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將《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子商務專業(專科)考試計劃》印發給你們,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子商務專業(專科)考試計劃是為了適應社會對電子商務專門人才的需要,由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考委)根據國內外電子商務發展狀況,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制定。該計劃起著統一考試標準的作用,各門課程考試(考核)均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凡開考該專業的地區,應按照執行。
二、為適應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的不同需求,全國考委與有關行業部門合作在電子商務專業中推行非學歷的職業證書制度,組織有關專家設計了電子商務中、高級證書考試方案,實施中的具體問題,另行通知。
三、電子商務課程自學考試大綱、推薦自學用書、課程考試時間安排及實踐性課程的組織實施要求由全國考委發布。
各地在執行該計劃中如有問題,請報告我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子商務專業(專科)考試計劃
一、指導思想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我國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以高等教育學歷考試為主的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子商務專業是在“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指導下,為適應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滿足社會對電子商務專門人才的需要而設置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子商務專業考試計劃,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的規定,結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特點,由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制定,教育部頒布實施。
二、學歷層次和學業標準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子商務專業為專科學歷,其學業標準是,掌握電子商務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具有從事電子商務專業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考慮到電子商務專業的特殊要求,專科層次強調技能要求和對實際工作的適應能力。根據上述學歷層次和學業標準,專科層次共設置16門課程,73學分,其中,網上作業占16學分。
凡取得本專業(專科)考試計劃所規定的16門課程單科合格證書,學分累計達到73學分的考生,思想品德經鑒定符合要求者,由各省級考委和主考學校頒發專科畢業證書。
三、專業培養目標和自學考核要求
本專業要求考生在政治思想上,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遵守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使考生能夠適應互聯網經濟發展的需要,能在與電子商務有關的機構、網站、企業從事電子商務實際工作。
本專業的各門課程均采用學分計算,每門課程考試合格后發給單科合格證書,并獲得本課程的相應學分。
不含網上作業要求的課程考試采取筆試方式。筆試實行百分制計劃,筆試成績在60分以上者為合格。
含有網上作業要求的課程考核包括筆試和上機考試兩部分。筆試實行百分制計分,上機考試實行等級分制,其中等級分制分為優秀、良好、及格及不及格四等。筆試和上機考試分別進行。考生在參加筆試或上機考試之前,必須先完成規定的網上作業要求。筆試成績在60分以上,上機考試成績在及格以上,方可取得該門課程的單科合格證書。若考生只通過筆試或上機考試中的一項,則須在該項考試通過后的兩年內取得另一項考試的合格成績,方可取得該門課程的單科合格證書。若考生不能在兩年內取得該門課程筆試和上機考試的合格成績,則在再次報名參加該門課程考試時,必須重新完成該門課程規定的網上作業要求,并重新參加該門課程的筆試和上機考試。
四、考試課程設置、學及分實踐環節實施要求
(一)課程設置及學分
┌──┬────┬────────────────┬──┬──────┐
│序號│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說明 │
├──┼────┼────────────────┼──┼──────┤
│1 │0001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3 │ │
├──┼────┼────────────────┼──┼──────┤
│2 │0002 │鄧小平理論概論 │3 │ │
├──┼────┼────────────────┼──┼──────┤
│3 │0003 │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 │2 │ │
├──┼────┼────────────────┼──┼──────┤
│4 │0888 │電子商務英語 │3 │ │
├──┼────┼────────────────┼──┼──────┤
│5 │0889 │經濟學(二) │5 │ │
├──┼────┼────────────────┼──┼──────┤
│6 │0041 │基礎會計學 │5 │ │
├──┼────┼────────────────┼──┼──────┤
│7 │0890 │市場營銷(三) │5 │ │
├──┼────┼────────────────┼──┼──────┤
│8 │0891 │國際貿易實務(三) │6 │ │
├──┼────┼────────────────┼──┼──────┤
│9 │0892 │商務交流(二) │4 │ │
├──┼────┼────────────────┼──┼──────┤
│10 │0893 │市場信息學 │5 │ │
├──┼────┼────────────────┼──┼──────┤
│11 │0894 │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 │3 │ │
