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6日 交銀發[2001]28號)
各分、支行:
現將《交通
銀行貸款五級分類管理暫行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由于五級分類子系統需要根據本辦法的要求進行修改和完善,各分支行2000年末五級分類結果的上報時間可推遲至6月底,2001年6月末五級分類結果的上報時間可推遲至9月底。
附一: 交通銀行貸款五級分類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的要求,為了切實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風險,促進信貸經營管理與國際接軌,推進和規范貸款五級分類工作的組織和實施,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五級分類采取定期分類、實時監控和及時調整的原則。
第二章 分類對象
第三條 年度分類對象為上年末各類本外幣授信余額,年中分類對象為當年6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及利息。
第四條 本外幣授信業務包括貸款本金及利息、承兌匯票、信用證、保函、尚未并賬賬外貸款和非定向
委托貸款,其中:
1.人民幣貸款分類余額為人民幣信貸收支月(日)統計報表中“各項貸款”余額;
2.外幣貸款分類余額為外匯信貸月(日)報表中“各項貸款”與“境外籌資轉貸款”之和;
3.利息分類余額為1321應收利息和1322應收貸款欠息之和;
4.承兌匯票分類余額為“3625應收承兌匯票”人民幣余額;
5.信用證分類余額為“3623應收開出信用證”外幣余額與“3625應收承兌匯票”外幣余額之和;
6.保函分類余額為“3621應收開出保證憑信”本外幣余額。
第五條 五級分類以單筆授信業務為分類對象,不采取拆分法。當一筆
個人貸款同時存在未到期、逾期等多種狀態時,應將整筆貸款列入該筆貸款所處的最次類別。
第六條 符合以下條件的授信業務可以進行批量處理:
1.有全額保證金或者以足額國債、存單作質押的承兌匯票、信用證和保函;
2.正常類個人貸款;
3.“只欠息,不欠本”的純欠息戶;
以上三類授信業務可以以支行為單位進行批量處理。
4.同一客戶在分類時點上有多筆承兌匯票、信用證或者保函,分類時已到期并正常兌付的,可以以客戶為單位進行批量處理,但是不同種類的不能歸并。
第三章 分類標準
第七條 五級分類標準須嚴格遵循中國人民銀行的分類標準,以風險為基礎,將授信業務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
第八條 有足額保證金或者以足額國債、存單作為質押的授信業務,由總行確定的可接受備付信用證或保函的銀行在其授信額度內開出備用信用證或保函作為擔保的授信業務,可以歸入關注類以上。
第九條 分類時,應將貸款本金逾期情況和客戶欠息情況作為重要因素來考慮。貸款逾期1個月以上,應歸入關注類或以下;貸款逾期6個月以上,應歸入次級類或以下。客戶欠息3個月以上,該客戶的各筆貸款除第八條列明的情況外,均應歸入次級類或以下。
第十條 利息的分類與相應貸款本金的類別一致,純欠息戶應歸入可疑類或以下。
第四章 分類流程
第十一條 每筆授信業務的分類依照初分、初審、復審、審定四個步驟進行。
第十二條 初分、初審的負責部門為各分支行公司業務部門(負責直接經辦的授信業務)、國際業務部門(負責直接經辦的授信業務)和私人金融業務部門(負責個人貸款)以及部分分支行的風險資產管理部門(負責直接管理的不良信貸資產)。初分人為上述各有關部門的主管信貸員或業務員。初審人為上述各有關部門的業務負責人,負責對初分情況進行審核。
第十三條 復審的負責部門為各分支行授信管理部門(復審公司授信業務)和私人金融業務部門(復審個人貸款)。復審人為授信管理人員和私人金融業務管理人員,負責對初審結果進行全面復審,對還款可能性分析的全面性、準確性負責。
第十四條 審定按以下兩類分別進行。
1.擬定類別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類的貸款:
------ (1)達成一致類別 ------
| 初審 | \ -----------------------→| 審定 |
------ | ------
| |
↓ |
------ |
| 復審 | |
------ |
| |
↓ |
-------| ------ ------
|授信管理部|/ (2)無法達成 |貸款審查| | 行長 |
| |--------→| |--------→| |
|門負責人 | 一致類別 |委員會 | | 審定 |
------- ------ ------
審定程序:(1)初審人和復審人確定類別一致的授信業務;授信管理部門負責人如無異議,此類別即為審定結果;(2)初審人、復審人和授信管理部門負責人有不同意見且不能協商一致的,提交貸審會審議后報行長審定。
2.擬定類別為損失類的貸款:
---- ------
| |(1)擬定|風險資產| (2)達成一致類別 ------
|復審|----→| |\ ---------------------→| 審定 |
| |為損失類 |管理部門|| ------
---- ------|
| |
| |
↓ |
------| ------- ------
| |/(3)無法達成 |風險資產 | | 行長 |
|稽核部門|--------→| |-----→| |
| | 一致類別 |管理委員會| | 審定 |
------ ------- ------
審定程序:(1)復審人擬定為損失類的授信業務,先報所在管轄/直屬分行風險資產管理部門,再報稽核部門;(2)風險資產管理部門和稽核部門確定類別一致的,此類別即為審定結果;(3)兩部門確定類別不一致的,報風險資產管理委員會審議,行長審定。
第五章 分類時間
第十五條 五級分類每年兩次。考慮到公司年度報表的公布時間,要求各分支行于4月底之前向總行上報年度分類結果,于8月底之前向總行上報年中分類結果。上報分類結果的同時附專項分析報告,其中管轄、直屬分行的專項分析報告報送總行,轄屬行的分析報告報送管轄行。
第十六條 各分支行授信管理部門負責將本行五級分類數據按要求上報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行。總行授信管理部負責匯總全行分類數據,并按要求上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
第十七條 在定期分類之后,還應當對授信業務的風險類別進行實時監控,一旦客戶或者授信業務有特別情況發生,以至于影響到其風險類別時,應當及時調整其類別,調整程序與定期分類的流程相同。
第六章 分類的組織和管理
第十八條 各分支行的行長和主管授信業務的副行長是五級分類工作的責任人,主管行長是第一責任人。五級分類工作涉及授信管理、風險管理、公司業務、私人金融業務、國際業務、稽核、電腦、綜合計劃、財會、人教等10個部門。
