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7日 交銀發〔1994〕161號)
交通銀行
上海、
北京、廣州、
大連、
南京、
青島、重慶、
武漢、
沈陽、西安、
天津、海南、深圳、
常州、
杭州、
寧波、
紹興、
蘇州、
無錫、
揚州、浦東、
南通、
石家莊、
唐山、南寧、汕頭、柳州、珠海、
福州、桂林、
營口、
錦州、
丹東、
秦皇島、
合肥、
徐州、
連云港、
鎮江、
南昌、
濟南、
濰坊、
煙臺、
淄博、
長沙、
鄭州、昆明、成都、
哈爾濱、
長春、蘭州、
撫順分支行:
現將《交通銀行結匯、售匯實施暫行辦法》、《交通銀行總分行人民幣對外幣交易暫行規定》和《交通銀行結售匯、外匯交易清算及會計核算暫行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有什么情況或問題,請及時與
管轄分行或通過管轄分行與總行國外業務部聯系。
附:一 交通銀行結匯、售匯實施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的通知和人民銀行發布的《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暫行規定》,交通銀行各開辦外匯業務分支行即是外匯指定銀行,從1994年4月1日起,按照交通銀行總行通知的人民幣對外幣的統一報價,實施銀行結匯和售匯制。
第二條 交通銀行實施結匯、售匯,由各行按照重要崗位要求,選派熟悉外匯業務、作風正派、責任心強的人員組成專門機構或專職崗位辦理,該專門機構或專崗不得兼任國際結算業務或外匯交易業務,從而形成國際結算、結售匯和外匯交易各崗位之間互相監督、互相制約的運行機制,加強管理、認真作業,保證結售匯工作準確無誤。
第二章 結匯
第三條 除國家另有規定者,我國境內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機關、部隊等(以下簡稱境內機構)下列外匯收入,應當按規定如期調回境內辦理結匯:
(一)出口或先支后收轉口貨物及其他交易行為收入的外匯;
(二)境外
貸款項下國際招標中標收入的外匯;
(三)海關監管下境內經營免稅商品收入的外匯;
(四)交通運輸(包括各種運輸方式)及港口(包括海港、空港)、郵電(不包括國際匯兌款)、旅游、廣告咨詢、展覽、寄售、維修等行業及各類代理業務提供商品或服務收入的外匯;
(五)行政、司法機關收入的各項外匯規費、罰沒款等;
(六)土地使用權、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無形資產轉讓收入的外匯;
(七)向境外出售房地產及其他資產收入的外匯;
(八)境外投資企業匯回的外匯利潤、對外經援項下收回的外匯和境外資產的外匯收入;
(九)對外索賠收入的外匯、退回的外匯保證金等;
(十)保險機構受理外匯保險所得外匯收入;
(十一)取得《經營外匯業務許可證》的金融機構經營外匯業務的收入;
(十二)國外捐贈、資助及援助收入的外匯;
(十三)國家外匯管理局規定的其他應結匯的外匯。
銀行在實際收到上述外匯頭寸后,按結匯當天總行統一報價全部辦理結匯,結匯工作由雙人辦理,逐筆復核,保證結匯工作準確、及時。
第四條 境內機構的下列外匯收入,可向外匯管理局申請,持其核發的開戶憑證,在外匯指定銀行開立現匯帳戶,對帳戶內有關外匯按照下列規定辦理結匯:
(一)經營境外承包工程、向境外提供勞務、技術合作及其他服務業務的公司,在上述業務項目進行過程中收到的業務往來外匯;
(二)從事代理對外或境外業務的機構代收待付的外匯;
(三)暫收待付或暫收待結項下的外匯,包括境外匯入的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先收后支的轉口貿易收匯、郵電部門辦理國際匯兌業務的外匯匯兌款,一類旅行社收取的國外旅游機構預付的外匯、鐵路部門辦理境外保價運輸業務收取的外匯、海關收取的外匯保證金、
