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和規范土地閑置費征收管理,促進節約集約用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閑置土地處置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53號)、《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行最嚴格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的通知》(鄂政發〔2014〕24號)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湖北省行政區域內土地閑置費的征收管理。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土地閑置費是指向依法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但未按規定動工建設滿一年未滿兩年而造成土地閑置的單位或個人征收的費用,征收標準為土地價款的百分之二十。閑置土地的使用權人是土地閑置費的繳費義務人。
第四條 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土地閑置費征收對象的認定和土地閑置費的核定工作。地方稅務部門負責依據國土資源部門核定的金額按時足額代征土地閑置費。財政部門負責土地閑置費的資金管理。人民銀行負責土地閑置費的入庫監管。
第五條 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地方稅務部門、財政部門和人民銀行應當建立土地閑置費核定、征繳文書的送達、土地閑置費的繳納、土地閑置費的管理和工作聯系制度。國土資源部門按季組織召開聯席會議,確保土地閑置費的核定征繳信息暢通。
第二章 土地閑置費征收對象的調查認定
第六條 土地閑置費征收對象是指超過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未滿兩年未動工開發建設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屬于政府、政府有關部門的行為造成動工開發延遲的,土地閑置費征收對象應當向市、縣國土資源部門提出申請,提供土地閑置原因說明材料,經審核屬實的,可不繳納土地閑置費。
(一)因未按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期限、條件將土地交付給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致使項目不具備動工開發條件的;
(二)因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依法修改,造成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不能按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用途、規劃和建設條件開發的;
(三)因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需要對約定、規定的規劃和建設條件進行修改的;
(四)因處置土地上相關群眾信訪事項等無法動工開發的;
(五)因軍事管制、文物保護等無法動工開發的;
(六)因法院裁定引起土地使用權變更而無法動工開發的;
(七)政府、政府有關部門的其他行為。
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導致無法動工開發的,依照前款規定辦理。
第八條 國有建設用地未按規定動工開發滿一年未滿兩年的,且不屬于第七條所述情形的,由市、縣國土資源部門擬定處置方案,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下達《征繳土地閑置費決定書》。
市、縣國土資源部門在作出征繳土地閑置費決定前,應當書面告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有申請聽證的權利。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要求舉行聽證的,市、縣國土資源部門應當依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依法組織聽證。
第九條 《征繳土地閑置費決定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二)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事實和證據;
(三)決定的種類和依據;
(四)決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六)作出決定的行政機關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
(七)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第十條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應當自《征繳土地閑置費決定書》送達之日起30日內,按照規定繳納土地閑置費。對于無法聯系到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的,市、縣國土資源部門在本地主要媒體或政府門戶網站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60日后視為送達。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對《征繳土地閑置費決定書》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十一條 土地閑置費征收對象的調查、認定及未按規定動工開發滿兩年的閑置土地處理工作,按照《閑置土地處置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53號)規定的程序和標準進行。
第三章 土地閑置費的核定
第十二條 土地閑置費一次性繳納,征繳基數按以下方式確定:
(一)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取得的用地,以原成交價款作為土地閑置費征繳基數;
(二)以協議出讓方式取得的用地,以原協議出讓價格作為土地閑置費征繳基數;
(三)以劃撥方式取得的用地,如劃撥決定書中的劃撥價款是經過評估確定的,以原劃撥價款作為征繳基數;如原劃撥決定書中未明確劃撥價款或零價款,則以劃撥時點評估的劃撥用地市場價格作為土地閑置費征繳基數;
(四)其他情形用地以用地批準時點評估的最高出讓年限的出讓用地市場價格作為土地閑置費征繳基數。
第四章 土地閑置費的信息傳遞
第十三條 市、縣國土資源部門在完成土地閑置調查認定后,制作《征繳土地閑置費決定書》,并將土地閑置費核定信息傳遞給地方稅務部門。地方稅務部門依據《征繳土地閑置費決定書》負責征繳土地閑置費。
第十四條 市、縣地方稅務部門應將收到的分戶核定信息按稅收管轄權和屬地分區域管轄的原則進行分解,逐級分解傳遞至各主管地方稅務機關。各級地方稅務機關應指定專人做好內部之間文書資料的傳遞簽收程序,并健全明細臺賬。
