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實施行政處罰要有法定依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釋義】: 本條兩款是對實施行政處罰要有法定依據,無法定依據不得處罰的原則的規定。 一、關于行政處罰的適用范圍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主體適用對象應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也就是說,既包括個人也包括各種組織形式的單位;第二,要具有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即這種行為是客觀存在的、有事實的侵犯行政管理秩序的違法行為;第三,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其含義在于,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并非全部都應給予行政處罰,應區分不同情況根據法律的規定給予不同的處理。如果有的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十分嚴重,構成犯罪的,就應根據刑法的規定處罰,而不適用行政處罰;有些極輕微違反了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構不成本法規定的應予處罰的標準的,則不應給予行政處罰。 二、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不是任意性的,而是有法律限定的。 為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使行政處罰規范化,法律規定: 1.只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給予行政處罰的,才能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2.只能是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的規定實施,本法沒規定有權實施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則不能實施處罰; 3.實施行政處罰要依照本法所規定的程序實施,不能違反法定的程序。 三、本條第二款是對法定原則的強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2010-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一)
1988-04-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1990)
1990-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1992-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
1992-09-04臺灣省出席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英文本的決定
1990-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12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已修正]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