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批準了《廈門市社會保障性住房管理條例》。作為全國第一部社會保障性住房地方法規,該條例從立法上強調解決居民的住房困難是政府的重要職責,使社會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工作正式納入到法制化軌道。該條例已于6月1日起施行。
“居者有其屋”目標需法律保障
據了解,自2005年11月開展社會保障性住房工作以來,廈門市已在全國率先實現了覆蓋全體市民、分層次保障的住房保障體系,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提供廉租房、社會保障性租賃房、經濟適用住房,為非低收入無住房家庭提供保障性商品房,廈門朝著“居者有其屋”目標的實現跨出了堅實的一步。住房保障的廈門模式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有媒體稱其為“住房保障的廈門藍本”。
目前全市共規劃建設20個社會保障性住房項目,覆蓋全市六個行政區,總用地面積約15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25萬平方米,提供社會保障性住房4.5萬套,總投資約133億元。
在推進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過程中,相關的政策體系也逐步建立,廈門市政府陸續制定了保障性住房的管理規定和操作辦法。但是如何讓這一惠民工程能夠長久健康發展下去呢?不少人大代表認為應該上升到法規的層面,從更高程度上保障民生項目的持續健康運作。
“社會保障性住房工作涉及面廣,影響大,需要長期推行,因此有必要通過地方立法使其進一步規范化、法制化。”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杜明聰介紹說,2008年初,廈門市將社會保障性住房管理條例的制定列入年度立法計劃正式項目,并由廈門市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于2009年1月7日通過了《廈門市社會保障性住房管理條例》,5月23日,福建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查批準了該條例。
解決住房難題是政府重要職責
杜明聰介紹,條例規定社會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保障性租賃房、經濟適用房、保障性商品房以及其他用于保障用途的住房。
該條例首先在保障對象上體現了全覆蓋、多層次、多元化的立法思路,不僅優先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還在此基礎上解決那些中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同時提供保障性商品房滿足“夾心層”的住房需求,還明確規定其他需要解決住房困難的群體也可以依據相關規定申請保障性住房。
另一方面,條例強化政府建設保障性住房的責任,強調解決居民的住房困難是市政府的重要職責,在具體保障對象上,條例規定,市人民政府應當優先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對其中屬于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住房困難家庭實行應保盡保,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其他住房困難家庭予以適度保障。
該條例規定,市人民政府應當編制社會保障性住房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并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年度計劃中。建設上,由政府建設為主,兼顧多種方式統籌;土地供應上,納入本市年度土地計劃,確保優先供應;建設要求上,充分考慮出行、就醫、就學等配套設施的需要,堅持小戶型、統一裝修、經濟適用,滿足基本需求的原則;建設資金上,以財政出資為主,并通過多種渠道籌集,確保了建設資金的落實,并在相關條款對建設資金的使用和監管進行了規定,規范了建設資金的有效使用。
嚴格準入退出嚴懲騙房行為
廈門市人大代表陳榕表示,以前有人擔心開著寶馬車的人也可以買經濟適用房。對于個人信息弄虛作假取得社會保障性住房的,違規成本幾乎為零,社會上有人擔心會不會出現“二房東”現象。。
“該條例對準入和退出機制進行了嚴格而明確的規定,對違法人員可以進行相應的處罰,這樣就可以有效杜絕‘二房東’等現象的出現,使保障性住房真正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廈門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郭曉芳介紹說,條例對共同申請、只能申請一套住房及誠信申報、登記輪候等制度進行了規定,并對由居委會、街道辦(鎮政府)、區政府及市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門等進行審核和公示的相關程序作了規定。同時對分配房源、分配方案和分配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并接受監督作了規定。#p#分頁標題#e#
條例還規定,對弄虛作假、隱瞞家庭收入和住房條件騙取社會保障性住房的,收回房屋、沒收違法所得,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被取消輪候資格或回收回購房屋的,5年內不得再申請社會保障性住房。
社會保障性住房屬政府提供的公共資源,只有建立嚴格的退出機制,才能確保社會保障性住房實現有效流轉。為此,條例規定,取得社會保障性住房后應退出原有政策性住房,由政府回收或回購;購買社會保障性住房5年內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購房人確有原因需轉讓的,由政府按原價并考慮折舊和物價水平等因素進行回購。滿5年后上市轉讓的,應當按原購房價與交易價差價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納土地收益等相關價款;政府可優先回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2004-08-28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1992-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已修定]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修訂)
2003-03-01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2003修正)
2003-04-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1995-10-30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農業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4-12-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4號國務院令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