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成華區律師 武進區律師 錦屏縣律師 撫松縣律師 北侖區律師 西鄉縣律師 石河子市律師
醫患糾紛一向是大眾所關注的問題。在以往的醫患糾紛中,雙方都有自己的立場,患者覺得自己受到了侵害,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而醫院則認為自己也有苦衷,所以雙方的矛盾往往不容易協調,最后鬧上法庭。對于醫患糾紛,法官在審理的過程中又應該怎樣公平處理?今天我們來聽聽法官溫某的講述,看看法官眼中的醫患糾紛究竟是怎樣的。
一、一下子判賠一百萬
“如因手術器械漏電導致醫療糾紛,醫院不承擔責任”——溫某指著岳父《手術同意書》上這個條款對醫生說,“我即便是在這上面簽了字,將來真的出現器械漏電導致糾紛發生,你們也是要承擔全部責任的。因為保證醫療器械的安全使用,是醫院的義務。你們這個條款屬于無效條款。《手術同意書》不是生死合同,不是說患者家屬只要在上面簽了字,醫生就可以免除所有責任。”
溫某幾句話把醫生說得一愣一愣的。沒想到這個笑瞇瞇的年輕人“扎”得還真準。
這位醫生哪里知道,溫某不但是患者家屬,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海淀區人民法院民一庭審判員。
溫某是海淀區在1999年實行專業化審判時的第一個專門審判醫療官司的法官。近10年來已經審理了200多起醫療官司,參與了兩本醫療官司書籍的撰寫工作。
不久前的一個醫療糾紛,原告患方,向法院提出要求由溫某審理自己的案子。庭長告訴患者家屬,法官審案子不像醫生看病,病人可以選醫生,當事人卻不能選法官。如果一方當事人與法官熟悉的話,反而要回避。您這么一講呀,溫某更不能來審您的案子了,要避嫌的。
溫某告訴記者,那位患者家屬可能打聽到他最近審的兩個案子都判醫院敗訴了,所以才慕名找來的。其實,法官是中立的,不能有傾向性,如果說維護的話,維護的是原被告雙方的合法權益。
溫某講了8年前他審理的一個醫療官司。一個少年出了車禍送到醫院后,由于搶救不及時,造成嚴重腦損傷。那時做醫療鑒定都是在法院。患者父母用面包車把腦癱的孩子也拉到了法院,能看出是一個很帥的小伙子。可他只能躺著,只能發出一個音:媽。他媽媽把面包撕成小塊塞進他的嘴里,他歪著頭艱難地嚼著,口水從嘴角淅淅瀝瀝往下淌。
溫某說,一看到患者那個痛苦的樣子,自己的火氣“騰”地一下就上來了。最后宣判醫院賠償患者100多萬元。那也成了北京市首起判賠超過百萬元的醫療案子。這個案子在中院被發回重審了。
溫某說,自己后來反思那個案子的時候,感到自己當時確實受到情緒的影響。法官應該是居中依法裁判,而不能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審判工作,不論是開庭過程中還是裁判結果的確定中。
溫某坦誠地說,自己沒有遇到很不愉快的看病難的經歷,但體會最深的是在醫院看病耗時太長,等上一兩個小時,最后醫生5分鐘就給打發掉了。現在有些感冒發燒的小病,也是自己買藥自己治。
二、600個問題核對一周
海淀區人民法院與衛生部合作承擔了最高人民法院一個重點調研課題《關于醫患糾紛案件法律適用的調研》。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呂京生是課題主持人,溫某是課題組成員。
據統計,1999年到2007年,海淀法院受理的醫療糾紛案件,從9件增加到160件,年均增長率43%,居各類民事案件增幅之首。
但從絕對數來看,醫療糾紛的案件并不是很多。海淀法院統計了轄區內三家大型三甲醫院2006年和2007年兩年總共住院人數181329人次,手術102874人次,但三家醫院在這兩年的醫療官司總共只有74起。
溫某說,醫療糾紛的案子,單從法律層面上看是比較簡單的,就是人身損害賠償,而且有專門的機構進行鑒定,法官根據鑒定結果處理就是了。但醫療案件的復雜繁瑣程度,超乎想象。大部分醫療官司耗時都在1年左右,最長的歷時900多天,從而導致未結案數量的不斷上漲,也使得在海淀法院民一庭的醫療案件,由一人專辦轉為全體法官都在承辦。
過去,患方主要在院方的態度上找問題,比如叫了半天不過來,不耐煩,態度不好等等。現在的發展趨勢是,患方越來越專業了。有一個患者家屬,為了證明醫院超過規定日用量35克使用一種藥物,給病人造成生命危險,找到的證明文獻資料摞起來高達兩尺。溫某為這個案子做的卷宗有厚厚的5本,其中四本全是證明那35克的。那位患者也獲得了賠償。
目前的病歷,成為醫療案件的主要證據,也是醫療鑒定的主要依據。而醫療鑒定的結果,直接決定著官司的輸贏。醫患雙方都很重視。有一名患者家屬,在患者的病歷中找出600多個問題。溫某為了審查這些問題,專門用了一周時間,對照規定,逐條檢查,最后認定了30多條。
從海淀法院抽樣統計的結果來看,在9個案件的72個可以成立的病歷異議中,病例中內容有相互矛盾的占到21個。比如今天說患者嘴角向左歪,明天記錄變成了向右歪。還有就是在張三的病歷里面,夾放的是李四的心電圖。
溫某說,上述這些問題,反映出有的醫生責任心不強。
就病歷問題來說,海淀法院要求法官提醒鑒定機構注意:“如果存在問題的病歷對鑒定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應作出對醫療機構不利的解釋”。比如說,對患者同一時間點的同一身體情況出現A、B兩種記錄,如果根據A記錄醫院不存在問題,根據B記錄醫院存在問題的話,那么鑒定機構應該根據法院的提示選擇B記錄,除非醫療機構能證明B記錄是錯誤的。