抵押金等;
(四)保險機構受理外匯保險,需向外分保以及尚未結算的保費。
上述各項外匯,根據會計制度按期結算實現的收入,應全部結售給外匯指定銀行。
第五條 結匯工作實行結匯工作單制度,結匯行在辦理結匯時須填寫交通銀行客戶結匯工作單(見附表一)一式三聯,由結匯經辦、復核
簽字并加蓋業務公章或結匯專用章。第一聯隨結匯傳票保管,第二聯附結匯水單退結匯單位,第三聯由結匯專門機構或專崗代臺帳貸記聯,結匯單位屬于設立臺帳的國內企業,結匯人員應在該聯加蓋轉帳單,臺帳登記人員憑該聯登記臺帳。記帳后的第三聯,附卡片帳后保管。結匯單位不是設立臺帳范圍的企業,結匯人員應在該聯批注“不設臺帳”字樣交臺帳登記人員另卷保管。
第六條 對經營出口的國內企業,在結匯行由辦理結售匯的專門機構或專崗為其建立美元分戶卡片臺帳,憑結匯工作單第三聯并按其實際結匯金額的50%,逐筆登記入帳,不是美元結匯要折合美元后登記入帳,并建立臺帳復核制度,保證臺帳記錄準確無誤。
第七條 臨時來華的外國人、華僑、港澳臺同胞在中國境內的費用支出,須將外匯(包括外鈔、旅行支票等)向外匯指定銀行兌換成為人民幣支付,出境時未用完的人民幣,可以憑本人護照,原兌換水單(有效期為六個月)兌回外匯,攜出境外,兌回外匯不得超過原水單兌換金額的50%。
第三章 現匯帳戶
第八條 下列范圍的外匯可以不結匯,境內機構需持外管局核發的開戶憑證,在外匯指定銀行開立外匯帳戶:
(一)國家批準專項用于償還境內外外匯
債務并經外管局審核的外匯;
(二)捐贈協議規定用于境外支付的捐贈外匯;
(三)境外
借款、發行外幣債券、股票取得的外匯;
(四)境外
法人或自然人作為投資匯入的外匯;
(五)外國駐華使領館、國際組織及其他境外法人駐華機構的外匯;
(六)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匯;
(七)居民個人及來華人員個人的外匯。
第九條 對外支付外匯、有外匯帳戶、按照帳戶使用范圍,首先使用其帳戶外匯,外匯帳戶使用范圍以外的付匯及沒有外匯帳戶或帳戶余額不足的,方可購匯。
第十條 從外匯帳戶支付外匯,付匯銀行應根據其用途,按售匯規定審核有效憑證,并在合同規定的日期辦理支付。需提前償還境外債務本息的,經外管局批準后方可購匯并對外支付。
第四章 售匯
第十一條 境內機構下列貿易,非貿易經營性對外支付用匯,持下列有效憑證,到外匯指定銀行購買外匯:
(一)實行進口配額管理或特定產品進口管理的貨物進口,憑有關部門簽發的許可證或進口證明以及相應的進口合同:
(二)實行進口自動登記制的貨物進口,持相應的登記文件和進口合同;
(三)附上述兩項外,其他符合國家進口管理規定的貨物進口,持進口合同;
上述(一)至(三)項進口項下的預付款(規定比例以內)、開證保證金、尾款、運輸費、保險費及從屬費用和出口項下的傭金(規定比例以內),運輸費、保險費及從屬費用,持(一)至(三)項規定的有效憑證或有關批準文件;
(四)從保稅區、保稅庫購買商品以及購買國外入境展覽展品的用匯、持(一)至(三)項規定的有效憑證;
(五)專利權、著作權、商標、計算機軟件等無形資產的進口,持進口合同或協議;
(六)出口項下對外退賠外匯,持結匯水單、索賠協議、理賠證明及退匯證明;
(七)境外承包工程所需的投標保證金持投標文件,履約保證金及墊付工程款項持合同;
第十二條 境內機構下列貿易、非貿易經營性對外支付,外匯指定銀行憑用戶提出的支付清單先兌付,事后核查:
(一)進料加工生產復出口商品的進口,持外經貿部門批準的進料
加工合同;
(二)經國務院批準的免稅品公司按規定范圍經營免稅商品的進口支付;
(三)民航、海運、鐵道部門(機構)支付境外國際聯運費、設備維修費、站場港口使用費、燃料供應費、保險費、非融資性租賃費及其他服務費用;
(四)民航、海運、鐵道部門(機構)支付國際營運人員伙食、津貼補助;
(五)郵電部門支付國際郵政、電信業務費用。
第十三條 境內機構下列貿易、非貿易經營性對外支付,須持外匯管理局核發的售匯通知單,到外匯指定銀行購匯:
