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排水行業管理,保障城市排水設施安全、正常運行和養護工人的人身安全與健康,實行城市排水設施有償使用管理、促進城市排水事業發展、控制城市水污染、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直接或者間接向城市排水設施排水的單位、個體經營者(以下簡稱:排水戶),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城市排水設施,是指接納、輸送城市污、廢水和雨水的管網、溝(河)渠、泵站、起調蓄功能的湖塘以及污水處理廠、污水和污泥處理及其相關設施。
第四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城市排水許可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排水許可管理工作。
第五條 排水戶在實施排水前,應當如實填報“排水許可證申請表”,并持有關排水資料和圖紙,到當地城市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單位,辦理城市排水許可手續。
第六條 排水戶排水水質必須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GJ18——86)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88),以及地方有關標準規定。
第七條 城市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單位在接到排水許可申請表時起一個月內予以辦理或答復。
第八條 對符合規定標準的排水戶,經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單位審查合格后,頒發《排水許可證》。《排水許可證》的有效期限為五年。
對不符合第六條標準規定,超標不嚴重,又不致對城市排水設施安全正常運行構成嚴重影響的排水戶,可頒發《臨時排水許可證》。《臨時排水許可證》的有效期限為兩年。排水戶必須在兩年內進行治理。
對不符合第六條規定標準,對城市排水設施構成嚴重危害的排水戶,不予發證。限期治理后再重新申請。
第九條 排水戶在許可證有效期內,需要變更排水條件的,必須提前十五天向城市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單位申請辦理排水變更登記手續,經批準后方可實施;因緊急原因需要臨時變更排水條件排放污水的,應當立即向城市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并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
第十條 本辦法實施前已使用城市排水設施的排水戶,應在本辦法實施之日起六個月內辦理排水登記手續,申領《排水許可證》或《臨時排水許可證》。
第十一條 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需要接通城市排水設施或變更排水條件的,應先辦理排水許可申報手續,經審查批準后,方可進行有關接管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工程竣工后,經城市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并頒發《排水許可證》或《臨時排水許可證》后,排水戶方可排水。
第十二條 因工程施工或其他原因需要向城市排水設施臨時排水的,可按規定申領《臨時排水許可證》。因施工排水而發放的《臨時排水許可證》的有效期限,不得超過施工期限。
第十三條 排水戶必須嚴格按照《排水許可證》或《臨時排水許可證》的規定排水,并按有關規定繳納城市排水設施使用費。禁止無證將污、廢水和雨水接入城市排水設施,違者處以罰款。
第十四條 需要接通城市排水設施的排水戶,應承擔接通管道設施所需費用。收費標準,各地根據情況自行確定。
第十五條 排水戶應服從城市排水(經營)管理單位對城市排水實施的統一管理和監測。
第十六條 排水量大并且水質經常發生變化的排水戶應定期按規定向城市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或城市排水(經營)管理單位報送有關排水水質和水量數據資料。
第十七條 排水戶應按照城市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在與城市排水設施連接處設置采樣、檢測流量、排水控制裝置等有關標志。
第十八條 城市排水(經營)管理單位要做好城市排水設施運行和日常維護工作,確保安全正常運行。
第十九條 排水中違反規定,擅自增加排水量,改變排水性質的,城市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有權視其情節及影響程度,可責令其限期整改,處以罰款、收繳、吊銷《排水許可證》或《臨時排水許可證》,停止其向城市排水設施排水等處罰。
被收繳排水許可證的排水戶,經治理達到規定要求后,由頒證部門核實并重新辦理許可證后方可排水。
第二十條 《排水許可證》在有效期滿前三個月,排水戶應向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單位提出換證申請,持有《臨時排水許可證》的排水戶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整治的,可向城市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單位申領《排水許可證》;施工排水戶需要延長排水期限的,應在《臨時排水許可證》有效期滿前一個月重新申領《臨時排水許可證》。
第二十一條 城市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單位在規定期限內不予辦理排水許可證手續又未予答復,或者有關人員利用職權違章發證的,應對責任人進行行政處罰,并追究有關領導責任,同時吊銷違章發放的許可證。
第二十二條 排水許可申請表、《排水許可證》、《臨時排水許可證》由建設部制定統一格式,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印制。
第二十三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根據本辦法制訂實施細則。其他使用單位自建排水設施排水的,設施產權單位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由建設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曉東,畢業于河北經貿大學法學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石家莊市律師協會會員。自2013年從業以來,做事沉穩干練,效果顯著,在代理案件的過程中,他以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訴訟技巧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贏得了同行和當事人的好評。堅持銳意進取,不斷探索新的業務領域。目前涉及的業務領域包括普通民事訴訟代理、婚姻家事糾紛、交通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房地產開發、公司事務、建筑工程糾紛等傳統業務,也包括公司合規業務、風險投資和企業并購、破產重整、不良資產處置、資產證券化等新興業務。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為每位當事人提供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9-30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11-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答復(對非法批準占用土地,分別按土地管理法處理)
1992-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鄭耀棠等32名全國人大代表所提議案的決定
199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決定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1985-06-18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第二次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國務院關于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湖南桃花江核電廠址保護管理辦法
2013-07-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
2013-01-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發布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12-10-31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個體工商戶條例
201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