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批轉財政部《關于國營企業利改稅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現對國營商業企業利改稅有關財務處理問題,暫作如下規定:
一、 按照《辦法》第一、二條的規定,大中型商業企業和小型商業企業的范圍,劃分如下:
小型企業指的是:以自然門店為單位,職工人數不超過二、三十人,年利潤額不超過三萬元或五萬元,兩個條件同時具備的零售商店(包括貿易貨棧、信托商店);固定資產原值不超過一百五十萬元,年利潤額不超過二十萬元,兩個條件同時具備的商辦工業、儲運企業和商辦農牧企業等。
大中型企業指的是: 商業批發企業, 華僑商店, 友誼商店, 石油商店(包括加油站),超過小型企業標準的零售商店(包括貿易貨棧、信托商店)、商辦工業、儲運企業和商辦農牧企業等。
大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的劃分標準,都以一九八二年底的數據為準。一九八三年一月一日以后,有些大中型企業由于經營情況變化,“由大變小”,仍應按大中型企業的利改稅辦法辦理。相反,有些小型企業,由于經營情況變化,“由小變大”,原則上也仍應按小型企業的利改稅辦法辦理。
符合小型企業標準,原來沒有獨立計算盈虧的零售商店,在利改稅后,都要建立必要的帳簿和編制會計報表,計算盈虧,實行獨立核算。目前實行獨立核算有困難的小型零售商店, 應在具備獨立核算條件后, 再按小型企業利改稅辦法辦理。在劃分確定小型企業時,其職工人數、費用開支和盈虧額,均需報經當地財政部門審查批準。
批發企業在利改稅中,不得以任何方式(如擴大批零差等)給小型零售商店轉讓利潤。
二、 商業部直屬企業和各省、市、自治區所屬商業企業(不包括商辦工業、飲食服務公司、民族貿易企業)總的留利額和留利水平,可參照以下數據計算確定:
?。ㄒ唬┌匆痪虐硕暧澫嗟趾蟮膶崿F利潤和一九七九年財政部、商業部核定的留利比例計算出來的利潤留成額;
?。ǘ┌凑肇斦俊⑸虡I部的規定,一九八二年應提取的增長利潤留成額;
(三)因銀行提高利率而減少的利潤留成額(減少額按一九八二年財政部調減各省、市、自治區的預算數計算);
?。ㄋ模┢髽I利潤留成,凡屬不合理的和重復提取的,都應按國家規定改過來,并從企業留利中扣除。
按照上述數據計算出調整后的留利額,除以一九八二年盈虧相抵后的實現利潤數(應加上因取消農用柴油價格補貼而增加的全年收入),其比例即為一九八二年調整后的留利水平。
個別省、市、自治區一九八二年利潤下降較大的,要適當調高實現利潤數。
三、 商業部直屬企業總的留利額和留利水平,由財政部核定。地方商業企業因財務收支已下放給地方管理,其總的留利額和留利水平,由各省、市、自治區財政廳(局)核定。財政補助省和民族自治區,報財政部備案;京、津、滬三市和實行中央與地方總額分成財政體制的省,還需報財政部批準。
在核定的總的留利額和留利水平范圍內,各級財政部門再逐級核定商業廳(局)系統所屬盈利企業的留成額和虧損企業的簡易建筑費和經理基金。其中大中型盈利企業的留利水平按下列公式計算:
盈利企業的留成水平=(調整后的商業主管部門利潤留成額-實行八級超額累進稅的小型商業企業原利潤留成額-分配給虧損企業的簡易建筑費和經理基金)÷(大中型盈利企業的實現利潤額+取消農用柴油價格補貼增加的全年收入數)X100%。
四、 商業部直屬企業的調節稅率或上交利潤比例,由財政部核定。各省、市、自治區商業廳(局)直屬企業和地(市)商業企業的調節稅率和上交利潤比例,由省、市、自治區財政廳(局)核定。財政補助省和民族自治區,報財政部備案;京、津、滬三市和實行中央與地方總額分成財政體制的省,還需報財政部批準。對于新增設的大中型企業,各級財政部門要及時核定其調節稅率和上交利潤比例。
五、 大中型商辦工業中需要扶持的醬油、醋、腌臘、豆制品加工企業,在按利潤總額征收百分之五十五的所得稅后,其余利潤可全部留給企業使用,實行自負盈虧。
六、 對民族貿易企業,繼續實行“三項照顧”政策。
七、 大中型商業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 交納所得稅后, 剩余利潤不足核定留利水平,差額較大的,可在一定期限內,適當減征所得稅。
小型商業企業稅后留利較多的,國家可以收取一定的承包費,或者按固定數額上交一部分利潤。
八、 各級商業企業都要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辦法實行利改稅。已經搞了利潤包干和承包制的,各級批發企業、大中型商辦工業和大中型零售商店,都要按統一辦法改過來;小型零售商店要先按八級累進稅率交納所得稅后,再實行利潤承包。少數小型零售商店如果馬上改過來確有困難的,經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可以推遲到一九八四年改過來。
