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條【責任能力】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有違法行為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釋義】: 本條是對責任能力的規定。 精神病人有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的規定,是以精神病人在行為時的無責任能力狀態為根據的。無責任能力狀態,是指精神病思者在精神病發作時,他的正常的精神活動發生了紊亂現象,因而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是法律規定精神病人對自己的違法行為不負行政責任的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對此作了明確規定。 間歇性精神病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如果精神是正常的,沒有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應當給予行政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都有相關規定。 在處理精神病人,特別是間歇性精神病人實施的行政違法行為案件時,必須請有關人員進行科學鑒定,并進行認真細致的調查研究,全面了解行為人的各方面情況,特別是實施違法行為前后的精神狀態。只有確定違法當事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確實處于精神病狀態,而且,由于這種病癥而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才能認定為無責任能力,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 條文中所說的“監護人”是指對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權益,依法予以監督與保護的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七條有明確界定。規定中的各個順序,是在法定的上一順序的監護人不存在或者不具有監護能力的情況下,方可確認下一順序的監護人為法定監護人。“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如果規定的幾個順序的監護人均不存在或者均無監護能力,“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不僅是對被監護人應盡的義務,也是為了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作了具體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的決定
1987-04-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正)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5-03-08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中央銀行財產司法強制措施豁免法
2005-10-25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9-04-1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紹興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11-26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
2012-06-23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陳麗敏等10人任職的通知
2009-11-23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
198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