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生醫患到紛找哪里投訴?
可以到衛生行政部門投訴或實施行政裁決。對行政裁決的不服,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訴訟再次進行解決。
醫療糾紛處理有幾個途徑。
一是協商。醫患雙方就賠償問題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雙方簽訂協議書,可以辦理公證或律師見證,并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二是第三方調解。醫患雙方本著自愿、合法、公正的原則,在醫調委進行調解。
三是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當事人應當提出書面申請,并在知道或應當知道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提出。
四是向人民法院起訴。醫療糾紛可以不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侵權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1年,以違約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2年,均自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二、如何避免醫療糾紛?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⑴醫院管理者和醫務人員應熟悉掌握常用的衛生管理法律、法規。
⑵加強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服務意識。
2、醫療機構應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醫療質量事關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醫療糾紛的發生與醫療質量的高低成正相關關系。要提高醫療質量、對醫療安全有保障、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就要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對影響醫療質量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地監控。
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并加強管理。
病歷是疾病的診治經過及療效的原始記錄,是進行醫學研究的原是資料,也是判斷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是否得當的法定證據。它不僅涉及到醫學技術問題,還涉及日后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賠償問題。發生糾紛后,病歷將成為認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民事法律責任的一種重要依據。
4、重視醫療以外的其他安全問題,減少非醫療因素引發的醫療糾紛。
我國現在的醫患關系是非常敏感的,醫療資源的分布極度不平衡,加之患者現在的治療成本本身就非常的高,患者很多時候搬到醫院治療看成是一種對等的消費模式。當然,醫療隊伍當中也確實存在著一些不負責任的醫療人員,衛生行政部門需要在這一過程當中依法維護患者和院方的合法權益。
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具體有哪些
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醫患關系如何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名譽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05反擔保不動產未經抵押登記有效嗎
2020-12-242020年山東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1-14土地轉讓和劃撥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9近親可以領到結婚證嗎
2020-12-08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拿別人銀行卡取錢算盜竊嗎
2020-11-12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保險期限內不予以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5人身保險中故意免責的舉證責任
2021-03-12人壽保險的種類及保險責任
2020-12-28利差益
2021-01-17承包的林地可以建房嗎
2020-11-27法律是如何規定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的
2020-12-02拆遷公司可以作為拆遷主體嗎
2020-12-17拆遷法公告后出生的孩子的賠償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