(一)超過規定比例的預付貨款、傭金;
(二)轉口貿易項下先支后收發生的對外支付;
第十四條 財政預算內的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非貿易非經營性用匯,按《非貿易非經營性外匯財務管理暫行規定》辦理。
第十五條 財政預算外的境內機構下列非經營性用匯,持外匯管理局核發的售匯通知單到外匯指定銀行購匯:
(一)在境外舉辦展覽、招商、培訓及拍攝影視片等用匯;
(二)對外宣傳費、對外授助費、對外捐贈外匯、國際組織會費、參加國際會議的注冊費、報名費;
(三)在境外設立代表處或辦事機構的開辦費或經費;
(四)國家教委國外考試協調中心支付境外的考試費;
(五)其他非經營性用匯。
第十六條 個人的下列非貿易非經營性用匯,由我管局授權的外匯指定銀行按有關規定售匯:
(一)應聘在境內機構工作的外國專家領取人民幣工資、生活費、和離職補貼費后需兌換的用匯;
(二)個人因私出境、朝覲用匯;
(三)移居出境的個人,需購匯匯出的離休金,退休金、離職金、退職金、撫恤金;
(四)境內居民個人從境外郵購少量藥品、醫療用具等特殊用匯。
第十七條 境內機構資本融資項下的下列用匯、按下列規定,到外匯指定銀行購匯:
(一)償還境內金融機構自營外匯貸款本息、費用,持貸款協議和
債權機構還本付息通知單;
(二)經國家批準以外幣支付的股息、持董事會分配利潤的決議書及完稅證明;
(三)境內外匯擔保履約用匯,持
擔保合同和債權機構支付通知。
第十八條 境內機構資本融資項下的下列用匯,持所列有效憑證向外管局申報,憑外管局的核準件到外匯指定銀行購匯:
(一)償還外債和外匯(轉)貸款本息、費用,持《外債登記證》或《外匯(轉)貸款登記證》及債權機構還本信息通知單;
(二)境外外匯擔保履約用匯,持擔保合同,外管局核發的《外匯擔保登記證》及境外機構支付通知;
(三)境外投資資金的匯出,持項目審批部門的批準文件和投資合同;
(四)外商投資企業的中方投資者經批準需以外匯投入的注冊資金,持項目審批部門的批準文件和合同。
第十九條 外國駐華使領館合法人民幣收入(如簽證費、認證費等)要求匯出境外時,由外管局授權的外匯指定銀行售匯。
境外法人駐華機構合法人民幣收入(如外航駐華機構代辦客運費等)要求匯出境外,須持證明材料向外管局申報,持外管局售匯通知單由外匯指定銀行售匯。
第二十條 購匯支付,須在合同規定的日期辦理,不得提前對外付款。易貨項下進口不得購匯或用外匯帳戶支付。
第二十一條 為使有遠期支付合同或償債協議的用匯單位避免匯率風險,外匯指定銀行可按照有關規定為其辦理人民幣與外幣的遠期買賣及其他保值業務。
第二十二條 售匯實行購匯工作單辦法,購匯單位或個人須事先填寫交通銀行客戶申請購匯工作單(見附表二)一式三聯,并加蓋用匯單位公章或本人私章,并附規定的有效憑證及其副本交售匯行,售匯行審查無誤后,正本憑證可加蓋“已供匯”字樣交通銀行條章退購匯單位或個人,副本附工作單后,辦理售匯。售匯以后,將售匯工作單第一聯隨售匯傳票保管,第二聯退用匯單位,第三聯附有效憑證副本由結售匯專門機構或專崗列卷保存,購匯單位是設立臺帳的出口企業、其為擴大出口所需外匯(包括進料加工、包裝物料、出口基地、索理賠、運保費,售后服務及其他貿易從屬費等)按前述有關規定辦理售匯,所售外匯應憑此聯加蓋轉帳章后借記其臺帳,售匯不是美元的要折合美元后再借記其臺帳,記帳后的第三聯附卡片臺帳后管理。
第二十三條 售匯實行初審、復審,并按批準權限售匯辦法,10萬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匯)以下售匯,由管轄行、直屬行有關部門負責結售匯工作的科級負責人或非管轄行、直屬行的其他分支行的有關部門負責人復審后辦理;10萬至100萬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匯)售匯,由管轄行、直屬行有關部門負責人或非管轄行、直屬行的其他分支行的主管外匯業務行領導審批后辦理;100萬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匯)以上售匯,由管轄行、直屬行總經理或其授權的副總經理或非管轄行、直屬行的其他分支行總經理審批后辦理。