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體育局、文明辦:
為深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第二期工程,不斷加強我國城市社區體育工作,進一步推動"體育進社區"工作的深入開展,促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中央文明辦和國家體育總局決定,繼續在全國開展城市體育先進社區創建工作。現將《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評定辦法》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附件:1.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標準
2.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標準指標
二○○四年一月十六日
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評定辦法
第一條 為了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第二期工程,進一步推動"體育進社區",促進我國城市社區體育工作和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是指體育工作成績優異,全面達到《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標準》(見附件,以下簡稱《標準》)的社區。
第三條 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的評定對象為全國城市社區居委會。申報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的社區應是已被評為省級的城市體育先進社區。各省(區、市)參照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標準,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標準,評選本省、地(市)、自治區的城市體育先進社區。
第四條 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的每一評定周期為2年。各省(區、市)城市體育先進社區的評定,應和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評定工作相銜接,具體時間自行確定。
第五條 由中央文明辦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組織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評定委員會(以下簡稱評定委員會),負責對各省(區、市)文明辦和體育行政部門申報的全國體育先進社區進行評定。評定委員會在中央文明辦和國家體育總局領導下開展工作,評定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
第六條 社區居委會根據《標準》先行自查,符合條件后,向街道、區、市體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各省(區、市)文明辦和體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檢查驗收,并將結果上報國家評定委員會。評定委員會通過資格認定、審定材料、隨機抽查等辦法對申報社區作出評定結論,并報中央文明辦和國家體育總局審核批準。
第七條 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的評選活動,一定要堅持標準,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確保質量,不得弄虛作假。
第八條 批準為"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的社區,由中央文明辦和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稱號,并予以表彰獎勵。
第九條 評定委員會在每一個評定周期內,對新申報的社區進行抽查,如發現未能全面達標的,不予評定;評定委員會不定期對已被命名為"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進行復查,不符合《標準》的,取消"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的稱號。各省(區、市)文明辦和體育行政部門對轄區內獲得"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稱號的社區,進行定期復查,如發現不符合《標準》的,可向中央文明辦和國家體育總局提出建議,取消其"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的稱號。
第十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附件1: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標準
一、組織領導
(一)領導重視、工作有計劃
社區居委會領導將體育工作納入計劃,作為社區體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擺上議事日程,有人具體分管,有社區體育專項工作計劃。每年能夠研究體育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每年召開2至3次居民體育小組會議,調動體育骨干參與社區體育的積極性。
(二)規章制度建設
制定了社區體育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責、社區體育協會和體育活動點章程及管理制度,使各種體育組織、體育活動點的管理規范化。具有較完整的社區體育檔案。
(三)機構、人員設置
社區居委會有居民體育領導小組,有1至3名兼職體育骨干負責社區體育的宣傳、發動、組織工作。
(四)體育組織建設
社區體育領導小組根據本社區的具體情況,不同的人群或居民對不同體育項目的興趣和愛好建立體育協會、活動小組或體育活動點,開展體育活動。發動轄區內的單位積極參加社區體育活動。每個社區居委會擁有2至4個能經常開展活動的體育組織。每千人擁有1至2個體育活動點。
(五)社區單位參與
社區單位積極支持社區居委會開展體育活動,實現社區體育資源共享。
二、體育活動
(一)競賽、表演活動
社區居委會每年舉行1次包含4個項目以上的社區綜合性運動會。每個體育組織每年開展或參加社區以外2至4次體育競賽、表演活動。
(二)宣傳和培訓
社區居委會每年舉行4至8次體育宣傳和培訓活動。
(三)體質測定和"達標"測試
社區居委會每2年組織居民進行1次體質測定,每年組織居民開展1次《普通人群體育鍛煉標準》測試。
三、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
(一)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數量與管理
每兩千人擁有一級以上社會體育指導員1至2人,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檔案。
(二)發揮骨干作用
充分發揮體育骨干的作用,發動體育教師、文藝工作者、離退休人員和體育積極分子參與社區各體育組織的領導和管理工作,每個體育活動點配備1至2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每個體育組織配備1至2名體育負責人。
四、體育場地設施
(一)體育場地、設施配置
每個社區居委會擁有一個150至200平方米的綜合性室內體育健身室,并配備一定數量的體育器材;一塊5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小型綜合體育運動場;擁有1至2套全民健身路徑工程設施。
(二)轄區體育場地設施開放
轄區單位、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對居民開放,并有具體辦法。
(三)體育場地設施管理
由專人負責社區內各體育場地設施的登記、統計、維護、管理工作,做到定期檢查,定期維護;所有體育場地設施都有完備的管理規章制度。
五、經費保障
保障社區每年體育活動經費不少于人均2元(常住人口)。
六、其他
社區在組織體育活動時,不出現重大人身安全事故,保證社區居民日常體育活動的安全,做好各種體育器材的維護和管理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201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2004年修訂)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2009-06-2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7-03-0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四)
1992-04-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的決定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95修正)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協定》的決定
1996-12-30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選舉辦法
2001-03-0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取締邪教組織、防范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
1999-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植樹節的決議
1979-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81-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已修改]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1998-03-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修訂)
2003-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訂)
1998-08-29期貨交易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管理辦法
2018-03-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部省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2013-12-02關于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