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31日安徽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6月26日安徽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 會第十次會議關于修改《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辦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6年6月29日安徽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于修改《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辦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條 為了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以下簡稱《教師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
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從事教育教學輔助工作的人員,以及校辦企業中具有教師職務的人員,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條 縣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所轄區域內的教師工作。
人事、財政、計劃、勞動、經貿、建設、衛生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教師工作。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全社會都應當尊重教師。鼓勵和支持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采取多種形式為教師辦實事。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嚴格管理教師隊伍,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第六條 教師應當依法履行義務、行使權利,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
教師應當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履行教育教學職責,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承擔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
第七條 實行教師資格制度。
公民具備《教師法》規定的相應學歷和其他條件,經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不具備《教師法》規定的教師資格學歷的公民,申請獲取教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教師資格考試。未取得教師資格的公民,不得任教。
本辦法實施前,已在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任教的教師,其教師資格過渡工作按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執行。
第八條 取得教師資格的人員首次任教,應有1年試用期。
第九條 取得教師資格的,由教師資格認定部門頒發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書。
喪失教師資格或被撤銷教師資格的,其教師資格證書由縣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收繳。
第十條 鼓勵優秀青年報考師范院校。師范專業的學生享受專業獎學金。
除編制員額已滿外,對國家計劃分配的師范專業畢業生,各有關部門、學校不得拒絕接收。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優先發展和加強師范教育,增加師范教育投入,改善師范院校辦學條件,辦好教師進修院校,保障各級各類教育對師資數量和質量的需求。
第十二條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主管部門和學校應當制定教師培訓規劃和計劃,并負責實施,保證所有教師能夠定期接受思想政治、業務培訓。
經縣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主管部門批準脫產進修、培訓的教師,在進修、培訓期間,享受由財政支付的工資、福利待遇,其教育教學任務由批準其進修、培訓的部門和所在學校另行安排。
第十三條 師資培訓經費由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按照本地區、本部門在職教職工年工資總額的1. 5%的標準,在編制年度預算時,統籌安排。
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力量所辦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的師資培訓經費,由舉辦者予以保障。
第十四條 實行教師聘任制。實施教師聘任制的步驟、辦法,按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執行。
對落聘的國家支付工資的教師,其工作調整,由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和人事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五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按照國家有關教師考核的規定,建立健全教師年度考核制度,對教師的政治思想、業務水平、工作態度和工作成績進行考核。教師考核結果是受聘任教、晉升工資、實施獎懲的依據。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對教師的考核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
第十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教師享受國家規定的職務等級工資、獎金和各種津貼,以及應由財政負擔的地區性津貼、補貼。
第十七條 建立和完善教師工資發放的保障機制。由財政負擔的教師工資必須全額列入財政預算,按月足額發放;國家補助、集體支付工資的教師工資的集體統籌部分,在農村教育費附加中優先列支。
第十八條 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分配到鄉鎮(不含城關鎮)及鄉鎮以下中小學、幼兒園任教的,見習期間直接執行定級工資標準。已在上述地方任 教(含上述畢業生)或由城市到上述地方任教的教師,向上浮動一檔職務工資;連續任教五年以上,且勝任教育教學工作的,從第六年起再向上浮動一檔職務工資。 上浮的職務工資,在正常晉級增資時不得沖銷;調離的,不再享受。
第十九條 省人民政府每年安排相應的專項指標,將國家補助、集體支付工資的合格教師轉為國家支付工資的教師。
各級人民政府應改善和提高國家補助、集體支付工資的中小學教師的待遇,逐步做到在工資收入上與國家支付工資的教師同工同酬。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免除國家補助、集體支付工資的教師的義務工、勞動積累工。
第二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應當保障退休、退職教師享受國家和地方規定的待遇。
教齡男滿30年、女滿25年的教師,退休時按原工資的100%計發退休金。
國家補助、集體支付工資的教師退養后,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給生活補助費。
第二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教師住宅建設納入城鄉建設總體規劃,并與當地教育的總體發展規劃相銜接,使城鎮教師家庭人均居住面積達到或超過當地居民的平均水平。
對教師的住房建設,計劃、財政、稅務、建設、土地等部門應按規定減免征收相關費用;金融部門應在建設周轉貸款、售房抵押貸款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勵在城鎮有計劃地開發教師住宅小區。教師住房建設確需新增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征用、劃撥。
第二十二條 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分配職工住房,應當照顧教師家庭。公有住房應優先、優惠向教師出售、出租。
第二十三條 教師與當地國家公務員享受同等醫療待遇。中小學特級教師享受當地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的醫療待遇。
教師的定期健康檢查,由教育、財政、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實施。醫療機構應為教師醫療、保健提供方便。
省教育行政部門繼續辦好教師療養院,組織教師療養。
第二十四條 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科技館和革命紀念館(地)等,應當對教師實行免費或半價優待。
第二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和學校對在教育教學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或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應當予以表彰、獎勵。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重大貢獻的教師,由省人民政府授予 “特級教師”或者其他榮譽稱號,享受省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規定的待遇。
第二十六條 依法成立的教師獎勵基金組織,應當接受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的指導和監督。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和個人,向依法成立的獎勵教師的基金組織捐助資金,或征求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意見后,對教師進行獎勵。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督導機構對本地區實施《教師法》及本辦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教師法》和本辦法的,應當向政府及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建議。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報告《教師法》及本辦法的實施情況,并接受監督檢查。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造成拖欠教師工資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追究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行政責任。
挪用、克扣教育經費,造成拖欠教師工資的,由上級機關責令限期歸還,并對主要責任人予以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侮辱、毆打教師的,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造成損害的,責令賠償損失;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條 教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分別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解聘或辭退:
(一)工作敷衍塞責,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二)體罰、侮辱學生,剝奪學生學習權利的;
(三)違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有損教師形象的;
(四)在國家教育考試工作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
(五)年度考核連續兩年不稱職的;
(六)連續曠工影響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
(七)其它不履行法定的教師義務的。
教師有前款第二項所列情形,造成損害的,責令其賠償損失;教師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所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對違反本辦法第十條規定的,由其主管部門或當地人民政府責令糾正,并可視情節輕重,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應用中的具體問題,由省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建筑業安全衛生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04-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一次修正)
2012-03-30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10-22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扶貧辦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07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家行政學院工作的若干意見
2010-01-10基礎測繪條例
2009-05-12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5-18草原防火條例
2008-11-29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
2009-01-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
2008-06-11國務院關于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新設立高新技術企業實行過渡性稅收優惠的通知
2007-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06號
2007-09-18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實施辦法(2007修訂)
2007-07-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意見
2007-07-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南昌市承辦2011年第七屆全國城市運動會的函
200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