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銀行結售匯制是外匯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對外匯指定銀行是一項新的工作。各行要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按照本辦法做好交通銀行系統的結售匯工作,不得任意更改辦法,不允許自行其是,本辦法未盡事宜或與國家有關規定不符時,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也可與當地人民銀行或外匯管理局聯系后辦理,若與本辦法有不同者,須書面通過管轄行向總行報告。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自1994年4月1日起實行,由總行修改與解釋。
附:二 交通銀行總分行人民幣對外幣交易暫行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管理辦法”,“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章程”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交易規則”,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為最大限度地實現我行的整體利益,保證我行對外的一致性,總行實行“統一報價,相對集中”的外匯交易管理辦法。總行統一制定對客戶的人民幣對外幣牌價,各分支行執行。總行將代表交通銀行系統參加設在上海的全國外匯交易中心,分支行一律通知總行進行自營外匯交易。
第二章 報價
第三條 總行每星期二至星期六的上午8∶30分前通過電子信箱和計算機聯網向各分支行公布我行人民幣對外幣現匯買入價、賣出價和現鈔買入價、賣出價。星期一報價同星期六。報價的格式見附表一。分支行應根據總行報價在柜面掛牌。
第四條 分支行應有專人負責接收總行報價。如果遇電子信箱和計算機聯網發生故障,無法收到總行報價時,分支行應及時通過交易熱線電話向總行獲取,并做好記錄。
第五條 外匯交易市場營業結束后,分支行大額結售匯
委托交易相應停止,但顧客可按柜面價格結售匯。
第六條 總行的報價公布后一般不做更改,但若遇國際市場有重大變化時總行將及時調整并通知分支行。
第三章 交易
第七條 各分支行在與客戶結售匯時,在100萬美元或等值外匯以下,按照總行規定的相應價格,與客戶成交。超過100萬美元(含100萬美元),分支行可根據客戶的要求通過熱線電話委托總行按市場價格成交。分支行也可按牌價讓利與客戶成交,讓利的幅度不得超過0.5‰。
第八條 分支行向總行委托時,應說明是當前市場價格還是顧客指定的價格。若是顧客指定價格應說明
有效期限。委托內容還應包括金額、幣種、買入或賣出等要素。套匯委托格式見附表二。
第九條 為保證交易安全,總行設立交易熱線電話,并配置錄音裝置。各分支行應指定專人負責與總行聯系委托交易有關事宜,并在總行備案。每次委托總行交易前,應自報分支行名和姓名。交易之外的業務不要通過熱線電話聯系。
第十條 分支行向總行上報的套匯通知中的幣種,僅限于在交易中心交易的幣種(美元和港幣)。非交易貨幣可按總行當日外匯牌價中心匯率對中心匯率的匯率折算成美元再上劃總行。
第十一條 總行向分支行買入外幣的價格為當日牌價現匯買入價與中心匯率的平均價,賣出外幣的價格為現匯賣出價與中心匯率的平均價。
