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設定和實施的法定原則】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適用本法。
【釋義】: 本條是對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的法定原則的規定。
一、行政處罰的設定權是國家立法權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采取嚴格慎重的法定原則,即法無明文規定的,不處罰。行政處罰按其性質劃分,大體可以分為四類:一是涉及人身權利的人身自由罰;二是吊銷許可證或營業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等的行為罰;三是罰款、沒收非法財產等財產罰;四是警告、通報批評等申誡罰。 我國設定行政處罰權的立法原則:第一,要符合我國的立法體制;第二,要區別各類行政處罰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第三,根據法制原則來規范,對現行某些不規范的做法要適當改變,又要考慮我國法制建設的實際情況。根據以上原則,本法對行政處罰的設定權作出了明確規定,并在本條強調了行政處罰的設定權由本法統一調整,采取法定原則。 本法規定的處罰設定權可以概括為:法律可以設定各種類型的行政處罰權;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各類行政處罰;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二、行政處罰的實施要依本法的規定。實施處罰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實施的主體,一是實施的行為或實施的原則和程序。即: 1.不是所有的行政機關都有行政處罰權,哪些行政機關有行政處罰權,由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對此應注意一點,執法主體應是國家行政機關,但又不都是行政機關,法律開了一個小口子,規定了授權和委托,但有限制性規定; 2.行政機關只能對自己主管業務范圍內的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給以行政處罰; 3.每個行政機關有權給予什么種類的行政處罰,依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此法律也作了具體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19修正)
2019-04-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7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8-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區第一屆政府有關機構和主要官員職位設置的意見
1999-03-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廣東省、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所屬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的決議
1981-11-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7-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9-04-10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修正)
2016-06-06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11-07-19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關于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補充通知
2010-10-26國務院關于印發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6-09氣象災害防御條例
2010-0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
2009-11-25檢察官職業道德準則(試行)
200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