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將《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試行辦法》和《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工作量超額酬金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試行辦法》和《暫行規定》)發給你們,并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建立和健全教師工作量制度是高等學校科學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實行這個制度,有利于發揮教師的社會主義積極性,穩定教學秩序;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開展科學研究;有利于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二、教育部部屬高等學校在接到本通知后,可按《試行辦法》和《暫行規定》試行,至于個別院校或校內部分單位目前尚不具備試行條件的,經我部或院校領導批準,可暫緩試行。其它高等學校試行教師工作量制度,因涉及超額酬金開支問題,目前是否試行,由各省、市、自治區和國務院有關部、委根據情況酌定。
三、試行教師工作量制度是一項復雜、細致、政策性較強的工作。它關系到學校各方面工作,涉及到每個教師的工作安排和切身利益。因此,在試行中必須切實加強領導,認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廣大教師明確試行教師工作量制度的目的和必要性,努力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多做貢獻。
四、試行教師工作量制度要同試行《高等學校教師職責及考核的暫行規定》結合起來,在明確各級教師的職責、任務和平時考績的基礎上,實行定期考核。教師完成工作量的情況要記入《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登記卡》,存入教師業務檔案,作為教師工作安排、培訓、提職、升級的依據之一。
五、各高等學校應根據《試行辦法》,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擬定較具體簡易的實施補充辦法,并報我部備案。
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制度尚處在試行階段,《試行辦法》還有待完善,各校要注意總結試行的經驗,探討較簡易的計算辦法。各校試行情況和對《試行辦法》提出的修改意見要及時報送我部,以便在適當時候進行修訂。
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試行辦法
為了加強高等學校師資隊伍的建設,充分發揮高等學校教師的社會主義積極性,有計劃地安排教師的工作,合理計算教師的編制,切實保證教學、科研任務的完成,特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 教師工作量包括:教學工作量(含教學法研究工作量)、科學研究工作量、實驗室建設工作量等。教師全年工作量,按每天8小時,每周5天,每年暫按42周計算,應為1680小時(待校歷確定后,按校歷周數計算教師全年工作量)。
高等學校應貫徹教學為主的原則,首先保證完成教學任務;同時要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實驗室和教材建設、培養和提高師資等項工作。全校教師的教學工作量,一般應占全校教師工作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第二條 教師的教學工作量計算辦法
(注:下列的“計劃學時”是指教學計劃規定的學時,1學時以1小時計。)
1、講課(包括備課、上課、課外輔導)的工作量:
教授、副教授:
講課工作量=計劃學時×(4~5)
開新課工作量=計劃學時×(5~7)
重復班工作量=計劃學時×3×班數
講師:
講課工作量=計劃學時×(5~6)
開新課工作量=計劃學時×(6~8)
重復班工作量=計劃學時×3×班數
需要助教講課或助講、試講,可按講師工作量的高限計算。
(注:大班講課超過120人,工作量增加10%。)
文科的某些課程(包括公共政治課),更新內容較多的章節,其教學工作量可按開新課計算。專任課外輔導工作量=計劃學時×3;重復班工作量=計劃學時×班數。
(注:專任課外輔導,是指某些教師只擔任課程的輔導工作而不擔任講授工作。)
2、公共外語課的工作量=計劃學時×(3~4)×班數。
(注:公共外語課的工作量,包括備課、上課、課外答疑及批改作業。公共外語每班為40人左右。)
3、體育課的工作量=計劃學時×(3~4);重復班工作量=計劃學時×2×班數。
輔導校體育代表隊,每小時以1.5小時計算;輔導群眾性體育活動,可按核準的實際小時計。
4、輔導課、習題課、課堂討論、批改作業的工作量:
輔導課、習題課工作量=計劃學時×4;重復班工作量=計劃學時×2×班數。
(注:習題課每班學生為40人左右。)
課堂討論工作量=計劃學時×5;重復班工作量=計劃學時×2×班數。
(注:習題課和課堂討論的工作量,包括備課、上課、聽課、課外輔導。)
批改作業工作量=核準的批改份數×(1/12~1/4)小時。
5、實驗課(包括上課、備課、課外輔導)的工作量=計劃學時×(3~5);重復班工作量=計劃學時×2×組數。
(注:每組學生15人左右。)
批改實驗報告工作量=核準的批改份數×(1/10~1/3)小時。
6、批改中文、外文寫作課作業的工作量=(1/2~1)小時×核準的批改份數。
7、指導實習、社會調查的工作量=(計劃天數+教師準備天數)×(8~9)小時;其中野外作業天數×(9~10)小時。
注:指導實習和社會調查的工作量,包括批改實習報告和調查報告。)
8、指導課程設計的工作量=計劃學時×(4~5);學年論文的工作量=計劃學時(1/4~1/6)小時×學生人數。
9、制圖課講課部分的工作量,按本辦法第二條第1項計算;其練習部分的工作量,按本辦法第二條第4項計算。
10、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的工作量:
教授、副教授工作量=計劃周數×(5~7)×學生人數;
講師工作量=計劃周數×(6~8)×學生人數。
(注:指導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的工作量,包括選題、答辯及有關工作。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原則上每個學生應有不同的選題,如數人選作相同題目,則從第二人起工作量減半。)
11、期末考試、考查(包括出題、考前輔導、考試及閱卷)的工作量:
考試=1小時×90以內的學生人數+0.6×(超過90的學生人數-90)