│ ├────┼────────────────┼──┼──────┤
│ │0895 │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實踐) │3 │網上作業時間│
│ │ │ │ │不少于36小時│
├──┼────┼────────────────┼──┼──────┤
│12 │0896 │電子商務概論 │4 │ │
│ ├────┼────────────────┼──┼──────┤
│ │0897 │電子商務概論(實踐) │2 │網上作業時間│
│ │ │ │ │不少于24小時│
├──┼────┼────────────────┼──┼──────┤
│13 │0898 │互聯網軟件應用與開發 │3 │ │
│ ├────┼────────────────┼──┼──────┤
│ │0899 │互聯網軟件應用與開發(實踐) │3 │網上作業時間│
│ │ │ │ │不少于36小時│
├──┼────┼────────────────┼──┼──────┤
│14 │0900 │網頁設計與制作 │2 │ │
│ ├────┼────────────────┼──┼──────┤
│ │0901 │網頁設計與制作(實踐) │3 │網上作業時間│
│ │ │ │ │不少于36小時│
├──┼────┼────────────────┼──┼──────┤
│15 │0902 │電子商務案例分析 │2 │ │
│ ├────┼────────────────┼──┼──────┤
│ │0903 │電子商務案例分析(實踐) │3 │網上作業時間│
│ │ │ │ │不少于36小時│
├──┼────┼────────────────┼──┼──────┤
│16 │0904 │綜合作業 │2 │ │
│ ├────┼────────────────┼──┼──────┤
│ │0905 │綜合作業(實踐) │2 │網上作業時間│
│ │ │ │ │不少于24小時│
├──┴────┼────────────────┴──┴──────┤
│ 合計 │ 73學分 │
└───────┴──────────────────────────┘
說明:
1、每門課程的學分反映了課程的比重和課程內容的份量,每個學分大致相當
于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專科課程的18學時。
2、各門課程的考試內容和考核要求由課程自學考試大綱規定。
3、凡已取得國家承認專科以上(含專科)學歷的考生,可免考《馬克思主義
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概論》和《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三門公
共政治課。
4、已參加自學考試中英合作商務管理專業和金融管理專業考試的考生,其《
經濟學》、《市場營銷》和《商務交流》課程的成績可替代本專業計劃中
相同名稱課程的考試成績。
5、本專業代碼:020215。
(二)實踐性環節實施要求
為滿足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實踐操作能力的要求,保證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學業標準,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在現代遠程教育方面的優勢,根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實踐性環節考核管理試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并結合電子商務專業的特色,部分專業課程設置了一定學分的實踐性環節要求。實踐性環節主要采取網上作業的形式。
本專業共有6門專業課程設置了網上作業要求,網上作業學分共計為16學分。每門課程的網上作業學分反映了該門課程網上作業的比重和網上作業內容的份量,每個學分大致相當于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專科課程的18學時。在網上作業的總學時要求中,網上作業時間應不少于總學時的三分之二。
考生在完成課程規定的網上作業要求后,應參加并通過相應課程的上機考試,方可取得該門課程網上作業的學分。
網上作業的具體內容、要求以及上機考試的考核內容、要求和考核辦法由相應課程的自學考試大綱規定。全國考辦將根據大綱有關規定設計網上作業,并通過指定網站向社會發布,考生應及時完成網上作業。
五、課程說明
(一)公共基礎課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與自學考試經濟管理類專業同)
2、鄧小平理論概論(與自學考試經濟管理類專業同)
3、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與自學考試經濟管理類專業同)
4、電子商務英語
本課程是電子商務專業英語,其目的在于使學員掌握英語的基本結構,擴充基礎詞匯,在此基礎上,掌握一定數量的電子商務專業詞匯和表達方法,培養學員具有較強的專業閱讀能力和初步的聽、說、寫、譯的能力,使他們能夠使用英語進行基本的與電子商務領域有關的交際活動。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員應能夠做到:
(1)聽懂日常談話,并能聽懂與電子商務相關、句子結構比較簡單、基本上沒有生詞的簡短會話、談話、報道和講座;
(2)使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對話,能夠利用所學的專業詞匯進行基本的口頭交流;
(3)借助工具書閱讀語言難度中等的專業文獻;
(4)用英語撰寫常見的與電子商務有關的應用文;
(5)借助工具書把語言難度適中的英語專業文獻翻譯成漢語。
5、經濟學
本課程向考生介紹在現代商務與金融領域里經濟學的原理與重要性,其主要內容包括:
(1)經濟學的性質;(2)微觀經濟學:市場理論;(3)微觀經濟學;廠商理論;(4)宏觀經濟學:國民經濟;(5)國際經濟學。
在課程結業時,考生應能夠做到:
(1)描述經濟學的主要問題;
(2)解釋市場的概念及其供給和需求規律;
(3)解釋彈性概念含義,并進行相關計算;
(4)解釋政府對市場進行干預的原則;
(5)計算企業的成本、收入與利潤;
(6)說明完全競爭、壟斷、不完全競爭與寡頭壟斷市場的理論;
(7)計算短期與長期均衡點;
(8)描述有關廠商的各種理論;
(9)描述政府對公共部門所采取的微觀經濟政策;
(10)描述收入循環流程、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與國民收入的概念;
(11)分析總產出、就業與通貨膨脹模型;
(12)描述資金、利息率與銀行制度的作用;
(13)討論政府宏觀經濟政策目標及其相應的財政、貨幣和供給政策;
(14)敘述國際貿易理論的要點;
(15)描述國際貿易平衡與現金和資本帳戶表示的國際收支平衡狀況;