第十五條 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地方稅務部門、財政部門、人民銀行共同建立土地閑置費的定期對帳制度。
第十六條 國土資源部門和地方稅務部門要定期(半年)將土地閑置費征收情況在當地主要媒體或政府門戶網站予以公告,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第五章 土地閑置費的征收
第十七條 繳費義務人應當自接到《征繳土地閑置費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按要求向主管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土地閑置費。
第十八條 繳費義務人應當在首次申報繳納土地閑置費時主動向主管地方稅務機關辦理繳費登記。按簡便易行原則,實行只登記、不辦證。繳費義務人屬納稅人的以稅務登記證號碼作為登記號,不屬納稅人的以技術監督部門發放的機構代碼為繳費登記號。
第十九條 地方稅務部門征收土地閑置費以國土資源部門傳遞的《征繳土地閑置費決定書》中核定的數額作為征收依據。
第二十條 繳費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土地閑置費的,由負責征收的地方稅務機關向繳費義務人下達《限期繳納土地閑置費通知書》,責令繳費義務人限期繳納土地閑置費。
第二十一條 繳費義務人必須到指定的銀行辦理國庫經收土地閑置費現金收訖業務。
第二十二條 繳入國庫的土地閑置費統一使用“土地閑置費收入”科目,科目代碼為“103043205”。繳款書“征收機關”欄填寫“地稅”,“預算級次”欄按照規定的收入級次規范填寫,“收款國庫”欄填寫當地實際收納款項的國庫名稱。
第二十三條 各級地方稅務機關發現被指定銀行或繳費義務人開戶行于當日或次日未及時將土地閑置費劃入當地國庫,延壓土地閑置費的,應提請同級人民銀行監督其解繳入庫。人民銀行對進入國庫的資金要及時進行清理核算。
第二十四條 土地閑置費的征收、入庫管理,比照地方稅務部門現行的稅費征收、入庫管理制度執行。
第二十五條 主管地方稅務機關應對土地閑置費繳納情況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地方稅務稽查部門在年度稅費檢查中要依法檢查土地閑置費的征繳情況,并將檢查結果反映到處理決定書中。
第二十六條 土地閑置費的費源管理實行稅式管理,將其納入到稅收管理員制度和費源管理制度中。
第二十七條 土地閑置費征收各環節執法文書使用省國土資源廳、省地方稅務局制定統一的文書。
第二十八條 土地閑置費征管質量實行兩項指標考核。具體考核項目指標為:注冊登記率為100%;征繳入庫率為95%以上。
第六章 土地閑置費的管理
第二十九條 土地閑置費屬政府非稅收入,征收的土地閑置費按規定的預算級次全額繳入國庫。
第三十條 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土地閑置費收入使用的管理和監督。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 繳費義務人收到地方稅務機關下達的《限期繳納土地閑置費通知書》,逾期仍未繳納土地閑置費的,地方稅務機關應于10日內制作《移送函》,連同《征繳土地閑置費決定書》、《限期繳納土地閑置費通知書》一并移交給國土資源部門,由國土資源部門提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三十二條 國土資源部門應當核定而未核定或者少核定土地閑置費的,上級國土資源部門發現后有權責令其限期改正。
地方稅務部門發現同級國土資源部門少核或多核土地閑置費的,應及時向上級地方稅務部門和本級人民政府報告。
第三十三條 地方稅務部門應當征收而未征收或者少征收土地閑置費的,上級地方稅務部門有權責令其限期改正。
國土資源部門發現同級稅務部門未按時足額征收土地閑置費的,應及時向上級國土資源部門和本級人民政府報告。
第三十四條 國土資源部門、地方稅務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本辦法規定批準減繳、免繳、緩繳土地閑置費的;
(二)應當征收而未征收或者少征收土地閑置費的;
(三)違反規定不及時、不如實核定土地閑置費的;
(四)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
(五)坐支、截留或拒不上繳土地閑置費的;
(六)不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對違法行為不予查處,造成嚴重后果的。
第八章 附 則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所稱“以上”、“以下”、“日內”均含本數。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所規定期限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滿的次日為期限的最后一日。
第三十七條 國土資源部門和地方稅務部門核定、征收土地閑置費所需工作經費,按照經費預算管理體制,納入同級預算統籌安排。
第三十八條 本辦法由省國土資源廳、省地方稅務局、省財政廳、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負責解釋。
第三十九條 本辦法自2015年4月1日起執行,有效期2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的決定
201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的決議[失效]
1982-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
1982-12-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成立香港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的決定
1996-03-24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8-03-0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3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對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實施管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1997-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已被修正)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1997-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行政機關是否可以自行決定委托問題的答復
1996-11-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直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