第十二條 每星期一至星期六下午6∶30以前,各分支行應將當日所有柜面結匯總額、售匯總額及向總行買入、賣出貨幣的金額和匯率通過電子信箱按標準格式填寫上報總行,由總行統一于次一營業日在外匯交易市場平盤。電子信箱尚未開通的分支行須在下午6∶30以前,以傳真方式上報總行。報表格式見表三。
第十三條 若分支行未能在規定時間上報當日的結、售匯業務情況,也未及時與總行聯系,則視同當日未發生業務。事后再向總行補報的,一律以第二天的牌價與總行結算,風險由分支行自行承擔。
第四章 查詢和確認
第十四條 分支行對委托總行的交易,可通過電話向總行查詢成交情況。查詢時應說明委托金額、買入賣出、市場限價等。
第十五條 當天交易結束后,總行將通過電子信箱和計算機聯網向各分支行確認當天成交的各筆委托交易。分支行收到總行的確認書后,應認真核對。如有不符應立即向總行查詢。
第十六條 總行資金處交易室熱線電話號碼為:
2706321、2706322、2706323、2706324 2706326。
交易專用的傳真號碼:2757347。
第五章 套匯資金的交割
第十七條 對于通過套匯通知與總行成交的套匯業務,資金當天起息。對于委托總行通過交易中心以市場價成交的交易,資金為一個工作日后起息。節、假日則順延。
第六章 附則
第十八條 本規定由總行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十九條 本規定自1994年4月1日起實行。
附:三 交通銀行結售匯、外匯交易清算及會計核算暫行辦法
過渡期結束,我行將從4月1日起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民幣和外幣清算系統。
一、交易模式
交易模式是各分支行根據規定將結售匯的差額通過總行參加上海的外匯交易市場平盤。
二、交易清算方式
總行與分支行進行清算,相互對開帳戶,用5021總分行往來科目進行核算。
三、根據上述原則,清算過程中的會計核算
手續如下:
1.出口企業向銀行結匯,分支行的會計分錄:
借:有關科目 (外幣)
貸:5411兌換 (外幣)
借:5411兌換 (人民幣)
(按我行掛牌的買入價)
貸:企業有關科目 (人民幣)
2.銀行向進口企業售匯時,分支行的會計分錄:
借:5411兌換 (外幣)
貸:企業有關科目 (外幣)
借:企業有關科目 (人民幣)
貸:5411兌換 (人民幣)
(按我行掛牌的賣出價)
3.分行在規定的時間內,將結、售匯的軋差數報總行,委托總行拋出或補進外幣。
如分行軋差數是多頭,作會計分錄:
借:5411兌換 (外幣)
貸:5011外匯聯行往來 (外幣)
(發報行是分行,收報行是總行)
借:5021總、分行往來 (人民幣)
貸:5411兌換 (人民幣)
(中心匯率及買入價的中間價)
如分行軋差數是空頭,會計分錄則相反,匯率按中心匯率與賣出價的中間價。
4.總行收到分行的報單,作會計分錄:
借:5011外匯聯行往來 (外幣)
貸:5411兌換 (外幣)
借:5411兌換 (人民幣)
(中心匯率與買入價的中間價)
貸:5021總、分行往來 (人民幣)
如總行收到相反的外匯聯行往來報單,會計分錄則相反,匯率按中心匯率與賣出價的中間價。
大額結售匯面議的單獨核算,核算辦法同上,匯率根據總行套匯的證實書。
5.總行根據全行結、售匯軋差數,包括大額面議最高、最低限等情況,隨時同交易市場拋出或補進外匯。
拋出外匯的會計分錄:
交易口:借:5411兌換 (外幣)
貸:2621暫收款項 (外幣)
借:1381暫付款項 (人民幣)
貸:5411兌換 (人民幣)
(交易市場成交匯率)
交割日:借:2621暫收款項 (外幣)
貸:1126存放港澳及國外同業款 (外幣)
借:1111存放中央銀行款 (人民幣)
貸:1381暫付款項 (人民幣)
6.根據頭寸情況,通過人民銀行往來實匯資金如總行劃一筆資金給分行,總行作會計分錄:
借:5021總、分行往來 (人民幣)
貸:1111存放中央銀行款 (人民幣)
分行收到頭寸作會計分錄:
借:1111存放中央銀行款 (人民幣)
貸:5021總、分行往來 (人民幣)
四、幾點說明
1.從4月1日起,各分支行不準再用2323人民銀行外匯移存款科目(額度用匯部分除外)。
