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條【其他規范性文件設定行政處罰的禁止性規定】 除本法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以及第十三條的規定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
【釋義】: 本條是對其他規范性文件設定行政處罰的禁止性規定。 我國法制體系或稱立法體系是統一的,又是分層次的。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地方性法規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部門規章由國務院各部、委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和省會市、較大的市的政府制定。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均不能與法律相抵觸。 與這種立法體制相適應,我國法律結構呈多層次框架,其構成為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規章等諸層次。除此之外,還有眾多的沒有立法權的市、地、縣區的規范性文件等。實際情況是越往下的規范性文件越直接關系到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即“越管用”。為了從立法上解決濫處罰這一問題,本法對行政處罰的設定作了非常嚴格的限定: 一、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規定;(第九條) 二、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中對行政處罰有規定的,不能超越其范圍;(第十條) 三、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已作出行政處罰規定的,不能超越其范圍;(第十一條) 四、國務院部、委的規章可以設定警告、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已有關于行政處罰規定的,不能超越其范圍;(第十二條) 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省會市、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警告或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已有行政處罰規定的,則不能超越其規定的范圍。(第十三條) 另外,本法還明確寫明了禁止性規定,即除以上規定之外,任何非上述機構一律不許在規范性文件中設定行政處罰,否則都屬違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201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二號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007-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成立重慶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籌備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2001)
2001-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2年修正)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承認航空器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訂)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
2000-08-25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2012-07-19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的批復
2012-0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1-03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10-26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1-21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陳麗敏等10人任職的通知
2009-1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9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9-07-19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
2009-05-1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09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0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