法的公正公平,充分體現生命健康權至上及維護刑民內在邏輯統一的精神,筆者認為,通過修改民法通則或以立法、司法解釋形式擴大對人身傷亡的賠償范圍的解釋,將人身傷亡的精神損害賠償問題法律化,并確立精神損害賠償的基本原則、具體數額標準等,從而建立我國完整的民事領域(包括刑事附帶民事領域)的人身傷亡的精神賠償制度已是大勢所趨的當務之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述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
2021-03-22定金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02農村房屋拆遷程序怎么規定
2021-03-21欠錢不還夫妻倆離婚怎么辦
2020-11-25稅收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
2021-01-09房屋不動產房貸沒結清怎么辦贈與
2020-11-16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房產證不滿三個月能辦抵押貸款嗎
2021-03-24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