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八十條 旅游經營者應當就旅游活動中的下列事項,以明示的方式事先向旅游者作出說明或者警示:
(一)正確使用相關設施、設備的方法;
(二)必要的安全防范和應急措施;
(三)未向旅游者開放的經營、服務場所和設施、設備;
(四)不適宜參加相關活動的群體;
(五)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財產安全的其他情形。
【釋義】
本條是關于旅游經營者安全說明或者警示義務的規定。
通過對旅游者進行明確的安全說明或警示,可以增加旅游者對風險因素的了解程度,引起重視,從而有助于減少旅游安全事故及其損失。因此,旅游經營者合理履行說明及警示義務,既可以保證消費者知情權的實現,也體現了旅游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
一、安全說明、警示義務
說明是指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清楚地解釋某一事項。本法第六十二條還規定了旅行社在訂立包價旅游合同時和包價旅游合同履行過程中的說明義務。警示較說明而言程度更重,需要警示的內容主要是即使旅游者按照正確的方法使用,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信息。警示的要求一般都有相關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如安全生產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第五項規定:“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第二十八條規定:“易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有放射性等危險物品以及儲運中不能倒置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產品,其包裝質量必須符合相應要求,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作出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標明儲運注意事項。”《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渡口載客船舶應當有符合國家規定的識別標志,并在明顯位置標明載客定額、安全注意事項”。安全標識應遵循國家標準(GB -2894-2008)關于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和提示標志等執行。
二、安全說明或警示應符合“明示”、“事先”等要件
明示主要指旅游經營者或其從業人員用積極的、直接的、明確的方式,將說明或者警示的內容表達、告知給旅游者,具體包括口頭明示、書面明示、警示牌標示等方式,與默示相對。口頭明示是旅游經營者通過言語表達方式告知旅游者,諸如旅游經營者與旅游者當面交談、電話聯系等傳達說明或警示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7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二號)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2修正)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陸地邊界條約》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承認航空器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華僑捐資興辦學校辦法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0-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規則
1998-05-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市政機構問題的決定
1999-08-29國務院關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4-29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2013-11-11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個體工商戶條例
2011-04-16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0-09-16關于2010年糾風工作的實施意見
2010-04-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