醫療糾紛絕大多數是患者告醫院,海淀醫院遇到一起醫院告患者的,一名患者與醫院發生醫療糾紛后,他不打官司,而是占著病床不走,一占就是2年。醫院起訴了他。
三、鑒定不是“掩蓋問題”
在醫療官司中,一直受到詬病的是醫療事故的鑒定。過去是由衛生局組織鑒定,被稱作老子給兒子鑒定,現在由醫學會組織,又被稱作是叔叔給侄子鑒定。
溫某表示,通過幾年來在工作中的接觸,他本人還是相信醫療鑒定機構的公正性的,不像一些人想的,好像就是專門替醫院掩蓋問題的機構。
另外,法律也設立了一些制度以保證鑒定的公正性,比如專家的回避制度,即某一專家不能參加針對其所在醫院醫療行為的鑒定活動。在實踐中這一制度還被擴展,如針對在海淀區內某一中醫醫院的鑒定,患者提出要有外區中醫醫院的專家參加鑒定活動,鑒定機關對這一意見一般也會予以支持。
再如鑒定專家出庭作證制度,盡管這一制度在實行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目前很多鑒定機構的專家或鑒定人員都能做到出庭接受法官、當事人的質詢。
溫某說,其實也不只是患者對醫療鑒定有意見,醫院也有不滿意的地方。比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明文規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在一些醫療行為中存在醫療過錯。過去的鑒定是籠統地寫一句話:不構成醫療事故,但存在醫療差錯。患方抓住后半句認為醫院有問題,院方抓住前半句認為自己沒問題,爭執很大。
經過多年司法實踐后,對這個問題有了更加明確的要求:不但要寫清楚有沒有過錯,還要說明白過錯與患者傷害的關聯性有沒有,有多大?
溫某說,比如一個醫生超出手術允許范圍行醫,在給人做輸卵管切除術的時候,造成9級傷殘,雖然鑒定傷殘是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無法預料或避免的,不構成醫療事故,但由于這個大夫的資質問題,醫院要承擔賠償責任。
四、多半案件拒絕調解
醫療官司的特點是醫患情緒對立很大,8年來海淀法院審理的醫療案件有58%雙方拒絕調解,法院調解生效的只占到14%。有一起案件,患方的一個人在法庭上沖過去把對方醫院的院長打傷。
一名大四的女學生肚子疼,自己一個人到醫院看病,進去就沒有出來。引發訴訟后,一次開庭結束,死者的母親從下午1時給溫某講到了晚上7時,不光是講官司,更多的是講孩子,講孩子的成長,講家長的不易。
一邊是滿腔悲憤的患者,一邊是一臉無辜的醫生,法官這碗水該如何端平?
說起自己從事醫療官司審理的感受,溫某說,不是所有的醫療糾紛都要通過打官司才能解決。
從根本上來講,醫患糾紛的根本緩解取決于醫改的程度,取決于社會整體文明程度的提高和進步。在現實環境中,醫生在責任心、服務態度、人文關懷等方面做得到位一些,就會避免很多糾紛的發生。
溫某說,在給院方溝通的時候,我講得最多的是:咱們兩家都是掌握人的生命的,都是老百姓不愛來,又離不開的地方,我們不但要珍愛自己的生命,還要珍愛別人的生命。而在和患者溝通時,要盡量讓患者理解醫院工作的特點,理解醫學的特點。“作為我自己,要在法律的框架內不斷地思考、探索,提高辦案水平,依法維護醫患雙方的權益是我永遠的追求。”
在法官溫某眼中,醫院掌握著病人的生命,醫院的醫務人員應該珍愛患者的生命。而其實許多醫患糾紛是不需要通過訴訟的程序才能解決的,只要雙方可以互相理解,寬容一些,就不會有那么多的醫患糾紛。從這件溫姓法官的描述來看,醫患關系中存在的許多的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醫患關系如何解決
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具體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違法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24不服勞動仲裁什么時候可以起訴
2021-02-16手術簽字非直系親屬可以簽嗎
2021-03-02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受讓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6域名相似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03婚前財產協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雙方同意斷絕關系合法嗎
2021-03-04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雇傭關系買保險嗎
2021-03-01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關于人壽保險法律條款的解析及對保險公司個別解析的糾正
2021-01-12劃撥土地可以公證嗎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