第十九條 各分支行應當以第一責任人為召集人,組成各相關部門參加的五級分類聯系會議,對五級分類的定期分類工作進行部署和指導。各部門必須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各分支行應當將五級分類的理念和方法融入日常的授信管理中去,將五級分類的結果作為結構調整和信貸投向政策的依據之一。
第二十條 各分支行應當根據五級分類結果明確貸后管理的重點。正常類和關注類貸款的管理重點是確保本息的正常支付;次級、可疑類貸款的管理重點是壓縮和盤活;損失類貸款要盡早擬定處理方案。
第二十一條 目前階段,對內實行五級分類與期限分類雙軌運行的監測、考核機制,對外仍以期限分類的口徑和有關規定對外披露信息。
第二十二條 五級分類的結果屬本行機密,各分支行除按要求上報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行外,對外暫不公布,并嚴格保密。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由總行授信管理部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文到之日起執行。
附件: 五級分類操作表--表A客戶信息表
---------------------------------------
| 分支行名稱 | |主管信貸員 | |
|-------|----------|------|-----------|
| 客戶全稱 | |客戶經濟類型| |
|-------|----------|------|-----------|
|在交行信用評級| | 所屬行業 | |
---------------------------------------
客戶財務資料:(有/是打√,無/否打×)
--------------------------------------------
|年度 |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是否經審計|客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
|---|-----|---|-----|-----|表、財務指標一覽表見附表一。 |
|當年 | | | | | |
|---|-----|---|-----|-----| |
|上一年| | | | | |
|---|-----|---|-----|-----| |
|上二年| | | | | |
--------------------------------------------
--------------- --------------- ----------------
| 客戶歷史信用記錄 | | 客戶的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 | | |
債務人/保證人 |
|-------------| |-------------| | | |營業執照 () |
|從不拖欠本息,信用狀| | |制造、販賣假冒偽劣產| | | |客戶|債務人組織結 |
| |()| | |()| | |基本|構、法定代表人、|
|況優良 | | |品 | | | |情況|高級管理人員情 |
|----------|--| |----------|--| |信貸| |況 () |
|偶爾拖欠本息,信用狀| | |挪用貸款從事股票、期| | |檔案| |關聯企業情況 |
| |()| | |()| |情況| |() |
|況較好 | | |貨等投機活動 | | |(客|--|--------|
|----------|--| |----------|--| |戶信| |債務人財務報表 |
|經常拖欠本息,信用狀| | |從事走私、販毒活動 |()| |息)| |及其他財務信息 |
| |()| |----------|--| | |客戶|() |
|況一般 | | |采用欺詐手段騙取出 | | | |財務|保證人財務報表 |
|----------|--| | |()| | |資料|及其他財務信息 |
|有意拖欠本息,信用狀| | |口退稅 | | | | |() |
| |()| |----------|--| |--------------|
|況較差 | | |采用不公平手段從事 | | |注:完整且
合法性/合規性/ |
|----------|--| | |()| |時效性都好的文件,打√;不 |
|故意逃債廢債,信用狀| | |經營 | | |完整或合法性/合規性/時效 |
| |()| |----------|--| |性有問題的文件,打×;本筆 |
|況很差 | | |轉移資產逃廢債務 |()| |貸款不需要的打○ |
--------------- |----------|--| ----------------
|其他重大違法違規行 | |
| |()|
|為:_____ | |
---------------
---------------------------
|現金流量分析結論|財務分析結論|非財務因素分析結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級分類操作表--表B1授信業務信息表
-----------------------------------------------------
|業務種類:
公司貸款( )非定向委托貸款( )賬外貸款( )信用證( )承兌匯票( )保函( ) |
|---------------------------------------------------|
|幣種: |實際放款(開立)金額: |分類截止日余額: |
|---------------------------------------------------|
|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展期/變更情況:至 年 月 日 |
|-----------------------|---------------------------|
|期限分類結果:正常()逾期()呆滯()呆賬()|本金逾期時間: |
|-----------------------|---------------------------|
|1321應收利息: |利息逾期時間: |
|-----------------------|---------------------------|
|1322應收貸款欠息: |上次五級分類時間: 年 月 日 |
|---------------------------------------------------|
|上次五級分類結果 無() 正常() 關注() 次級() 可疑() 損失() 損失類別(填入1~7)()|
|---------------------------------------------------|
|擔保方式:信用()保證()抵押()質押()票據貼現()其他()|總分行聯動貸款:是()否() |
