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租人解除合同提前租賃合同怎么辦?
提前解除房屋租賃合同需要和對方協商一致,簽訂協議,賠償對方的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章 合同的變更和轉讓第七十七條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第七章 違約責任第一百零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租賃合同有定期租賃合同與不定期租賃合同。
在不定期租賃合同,出租人及承租人均可隨時主張解除租賃合同。在一方當事人提出解除主張并經過相當期限之后,該租賃合同可以終止,當事人之間的租賃關系因此而消滅。
在定期租賃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期限屆滿而又未續簽的,合同關系消滅。當事人對租賃合同期限約定不明確或未約定期限,以及未采用書面形式且當事人對期限有爭議的,均視為不定期租賃。
另外,《合同法》第236條規定,租賃合同期間屆滿,承租人繼續使用租賃物,出租人沒有提出異議的,原租賃合同繼續有效,但租賃期限為不定期。
由有期限的租賃合同變為不定期租賃合同的要具備如下要件:
第一,原租賃合同到期后,承租人仍對租賃物使用、收益,而未將租賃物返還給出租人以履行其返還租賃物的義務。
第二,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使用、收益,出租人并未即時表示反對。所謂未即時反對,就是指對于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使用、收益雖在租賃期屆滿以后,出租人也未馬上表示反對的。
上述兩個條件同時具備的,則使租賃合同期滿后仍可轉變為不定期租賃。不過,出租人是否必須明知承租人有對租賃物使用、收益的事實,學說上有不同意見。
我們認為,一般而言,合同期滿當然應當終止,雙方之間合同關系即告消滅,承租人自然應當返還租賃物而不得繼續對租賃物使用、收益,這是承租人應當履行的義務,不必出租人特別請求或主張。
因此,如果出租人并不知道承租人繼續對租賃物使用、收益,當然也就無法向其表示反對意思。對于出租人不知道承租人在租賃期滿后仍對租賃物使用、收益這一事實的,不能認為租賃合同可以當然地繼續,并成為不定期租賃。
根據我國的《合同法》規定,如果其中一方需要解除租賃合同的話,一定要對另外一方進行相應的賠償。但是如果承租方是有違法行為或者是違反了租賃合同中的規定,那么出租方解除租賃合同可以要求對承租方不進行相關賠償。
租賃合同到期存在糾紛,裝修糾紛怎么處理?
房屋租賃合同稅怎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賠付標準
2021-01-01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9公司分立的含義及特征
2020-12-27受留置權限制的固定資產是不動產嗎
2021-02-06船舶買賣定金能退嗎
2021-01-08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土地轉讓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31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車禍藥費花5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