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上饒縣律師 珙縣律師 彬縣律師 周村區律師 高新區律師 未央區律師 廣豐縣律師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法制進程也在加快,但是我國的法律仍然不健全,我國并沒有一個完整的醫患保密協議制度,這項制度是英美法系國家指定的,在我國可以根據民法的相關規定,患者可以與醫療人員協商簽訂保密協議,那么美國醫患保密協議書相關信息是怎樣的?我們來了解下。
一、保密協議
保密協議,是指協議當事人之間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書面或口頭信息,約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該等信息的協議。負有保密義務的當事人違反協議約定,將保密信息披露給第三方,將要承擔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保密協議一般包括保密內容、責任主體、保密期限、保密義務及違約責任等條款。保密協議可以分為單方保密協議和雙方保密協議。單方保密協議是指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面負有保密義務的協議。
二、醫患保密協議書
英美證據法上的“醫患信息保密特權”,即未經患者的同意或棄權,禁止醫師或其他具有合法行醫資格的主體隨意透露后者通過疾病診療或檢查所獲得的患者個人信息(包括在訴訟程序中也不得隨意透露)。在本質上,該項秘密特權是一種有限的特權。這表現為:其一,在美國,還有少數州法不承認該項特權;其二,當事人或其他適格主體對該項特權享有主動放棄的權利或者其行為被擬制為棄權的可能。“醫患信息保密特權”有效的一個必要條件是:病人是為了治療病癥或者為了診斷疾病而就診的。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患者才能主張該特權保護相關的信息秘密。美國多數州法規定,以下各種情形不屬于該特權的保護范圍:
(1)公務人員(如交通警察)要求司機驗血,用以查明該司機是否酒后駕車;
(2)法院或公訴人員要求醫生給被告人做身體的或心理的檢測,以確定其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
(3)在民事訴訟中,一方當事人聘請醫生,對有關主體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等事項進行檢測;
(4)醫生受雇于人壽保險公司,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進行身體狀況的檢查;
(5)患者就診的目的是非法的。
通過審理一些具體的案件,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將該特權適用主體的范圍加以擴展:不但那些治療生理疾病的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信息秘密受到保護,而且精神病醫生或心理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信息秘密也受到保護。就該特權適用主體范圍確認的問題,美國判例還確立了以下原則:
(1)如果在醫生診療時,患者同意或默許第三者在場,則該病人、醫生或第三者均不得主張該項特權,應向法院就診治情況提供證言。
(2)對于疾病診斷和治療必不可少的護士、麻醉士、X光拍攝人員來說,他們不屬于上述第(1)條所言“第三者”。這些人應受到“醫患信息保密特權”的拘束。
(3)當政府機構依法要求醫生出具死亡證明書,并就死亡原因等問題作出判斷時,盡管有該特權的規定,但作為公共記錄,該種死亡證明書的內容不得保密,而可以進行證據開示。
患者在世時,只有其本人有權主張或放棄該項特權。醫生不得單方面透露有關患者的信息,只能在患者明確的同意或授權后才能這樣做。為了衡平地保護兩種相互矛盾的利益:“充分地披露涉案信息”和“保護死者的隱私權”,美國大多數法域規定:原則上,這種“醫患信息保密特權”在病人死亡后應繼續存在。然而,在死者之利益代表和第三者發生糾紛的訴訟中,例如本案的情形,該個人代表、繼承人或其他近親屬等主體有權放棄此項特權。美國司法界公認的棄權情形有:
(一)人們可以通過約定來放棄該項特權。
(二)像大多數其他特權一樣,如果特權享有人在審前故意或默許醫生等主體披露了相關信息,則該特權就可視為被放棄。
(三)如果作為當事人的患者在訴訟過程中自愿將其身體或心理狀態加以公布,置于爭議之中,則其行為可視為放棄該特權的表示。
(四)就像在本案例中發生的那樣,在法律上因提出訴訟請求或抗辯意見,從而使由該特權所保護的秘密信息成為案件爭點的,視為對該特權作棄權的表示。
最后,雖然秘密特權的享有者已經死亡,但為了保護訴訟相對方當事人的權益,法律特別準許死亡者的利益代表“繼承”并主張該項特權。當然,他也可以放棄該特權。
因為我國法制還不完善,但是患者如果想要醫生保守秘密,可以和醫療人員進行協商,雙方根據民法的相關規定簽署保密協議,但是會給予保密費。醫患保密協議是美國的一項制度,這時患者的一項特權,當然這項特權是可以放棄的。
保密協議的有效期是多久
簽保密協議需要哪些注意事項
保密協議的保密費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住房貸款利息扣除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0-12-04向海里傾倒廢棄物需要向哪些單位提出申請
2021-02-05簽了贍養協議能反悔嗎
2021-03-04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是多久
2021-01-09強行隔離戒毒怎么通知家人探視
2021-03-06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是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嗎
2021-02-07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