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劉某、翟某、崔某、朱某等人為了騙取他人錢財,經過預謀,由朱某出面將被害人張某騙至某飯店用餐。期間,翟某利用給張某倒橙汁的機會,給其杯內下入迷藥,使張某飲用后失去常態,后劉某等人又將張某誘騙至某賭場內,讓張某參賭。四人共騙得張某14萬元。
【分歧】
第一種意見:劉某等人的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第二種意見:劉某等人的行為構成搶劫罪。
【評析】
筆者贊同第一種意見,劉某等人的行為構成詐騙罪。具體理由如下:
1、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該罪的主要特征是:行為人故意虛構或者隱瞞事實真相,使人產生錯覺,信以為真,從而“自愿”交出財物。這里的“自愿”是被害人受騙所至的結果,并非其本意。以騙取手法占有公私財物是詐騙罪區別于其他侵犯財產罪的主要特征。
2、搶劫罪,是指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行為。法律中認定為搶劫罪的“其他方法”主要有:用藥物麻醉、用酒灌醉、使用催眠術等。這些“其他方法”具有以下特征:
(1)這些方法必須是直接針對他人的身體施加的影響力,使他人身體受到強制或者使其身體機能發生變化,失去反抗能力。
(2)這些“其他方法”與被害人處于不能、不知反抗的狀態有著直接因果關系。
(3)這些方法必須是行為人為了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以便當場占有財物而采取的。
3、結合本案例,劉某等人的行為很容易被認定為是搶劫罪中的其他方法。理由為,劉某等人為騙取張某錢財而事先讓其喝了有迷藥的橙汁使其失去常態,而后讓其參與賭博輸掉14萬。但筆者認為,在對照上述“其他方法”的特征下,張某在喝下迷藥時只是“有失常態”,其并無不能反抗、不知反抗,以及失去反抗能力;在劉某等人邀請張某參賭時,張某是完全有能力拒絕的。劉某等人的行為實質上并沒有達到搶劫罪的標準。筆者認為,關于心智清醒與否有程度之分,在并未喪失反抗能力或者被施以暴力手段,應認定為詐騙罪。因此劉某等人的行為不符合搶劫罪的認定標準。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劉某等人的行為應構成詐騙罪。
作者單位:河南省澠池縣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撫養權變更的條件
2021-03-03保證合同糾紛相關知識
2021-01-16交通事故逃逸賠償后還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1-02-23美容院顧客被欺詐怎么辦,消費者應該怎么維權
2020-11-08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非血緣父親能否獲得撫養權
2020-12-18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還用賠償嗎
2021-01-10因過錯造成保險財產損失代位求償案
2021-02-11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