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受案范圍
?行政訴訟法第2章第11節
標題:受案范圍
法條內容: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五)申請行政權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釋義 :本條是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范圍的規定。依照本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下列情形提起的訴訟:一、對行政處罰不服的。行政處罰是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法律、法規但尚未構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懲戒性制裁。行政處罰的形式很多,除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主要形式外,還有通報、批評、警告、責令追回已售出的禁止生產經營的產品、銷毀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追緩和沒收非法所得、沒收假藥劣藥和違法經營的物品、收滯納金、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各種形式的行政處罰不服的,都可以提起訴訟。二、對行政強制措施不愿的。行政強制措施分兩種。一是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二是限制財產流通的行政強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主要有:1.勞動教養。它是對違反治安管理經處罰不改,或犯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但尚不夠刑罰處罰,且又有勞動能力的人所實施的一種強制性教育改造措施。勞動教養的期限為一年至三年,必要時得延長一年。勞動教養與勞動改造不同;前者是行政強制措施,被勞動教養的人尚未構成犯罪,后者是對剝奪自由的刑事犯罪分子進行監管的一種措施。前者由行政機關(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批準,由勞教機關執行,后者由法院判決,由監獄或勞改隊執行。2.收容審查。它是由公安機關行使的一種行政強制措施。根據國務院和公安部規定,收容對象是有流竄作案嫌疑的或有犯罪行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來歷不明的人,收容審查期限累計不得超過三個月。3.婦女教養和強制戒毒。這是對賣淫婦女和吸毒者實行強制性教育和治療的措施。一般由公安機關決定,在婦女教養所和戒毒所實施。4.扣留。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規定,對走私罪嫌疑人,經關長批準,可以扣留移送司法機關,扣留時間不超過二十四小時。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至四十八小時。5.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還有“帶離現場”措施、強制遣返、對醉酒人的約束措施以及對傳染病人的隔離措施等。限制財產流通的行政強制措施主要指查封、扣押、凍結財產。查封是對財產所有人的動產或不動產就地封存,貼上封條的行為。扣押是為了取證或防止轉移財產對動產的扣留行為。凍結是銀行根據行政機關的請求,不準存款人提取其在銀行的存款的行為。行政機關在實施這些強制措施時如果違反法律、法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訴。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經營自主權受法律保護。經營自主權包括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外資企業等的經營自主權。經營自主權的內容廣泛。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是指侵犯的主體必須是行政機關,上級企業侵犯下級企業的經營自主權不包括在內。侵犯的對象必須是法律明確規定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經營自主權,不包括行政機關依法對生產經營者進行經濟管理的行為。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也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它是主管行政機關應公民或組織的請求,頒發的準許申請人從事某種活動的書面處理決定。許可證和執照的種類很多,其范圍應指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由主管行政機關核發的許可證和執照。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頒發許可證和執照必須符合法定條件:1.被申請的機關必須是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有權頒發許可證的行政機關。2.申請人必須在法定許可范圍內申請許可。3.申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4.申請必須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5.必須符合法定的其他條件。主管行政機關如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申請人可以提起訴訟。這里所說的行政機關。“不予答復”是指行政機關對申請人的申請既不拒絕也不肯定,是一種不作為行為。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行政機關的職責都是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所規定的。有些行政機關負有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拒絕履行是失職行為,受害人可以對它提起訴訟。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撫恤金是因公或者因病致殘、死亡時發給本人或者家屬的費用,以維持本人或其家屬的日常生活。根據本項規定,提起訴訟時要注意兩點:第一,發給撫恤金的行為必須是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沒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不能以未發撫恤金而提起訴訟。如果軍人或其家屬符合軍人撫恤條件,而有關行政機關未依照該條例發給撫恤金時,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第二,未發給撫恤金的行為是行政機關的行為。這一點和企事業單位未發撫恤金的行為有所區分。企事業單位未依法發給撫恤金,形成的爭議不屬于行政爭議,即使提起訴訟也不屬于行政訴訟。必須是行政機關如民政機關未依法發給撫恤金的,才可以根據本項提起行政訴訟。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行政機關履行職務對公民,組織進行管理必須依法行政。如果違反規定,非法對公民、組織設定義務,公民、組織可以向法院起訴。這里所謂設定義務包括一切讓公民、組織出錢、出工、出物的行為。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人身權是指與人身相聯系的沒有直接財產內容的權利,包括生命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婚姻自主權等等。財產權是指具有經濟利益的權利。財產權包括物權(所有權、地上權、地役權、抵押權、質權、留置權、典權等)、債權、繼承權、專利權、商標權、版權等。#p#分頁標題#e#
行政訴訟法第2章第12節
標題:受案范圍排除條款
法條內容: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釋義 :本條是對受案范圍排除條款的規定。一、有關國防、外交等方面的國家行為。屬于國防方面的行為,例如,戰爭、軍事演習等。屬于外交方面的行為,例如,政府同外國或國際組織的關系,同外國建交、斷交,締結條約和協定等。有關這方面的爭議,法院無權受理。除了國防、外交之外,還有一些涉及國家公共利益的重大行為,例如,國務院有權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的戒嚴的行為,法院也不予受理。二、對行政機關制定法規、規章或者其他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的抽象行政行為提起的訴訟,法院不予受理。根據我國憲法和地方組織法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縣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本級人民政府不適當的決定、命令;有權撤銷下一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不適當的決議。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委以及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規章、決定;縣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權改變或者撤銷所屬各工作部門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下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命令。法律沒有賦予法院撤銷或者改變抽象行政行為的權力。因此,凡是控告行政機關制定的法規、規章或者其他具有普通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的,法院不能受理,可以告知控告人向制定該文件的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其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三、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對行政機關獎懲、任免的決定不服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行政機關對其所屬工作人員作出的警告、記過、撤職、留用察看、開除等紀律處分以及停職檢查或者任免等措施,是行政機關內部的行政行為,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不服的,可告知其向該行政機關或者其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人事機關提出。四、對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有些具體行政行為,法律規定行政機關有最終決定權。因此,依照法律規定,行政機關對某種事項有最終決定權,那么,即使公民對該項決定不服提起訴訟,法院也無權審理。當然行政法規、規章也不能作出行政機關對具體行政行為有最終裁決權,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2015年修正)
201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2013-01-01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12-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8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2007-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原由中國人民銀行履行的監督管理職責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已修定]
1993-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已修正)
1995-05-10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9-04-10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
2013-01-06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12-3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