九、 企業在實際交納所得稅、調節稅或上交利潤時,可從實現利潤項下,減去用技措貸款項目投產后新增利潤歸還的貸款本息,同時,要加上從聯營企業及其他經濟組織分得的利潤額。
十、 商業企業的所得稅,以獨立經濟核算的企業為交納單位;調節稅和上交利潤,可以獨立核算的企業為交納單位,也可以主管部門(局或公司)為交納單位。飲食服務公司、商業食品公司(肉聯廠除外)和蔬菜公司的所得稅、調節稅和上交利潤,以統負盈虧的各級公司為交納單位??h以上供銷社,以縣社所屬公司或縣供銷社為交納單位。
十一、 根據《辦法》第七條的規定,對虧損企業的虧損補貼,采取以下辦法處理:
(一)大中城市和工礦區平價供應的肉、蛋、菜、煤炭,其進銷差價不敷合理費用開支而發生虧損的,可按財政部、商業部的規定,繼續實行定額補貼或計劃補貼的辦法,超虧不補,減虧分成。具體實施辦法,由省、市、自治區財政廳(局)確定。
對不屬于上述范圍的虧損,主管部門要責成企業限期整頓。在規定限期內,經財政部門批準,可在保證企業職工基本工資和必不可少的開支范圍內,酌情給予補貼。超過限期仍不能轉虧為盈的,財政部門一律不予彌補。
(二)縣以上供銷社,按照國家規定價格供應的絮棉,屬于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0年兩次提價發生的價差補貼和北方棉百分之五的價外補貼,仍由財政撥款彌補。
?。ㄈ嵭凶载撚澋男⌒蜕虡I企業、飲食服務企業和縣以上供銷社,如發生虧損,用本企業的后備基金或用主管部門集中的企業留利解決,國家不予彌補。
十二、 利改稅后,按工資總額百分之十一計提的職工福利基金,在流通費(成本)中列支,超過工資總額百分之十一的部分,在稅后留利中開支,不得在流通費(成本)中列支。按標準工資總額百分之十到十二計提的職工獎勵基金和提成工資、按工資總額百分之五計提的企業基金,在稅后留利中列支。
計提職工福利基金和企業基金的工資總額,都不包括:副食品價格補貼,各種獎金,超過標準工資的計件工資、提成工資、浮動工資,以及落實政策補發工資和生活困難補助費。
十三、 根據《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實行利改稅后,主管部門可從企業留利中集中一部分資金。
商業主管部門集中的資金,主要用于所屬企業(包括虧損企業)增設商業網點,建造簡易建筑,進行技術改造以及內部調劑的需要。
縣以上供銷社集中的資金,主要用于倉庫建設、補充流動資金、更新改造資金、扶持生產資金等開支和彌補企業虧損。縣以上供銷社的簡易建筑費,在稅后留利中開支。
縣以上供銷社稅后利潤扣除原來合理留利后剩余較多的,在抵頂原由財政撥款的倉庫建設資金、簡易建筑費、行政事業費和原在費用中開支的職工獎金之后,其余的部分核定一個基數,上交財政。稅后利潤不足原來合理留利和財政撥款數額的,經過批準,在一定期限內減征所得稅。
十四、 為了及時分析和考核利改稅后企業收入的完成情況,各級企業主管部門和企業單位都要認真做好國營企業所得稅的劃轉工作。各級財政部門應根據《辦法》和本規定,分別計算出所得稅、調節稅、上交利潤和其他有關指標,并逐級匯總報送財政部。
十五、 實行利改稅后, 全國性的商業企業財務、 會計制度,由財政部商同商業部制定。各級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可根據財政部的規定,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商業企業的會計決算報表,經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后,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查批準。
十六、 糧食、外貿企業(包括所屬工業、儲運等企業)仍按原辦法執行,暫不實行利改稅。經營糧油議價等業務的利潤,應單獨核算,全部或大部用于抵頂平價糧油的虧損。
十七、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都要交納55%的所得稅和一定比例的調節稅。具體辦法,另行商定。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的所得稅和調節稅,由中國人民銀行匯總交納和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