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維護鐵路國有資產出資者權益,建立有效的國有資產營運和監管機制,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根據《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條例》及國家有關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加強鐵路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通過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明晰的產權關系,明確所有權,落實企業法人財產權,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權利與責任對等,激勵與約束并存,政府的行政監督、出資者的所有權監督、社會中介機構監督與企業自我監督相配套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
第三條 鐵路國有資產監管應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政企職責分開,企業財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2、資本保全,維護所有者權益;
3、提高國有資產營運效益,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第四條 建立鐵路國有資本出資人制度,貫徹落實鐵道部《鐵路企業理順產權關系的若干規定》(鐵財[1997]79號),明確鐵路企業國有資本的投資主體,強化所有權約束,落實鐵路企業國有資產的監管責任。
鐵道部是部屬企業國家資本的出資者,對部屬企業行使出資者的權利,依據《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條例》所賦予的職權對鐵路企業國有資產的經營管理實施監督。
部屬企業是其所屬企業國有法人資本的出資者,對其出資行使出資者權利并負有相應的監管責任。
第五條 貫徹國家有關國有資產管理的法規、規定,建立并完善鐵路國有資產管理的各項基礎管理制度,加強對鐵路企業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
1、依據《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條例》,鐵道部對部屬國有企業派出監事會,依法行使監督權。監事會定期對被監督企業經營及保值增值狀況進行監督評價,監事會形成的決議是考核經營者業績及任免的重要依據。在部對廣鐵(集團)公司外派監事會試點的基礎上,部將進一步選擇部屬企業派出監事會,加大監管力度。
2、鐵路各級國有資產管理機構,要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履行職責,通過清產核資、產權界定、產權登記、資產統計、資產評估和資產流失查處等項國有資產基礎管理制度的落實,對企業國有資產占有量、企業的設立、變動、注銷及企業國有資產在產權變動的各項經濟行為中的價值形態進行有效地監督管理,使國有資產監管法制化、規范化。
第六條 強化出資者的所有權約束與監督。
1、建立企業產權變動報告及備案制度,依法行使出資者的重大決策權。企業在行使法人財產權時,對于有關重大決策事項,如企業的設立、分立、兼并、破產、改變企業經營方式、轉讓企業產權、與外商實行合資、合作經營以及向境外投資等,須報經出資者審批。其中,各部屬企業及其所屬鐵路分局、工程局、工廠、直屬公司等企業報部審批,其它企業由部屬企業審批,報部備案。
2、全面落實企業資產經營責任制,建立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為核心的資產經營考核制度,量化對企業國有資產營運效益及保值增值結果的監督考核。企業資產經營責任考核目標及相應的獎懲措施,由出資者代表與經營者簽定合同書并建立考核關系。
第七條 加強財務、審計部門對鐵路企業的監督檢查。
1、鐵路企業必須按國家的規定,加強財務會計基礎工作和會計核算標準化工作。嚴禁帳外設帳、假帳真算、虛盈實虧等弄虛作假的行為,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和完整。
2、財務、審計部門通過定期的、不定期的監督檢查,認真分析鐵路企業的財務狀況和資金變動情況,切實提高財務審計監督的有效性。
3、財務部門要建立重要財務事項的備案和審批制度。鐵路企業貸款擔保、財產抵押、資金使用等重大經濟行為,須按部有關規定報上級財務部門審批或備案。
4、繼續開展財稅大檢查,認真查處鐵路企業違反財經法規的行為。
第八條 充分發揮社會中介機構的社會監督作用,建立企業年度決算報表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制度。在1997年對部分鐵路企業進行試行的基礎上,從1998年開始對鐵路企業全面實行年度會計報表由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制度。社會中介機構對于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合法性作出的審計結論及出具的審計報告,是審批企業財務決算的重要依據。
第九條 嚴格內部管理,建立企業自我監督約束機制。
1、企業對外投資及貸款擔保、抵押等項經濟行為,必須建立嚴格的審查和決策程序,充分做好前期可行性及風險性研究,堅持集體討論并決策,對決策失誤造成企業財產損失的,主要決策者要承擔相應責任。
2、建立必要的資金調度內部控制制度,統一籌集、分配、使用、管理和監督資金活動,確保資金的安全。
3、企業應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成本開支范圍和費用開支標準,正確核算成本,嚴禁少計少攤成本或亂擠亂列成本,建立嚴密的內部成本控制制度。
4、企業各項資產損失的處置,必須按照財政有關規定建立嚴格的鑒定和審批制度。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資產盤虧、毀損、報廢等凈損失,須經企業技術部門和財務部門鑒定和審查、企業法定代表人審批進行及時處理,計入當期損益。企業以前年度的明虧、潛虧、掛帳損失,需要核銷所有者權益的,必須查明原因和責任,報經主管財政機關批準。
第十條 企業年度財務報告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要求編制,并在規定的時間內上報。企業財務決算必須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的資產狀況和經營結果,企業法定代表人及財務部門負責人必須對企業財務決算報告的真實性負責。
第十一條 加強監督執法力度。
1、對搞假決算、假報表、虛增成本、截留利潤、擅自轉讓企業產權、對外投資失誤等造成鐵路國有資產流失的企業,要根據國務院《關于違反財政法規處罰的暫行規定》(國發[1987]58號)的規定,對企業和責任人依法進行處罰,并視其情節,作出免除(解聘)其職務,或者給予降職、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2、對由于經營管理不善,沒有完成資產經營責任制考核指標的企業,對其經營者按照資產經營責任制考核合同給予處罰。
第十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鐵路國有企業,自發布之日起執行,由鐵道部財務司負責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
201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敘利亞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刑事案件辦案期限問題的決定
1981-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3修正)
1993-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0修正)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0-05-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農業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