(16)以中國為例,分析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有關數據;
(17)討論匯率制度的不同類型;
(18)討論影響經濟發展的各種因素。
6、基礎會計學
本課程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共同課,是一門在市場經濟中應用極為廣泛的學科。它闡述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會計的職能、要素、原則、方法,會計等式,借貸記帳法,借貸記帳法的應用,帳戶分類,會計憑證,帳簿,會計核算形式,財產清查,會計工作的組織等內容。該課程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
會計是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會計提供的資料不僅是企業內部經濟管理的主要的信息來源,而且是投資者、
債權人、協作單位極為關心的數據材料,也是國家有關部門進行宏觀經濟管理的依據。因此,基礎會計學不僅是會計專業也是經濟管理類其他各專業重要的基礎。
(二)專業課
1、市場營銷
本課程向考生介紹市場營銷在商務管理中的目的和過程,其主要內容包括:(1)市場營銷介紹;(2)市場研究;(3)產品定價與促銷;(4)產品銷售與分銷渠道;(5)消費者行為;(6)顧客管理與售后服務。
通過本課程學習,考生應能夠做到:
(1)解釋銷售與市場營銷的區別;
(2)認識到營銷產品與營銷服務的區別;
(3)解釋市場研究的重要性;
(4)描述與實施一系列市場研究方法;
(5)理解影響決策的一系列因素;
(6)描述與解釋產品生命周期;
(7)針對各種商業形勢采用廣告與定價戰略;
(8)描述各種零售方式;
(9)說明存貨控制的重要性并敘述存貨控制系統的要點;
(10)應用產品分銷渠道和儲存方法的主要原則;
(11)解釋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因素;
(12)處理消費者投訴和其他有關顧客管理方面的問題。
2、國際貿易實務
本課程提供給考生一個對國際貿易的總體視角和一些國際貿易實務中的具體細節,其主要內容包括:國際貿易的背景;國際貿易法的主要方面;商業計劃與國際貿易戰略;進出口程序與履約。
通過學習本課程,考生應能夠做到:
(1)了解國際貿易發生的具體情況;
(2)當不同國家做生意時,應認識到適應商業與市場營銷策略及方法的必要性;
(3)描述國際貿易的變化模式;
(4)說明主要貿易國家、貿易集團和地區性貿易集團的發展變化;
(5)貫徹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技術相結合的分析方法;
(6)描述政府在國際貿易與各種貿易團體及協定中的作用;
(7)敘述國際貿易法的主要方面;
(8)描述出口程序及相關各方的作用。
3、商務交流
本課程目標是使考生掌握、提高在商務與金融活動所必備的交流知識和交流技巧,其主要內容有:(1)交流過程;(2)群體交流;(3)演講技巧應用;(4)有效的商務文件;(5)視圖交流。
通過學習本課程,考生應能夠做到:
(1)理解交流的基本原理,充分認識有效的交流在商務和金融活動中的重要性;
(2)利用各種通訊工具與目標聽眾進行有效交流;
(3)掌握組織和參加會議技巧;
(4)掌握準備報告和其他書面交流材料的專用技術;
(5)掌握演講技巧、傾聽技巧、非語言交流技巧;
(6)運用表格、圖形、及視覺輔助設施準備和有效演示統計信息和數據;
(7)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商務交流。
4、市場信息學
本課程是電子商務專業(專科)的專業基礎課。
本課程內容主要包括:(1)信息的基本概念,包括信息、信息特征、信息度量、信息的生命期、信息作用、組織中的信息資源等。(2)市場信息,包括市場營銷信息、產品信息、調查與分析、促銷、客戶與服務等。(3)信息處理與信息技術,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儲、傳遞、使用、信息處理設備、信息組織、信息編碼技術等。(4)信息系統,包括信息系統概念、類型、作用。(5)信息資源的開發,包括調查、分析、開發、管理等。(6)應用與發展,包括信息的深層開發、市場信息與知識管理、知識發現等。
通過本課程學習,考生應做到:
(1)掌握信息的概念,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度量方法、信息的價值和作用,了解信息的生命期,掌握主要市場信息的特征和類型,理解市場信息的作用和特點;
(2)掌握信息處理諸方面的內容,理解信息處理設備的特點和功能,了解主要設備的結構,理解信息的編碼技術,理解不同信息系統的功能與作用;
(3)掌握基本的信息資源開發技術,理解如何運用信息分析和解決市場問題,了解信息的最新技術。
5、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含實踐)
本課程是電子商務專業(專科)的專業課。
作為電子商務專業計算機支撐技術方面的基礎課程,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計算機的起源與發展沿革、計算機系統的體系結構和操作系統等基礎知識。第二部分著重介紹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應用。作為信息技術的兩大支柱之一,計算機網絡技術是電子商務應用的基本環境,因此本部門分為本課程的重點內容。本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網絡協議、網絡操作系統、LAN技術、WAN技術、網絡互聯設備以及In-
ternet技術的應用(包括電子郵件服務、文件傳輸服務、WWW技術、企業內部網技術等)。最后,本課程還將向考生介紹若干組網實例。
通過本課程學習,考生應能夠做到:
(1)了解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結構;
(2)了解當前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發展的總體脈絡;
(3)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備運用LAN技術、WWW技術、企業內部網技術進行組網的能力。
6、電子商務概論(含實踐)
本課程是電子商務專業(專科)的專業課,是以后各門專業課的基礎。
本課程內容主要包括:電子商務概論,包括電子商務的概念、形成與發展,應用范圍、方式和模式等;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包括基本網絡結構、各種協議、互聯網主要應用、WWW標注語言、WWW客戶機/服務器結構及通訊、連入互聯網的各種方法;電子商務的軟件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