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人民政府,州級各部門,臥龍管理局: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州級財政支農資金管理辦法》已經九屆州人民政府第4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請遵照執行。
二○○六年六月三十日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州級財政支農資金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我州州級財政支農資金管理,增強支農資金分配、使用的科學性和公正性,推行財政績效管理制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財政部財政農業專項資金管理規則》等,結合我州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州級財政安排的各類支農資金實行專項管理。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州級財政安排的具有專門用途、適合項目管理的各類支農資金。包括:預算安排的農業生產建設性資金、財政扶貧資金及其它用于農牧業生產建設的政府性資金。
農業救災資金、農業機構基本支出等資金或經費不適用于本辦法。
第四條 農業主管部門是指農業、畜牧、林業、水利、氣象、扶貧、供銷等部門。
第五條 農業專項資金管理是指對專項資金設立、分配、使用和監督的管理。
第六條 農業專項資金管理應符合國家有關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符合市場經濟體制和公共財政原則,符合科學、公正、公開和效率原則,符合資金適當集中使用的原則。
第七條 州財政局是農業專項資金管理的職能部門,負責資金的設立、項目資金計劃審核和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參與農業專項資金的總體規劃和項目計劃的編制。
農業主管部門是農業專項資金的項目主管部門,負責項目計劃的編報、可行性論證、技術方案的審核和項目實施、管理、監督、驗收。
第二章 農業專項資金的設立
第八條 州財政局根據國家有關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結合州委、州人民政府確立的“三農”工作總體思路和年度工作計劃設立農業專項資金項目。
第九條 州級農業主管部門根據設立的農業專項資金項目和州委、州人民政府確立的年度工作目標向州財政局提出項目支出預算。
州財政局根據州級年度財政預算,按照統籌兼顧,重點突出的原則對各農業主管部門報送的項目支出預算進行綜合平衡,編制支農資金預算草案并報經州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州財政局會同州級農業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三章 農業專項資金的申報與分配
第十條 州財政局負責農業專項資金的分配管理。
第十一條 州財政局和州級農業主管部門根據支農資金預算,提出分配意見報州人民政府批準后,同資金的使用用途、補助標準、補助環節及其他要求以項目指南等形式一并下達。
第十二條 各縣根據項目指南,結合自身實際申報項目。申請專項資金的項目單位應按規定提供合格的項目標準文本及必要的附件,聯合報送州財政局和相應的州級農業主管部門。
州級農業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的項目直接向州財政局提出申請,州財政局提出意見報州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州級農業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十三條 農業專項資金的申報部門,是指申報項目所在地的縣級財政部門或農業主管部門。申報部門應按照財政管理體制或財務關系,以正式文件逐級申報項目,不得越級申報。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縣級財政部門或農業主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應對上報項目的真實性和文件的合規性負責。
第十四條 農業專項資金的項目申請單位,即項目單位。項目申請單位應符合規定的資格或條件,并向項目申報部門提供本單位的組織形式、資產和財務狀況,對農民收入、農業農村發展的貢獻,以前實施農業項目的績效等有關情況。
農業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以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主。對以經濟效益為主、能帶動農民增收的項目,項目申請單位可以是骨干龍頭企業、公司和各種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第十五條 為保證項目申報文件的真實、科學和完整,項目申請單位應提交可行性研究報告或實施方案。項目申報中,必須要有項目實施內容、建設地點(具體到村)、投資金額、建設工期、資金使用環節、項目實施后的經濟或社會效益等內容。
第十六條 州財政局和州級農業主管部門對申報項目進行審核,將符合項目指南要求的項目予以批復下達。
第四章 農業專項資金的使用
第十七條 農業專項資金的使用應實行項目管理。
第十八條 項目單位應根據州財政局和州級農業主管部門批復的項目預算,組織項目實施。
第十九條 項目所在地縣級財政部門和農業主管部門應與項目單位的法人代表或負責人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各自的權利和責任。
第二十條 州財政局應及時將批復同意的農業專項資金下達或撥付到項目所在地的縣級財政部門。各縣應積極推行縣級財政報賬制管理,納入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州級農業主管部門實施的項目實行州級財政報賬制,項目資金實行直接支付。
第二十一條 為規范資金使用,對達到規定標準的農業項目應實行招投標和政府采購制度。
第二十二條 項目單位必須建立健全會計核算制度。
第五章 農業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
第二十三條 對農業專項資金的使用推行項目績效評價制度,財政部門與農業主管部門對項目實行跟蹤問效評價工作。項目竣工后,項目績效評價結果與竣工驗收報告應當一并作為項目績效評估的依據。
第二十四條 項目實施前,項目所在地農業主管部門應對項目實施內容,建設地點、投資金額及資金來源渠道,建設工期、工程與物資采購方式予以公告,接受社會監督。
第二十五條 項目驗收分階段驗收和竣工驗收,項目驗收的依據是經州財政局和州級農業主管部門批復的預算、實施方案等項目文件。階段驗收主要由農業主管部門實施,驗收結果作為撥付資金的依據;竣工驗收由財政部門和農業主管部門組織,并對其績效進行評估,評估結果作為下一步專項資金設立和分配的重要依據。
第六章 農業專項資金的監督檢查
第二十六條 項目單位要定期向財政部門和農業主管部門報告項目資金使用和項目實施情況。對項目單位不按規定使用資金的,財政部門和農業主管部門可停撥項目資金或中止項目執行。
第二十七條 對于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項目執行中存在弄虛作假的項目單位,取消該單位今后的申報資格,并通過媒介對單位及負責人予以曝光,情節嚴重的移送有關部門進行處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第二十八條 對于報送虛假可行性研究報告、實施方案和文件的財政部門或農業主管部門,給予通報批評,并作為是否繼續安排該地及該農業主管部門農業專項資金項目的依據。
第二十九條 財政部門和農業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農業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總結分析。
第三十條 各項目實施單位應當配合審計和財政監督檢查部門對農業專項資金進行審計或檢查,對在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開支渠道不合理,開支超標、票據不規范以及坐支、擠占、挪用等問題,將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州財政局應當根據本辦法制定農業專項資金的分類管理辦法或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由州財政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四川省阿壩州人民政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2008修訂)
2008-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1991修正)
1991-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5-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1998)
199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2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市政機構問題的決定
1999-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9修訂)
2019-11-29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反興奮劑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地圖管理條例
2015-11-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3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2-27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
2009-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成立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組委會的復函
2009-08-21國務院關于印發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08-09-19關于房改售房工作中幾個具體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
2008-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地震災區醫療衛生防疫工作的意見
2008-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