2.此項業務中外匯聯行往來一律用電劃,能及時轉帳。在整個交易中分兩種情況:一是分支行用套匯通知格式給總行的,因電子信箱的保密度比較好,又只是總分之間的往來,在套匯通知格式中專門設了一項:報單號碼,我們將此套匯通知作為電劃報單不再另外發電報或電傳;二是大額結售匯面議的,分支行根據總行的套匯證實書用統一的格式電劃總行。
3.總行與分支行相互對開帳戶,每月對帳一次(每月終了后,請各分支行5021月帳單寄總行國外業務部外匯會計處對帳)。外幣的5021科目原先就用的,即原來的存總資金專戶,核算辦法不變;人民幣的5021科目下要單獨設立帳戶進行核算,此帳戶只能用于結售匯差額的(包括大額結匯面議的),這個帳戶與外匯存總資金專戶有些不一樣,每天不一定計一次帳,而是有幾筆就得記幾次帳。根據交銀【1994】004號電,系統內資金往來不再互相計息,但仍作為內部考核(人民幣考核的利率標準由總行綜合計劃部制訂)。
4.兌換帳。在兌換科目下為此項業務要單獨設立帳戶進行核算,在一般情況下,此帳戶分支行外幣兌換余額為零。
5.整個業務中所需墊付的人民幣資金,各行的綜合計劃部要負責調度,總分之間不得相互拖欠。
附表:一 交通銀行客戶結匯工作單
年 月 日
┌────┬───────────────────┬──┬──────┐
│結匯單位│ │帳號│ │
├────┴─┬──┬──────────────┼──┼──────┤
│結匯幣別金額│大寫│ │小寫│ │
├────┬─┴──┴──────┬───────┼──┴──────┤
│結匯匯率│ │折合人民幣金額│ │
├────┴─────┬─────┴───────┴─────────┤
│外匯來源及業務編號 │ │
├─────┬────┴───────────────────────┤
│折合美元 │ │
├─────┴────────────────────────────┤
│備注: │
│ │
│ │
│ │
│ │
├──────────────────────────────────┤
│以上已結匯入帳,此執 │
│ │
│ │
│制單: 復核: 結匯銀行簽章 │
│ 年 月 日 │
└──────────────────────────────────┘
附表:二 交通銀行客戶申請購匯工作單
致:交通銀行 分行 年 月 日
┌────┬───────────────────┬──┬──────┐
│用匯單位│ │帳號│ │
├────┴─┬──┬──────────────┼──┼──────┤
│用匯幣別金額│大寫│ │小寫│ │
├────┬─┴──┴──────────────┴──┴──────┤
│外匯用途│ │
├────┴┬───────┬─────────┬──────────┤
│擬付匯日期│ │買匯人民幣支付形式│ │
├─────┼───────┴─────────┴──────────┤
│用匯性質 │ 所附有效憑證名稱和說明 │
│ ├────────────────────────────┤
│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 │
├─────┴────────────────────────────┤
│用匯單位保證以上情況及所附憑證正確無誤 │
│ │
│ │
│制單: 復核: 用匯單位公章 │
├──────────────────────────────────┤
│以下由售匯銀行填寫 │
├──────────────────┬────┬──────────┤
│折合美元 │售匯匯率│ │
├────────────┬─────┴────┼──────────┤
│初審意見: │復審意見: │審批意見: │
│ │ │ │
│ │ │ │
│ 簽章: │ 簽章: │ 簽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