考查=(1/4~1/2)小時×學生人數。
(注:口試課程,可另加0.5×學生人數。)
12、指導研究生、進修教師的工作量:
指導以學習課程為主的研究生的全年工作量=(40~80)小時×研究生人數。
指導以論文工作為主的研究生的全年工作量=(160~220)小時×研究生人數。
指導進修教師的全年工作量=(60~80)小時×進修教師人數。
13、教學法研究(包括觀摩教學、教研室業務接待等)的工作量,每個教師每年可按80~120小時計入教學工作量。 第三條 教材和教學法資料的編寫工作:
教師為編寫教材(如教科書、習題集、實驗集、設計圖冊、補充講義等)所需的時間(包括出席教材編寫會議),可按領導核準的工作時數計入教師工作量。
教師從事各項教學法資料(如各種指示書、習題卡片、設計題目卡片、現場教學指示書及補充講義、課外科技活動指導材料等)的編寫工作,電化教學及其他教具、模型、演示設備、教學用圖表及幻燈片的繪制、制作等工作,應按核準的實際需要時數計入教師工作量。 第四條 專職或主要從事科研、生產、實驗室(包括實驗室建設或準備新實驗)等工作的教師,每學期應有明確的要求和具體的工作計劃,實行上班制,每日以八小時計,計入教師工作量。 第五條 經批準兼任行政和黨的工作(包括政治輔導員、班主任)的教師,應根據其兼任工作任務量的大小,核準其工作量,計入教師工作量,并減少相應的教學工作量。 第六條 教研室應合理安排教師的工作,計算出每個教師和教研室的全年工作量。每學期末要對教師實際完成工作量及其他各方面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考核。在正常情況下,教師必須完成規定的全年教師工作量。
對于體弱多病的教師,經醫生證明,在患病期間,可減少部分或全部教師工作量;老年教師,可根據他們的健康狀況,減少部分教師工作量。
對于努力完成教師工作量、教學質量優異、科研水平較高、并關心學生成長的教師,要給予表揚和獎勵。教師完成全年工作量,承擔的教學工作量超過1400小時,教學效果較好,應按《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工作量超額酬金暫行規定》發給酬金。
對于工作態度不好,不服從安排而完不成教師工作量的教師,應進行批評教育,以至給予紀律處分。 第七條 各校可根據本辦法,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擬定具體簡易的實施補充辦法。
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工作量超額酬金暫行規定
為了鼓勵高等學校努力完成教學工作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對于超額完成教學工作量,教學質量較好,并關心學生成長的教師,根據社會主義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在給予精神鼓勵的同時,應發給教師教學工作量超額酬金,特制定本暫行規定。
一、教師教學工作量的計算標準,應按照《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試行辦法》)的規定計算。如教學工作量采用其它計算辦法,則應按《試行辦法》的規定標準進行換算。
二、合于下列條件之一者,發給教師教學工作量超額酬金:
1、教師所在教研室全體教師全年實際承擔的教學工作量總額,達到全體教師應承擔的全年教師工作量總額的百分之六十時,教師個人全年教師工作量達到1680小時而全年承擔的教學工作量超過1400小時,其超額部分應發給教師教學工作量超額酬金。
2、教師所在教研室全體教師全年實際承擔的教學工作量總額,達不到全體教師應承擔的全年教師工作量總額的百分之六十時,教師個人由于教學工作的需要,必須承擔超額的教學工作量,經領導批準,其超額部分,可發給教師教學工作量超額酬金。
3、經批準兼任行政和黨的工作(包括政治輔導員、班主任)的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減少教學工作量,全年減少的教學工作量不得超過500小時。減少后其超額部分,應發給教師教學工作量超額酬金。
三、教師教學工作量超額酬金,以超教學工作量10小時為計算單位,每超過10小時發給酬金4元。
四、學年末一次發給教師教學工作量超額酬金。特殊情況,經校領導批準,亦可按學期發給教師教學工作量超額酬金。
五、在教研室計算全年教師工作量總額時,應將經領導批準的脫產、半脫產進修教師和體弱多病、老年教師所減少的工作量扣除。
六、教師教學工作量超額酬金,列入《補助工資》目開支。
七、本《暫行規定》,自下達之日起實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決定 附:修訂本(2010修正)
2010-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法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正)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可以制定暫行的規定或者條例的決定
1985-04-10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廣東省、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所屬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的決議
1981-11-26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2006-08-27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民用機場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農業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04-28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關于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01-07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2009-09-0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8號
2009-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共和國關于深化傳統友好關系的聯合聲明
2009-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