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條【違法行為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
【釋義】: 本條是對違法行為人所應承擔的不同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承擔的不同的法律責任可分為: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一、關于民事責任的承擔。給予行政處罰是當事人因違法而承擔的行政處罰的責任,與民事責任屬不同的法律責任范疇,但又是同一種違法行為所引起的。受到行政處罰之人同時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是特定的,即行為人因違法對他人造成損害。但要說明一點,實施行政處罰的主體是行政機關,而民事賠償責任首先是當事人自己協商解決,可以進行調解,如仍達不成一致意見,可以經法院判決,由司法途徑解決。 二、關于刑事責任的承擔。給予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從理論上講應該是尚不構成犯罪的行為。如果情節、后果嚴重就構成犯罪了,為了不放縱犯罪,法律規定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在將要進行行政處罰時,已經知道違法行為人的行為構成犯罪了,可以直接移送有關部門起訴,進行刑事處罰,不能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反之已經進行過行政處罰的,則仍有可能進行刑事處罰。只是在進行刑事處罰時要考慮已進行過的行政處罰。 此處要將行政處罰后承擔刑事責任的行為與行政處罰中的一事不再罰原則區別開來。行政處罰中的一事不再罰原則是指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給予兩次以上的行政處罰。同一事實是指同一個違法行為;同一依據,是指同一法律依據。但實踐中往往同一行為違反了不同的法律規定,即產生規范競合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一般的處理原則是: 1.同一行為違反兩個以上法律規范時,應依據不同法律規范分別處罰。 2.如果一個行政機關對違法行為人已經給予處罰的,其他行政機關不得再科以同類處罰。 3.在給予其他各類的處罰時,可以考慮違法行為人已受到處罰的事實,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一事不再罰的原則以后還會詳細論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文(2011)
2011-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2010-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的決定
2010-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12月26日)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2009年)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10.27)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1983修正)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關于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3-06-02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1-12-13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免辦法
1990-03-29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實驗動物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戒毒條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