|---------------------------------------------------|
|擔保人全稱/抵質押物名稱: |
|---------------------------------------------------|
|信貸檔案情況分析:(評價信貸檔案和重要文件的完整性、合法合規性和時效性) |
| |
| |
| |
| |
| |
|---------------------------------------------------|
|擔保分析:(評價
擔保合同的合法合規性和完整性、保證人代償能力和意愿、
抵押物的評估價值和變 |
|現能力、我行對抵質押物的控制能力) |
| |
| |
| |
| |
|---------------------------------------------------|
|影響還款/履約的有利因素: |影響還款/履約的不利因素: |
| | |
| | |
| | |
| | |
|---------------------------------------------------|
|綜合分析(貸款分類理由): |
| |
| |
| |
| |
| |
-----------------------------------------------------
五級分類操作表--表B2分類意見表
------------------------------------------------------
| |初分意見: |
| | |
|初| |
|分|初分結果: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損失類別(填入1~7)() |
| |初分部門: 初分人: 初分日期: 年 月 日 |
|-|--------------------------------------------------|
| |初審意見: |
| | |
|初| |
|審|初審結果: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損失類別(填入1~7)() |
| |初審部門: 初審人: 初審日期: 年 月 日 |
|-|--------------------------------------------------|
| |復審意見: |
| | |
|復| |
|審|復審結果: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損失類別(填入1~7)() |
| |復審部門: 復審人: 復審日期: 年 月 日 |
|-|--------------------------------------------------|
|審|審定| | | |
|定| | 授信管理部門 | 貸審會 | 行長 |
|∧|部門| | | |
|正|--|--------------|--------------|-----------------|
|常| | | | |
|至|審定| | | |
|可| | | | |
|疑|意見| | | |
|四| |審定人: |貸審會主任: |審定人: |
|類| | | | |
|∨| |審定日期: 年 月 日|審定日期: 年 月 日|審定日期: 年 月 日 |
| |--------------------------------------------------|
| |審定結果: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損失類別(填入1~7)() |
|-|--------------------------------------------------|
| |審定| | | |
| | | 風險資產管理部門 | 稽核部門 | 行長 |
| |部門| | | |
| |--|--------------|--------------|-----------------|
|審| | | | |
|定| | | | |
|∧|審定| | | |
|損| | | | |
|失|意見| | | |
|類| |審定人: |審定人: |審定人: |
|∨| | | | |
| | |審定日期: 年 月 日|審定日期: 年 月 日|審定日期: 年 月 日 |
| |--------------------------------------------------|
| |審定結果: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損失類別(填入1~7)() |
|----------------------------------------------------|
|現任主管信貸員對審定結果的反饋意見: |
| |
| |
| |
| |
| 信貸員: 日期: 年 月 日|
------------------------------------------------------
附二: 關于交通銀行貸款五級分類
管理暫行辦法和五級分類操作表填寫說明
一、交通銀行貸款五級分類管理暫行辦法說明
(一)本辦法制定的主要依據:
1.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全面推行貸款五級分類工作的通知》(銀發〔1999〕263號)及其附件《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
2.交通銀行《關于印發交通銀行全面推行貸款五級分類工作的實施方案》(交銀發〔2000〕36號)。
3.貸款風險分類操作手冊(修訂版)。
(二)第五條中“個人貸款”的對象是指除法人外的其他借款人,即自然人,包括個人和持有非法人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人企業。
(三)第八條中“由總行確定的可接受備付信用證或保函的銀行在其授信額度內開出備付信用證或保函作為擔保的授信業務”,其依據是《關于接受外資銀行擔保函或備付信用證作為客戶授信保證的暫行規定》(交銀辦〔2000〕291號)。
(四)根據第十五條要求,各分行應將五級分類數據核對準確后再上報總行。專項分析報告的撰寫要求:(1)由于系統所限,管轄行無法直接匯總全轄數據,因此可以以本部數據作為分析基礎,但管轄行要對轄屬行的分類結果進行專項分析。(2)分析報告主要是對數據反映的情況進行重點說明,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對五級分類結果反映出的變化趨勢和明顯特征進行重點分析和原因分析;與期限分類結果進行對照分析;反映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二、五級分類操作表填寫說明
(一)此次操作表將原表B1-B3的內容集中到一張表B1中。
(二)1321和1322欠息,可以對公系統移植的欠息數據為準,欠息數據與財務報表相關科目的差額在專項分析報告中說明。
(三)本金和利息的逾期時間精確到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