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使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中的基礎性工作得到穩定持續的發展,有效地提高研究水平,促進出成果、出人才,為我國科學事業和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做出貢獻,決定設立中國科學院院內科學基金。
第二條 院內科學基金主要用于資助科學院所屬單位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中的基礎性工作。
第三條 院內科學基金采取同行評議的辦法,擇優支持具備以下條件的課題:
一、科學意義重要,學術思想新穎,預期可能導致新發現,對本學科的發展或新領域的開拓起較大推動作用;或有較重要應用前景,研究結果可能成為新發明、重要技術創新的基礎;或有助于發揮我國自然條件特點和自然資源優勢,對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重要影響。
二、有先進、合理、可行的研究方案。
三、有適宜的學術帶頭人和勝任工作的研究技術力量。
四、有一定的研究工作基礎和實驗裝備等工作條件。
第四條 在符合第二條、第四條的前提下,院內科學基金優先支持有才能的青年科學工作者和邊遠地區的科學工作者;鼓勵不同學科、不同單位、以至院內外的科學工作者自愿組合,開展合作研究。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五條 中國科學院設科學基金局,作為管理院內科學基金的職能部門,負責起草科學基金的各項規章制度,發布選題指南,受理課題申請,組織同行評審,發放基金,檢查資助課題的研究進展和成果,以及處理有關的日常工作。
第六條 院內科學基金的評審機構是由專家和管理干部組成、以專家為主體的評審委員會和學科評審組。
評審委員會負責審定限額以上資助課題,委員由院長聘任,任期二年;學科評審組負責審定不超過限額的資助課題,并對限額以上資助課題提出評審意見,成員由科學基金局聘任,任期二年。
第三章 課題申請
第七條 科學基金局會同各學部、計劃局在院科學發展規劃的基礎上,組織擬訂院內科學基金選題指南,定期發布,引導申請。
第八條 院屬單位的助理研究員及相當職稱以上的科技人員,均可參照選題指南,提出課題申請。
第九條 申請人必須按科學基金局
規定的格式,認真負責地填寫《中國科學院院內科學基金課題
申請書》。申請前應對國內外有關研究工作情況和趨向進行調查了解。申請課題的研究內容和預期目標要明確、具體。資助研究期限一般在三年以內,有些需時較長的研究課題,可分階段申請。申請人必須是課題的實際主持人。
第十條 申請書報送前,須先經申請人所在單位,就申請課題的學術意義,應用前景,申請書內容的真實性,實現研究方案的可能性,經費概算的合理性,本單位能否保證其基本工作條件等問題,組織審議、落實,由單位領導簽署意見,報送科學基金局一式十份。
第四章 受理與評審
第十一條 科學基金局隨時接受申請,定期審批下達。當年資助課題的申請書應不遲于上年九月三十日送到。遲于規定期限者,轉為下一年度待審課題。
第十二條 科學基金局受理申請書后,將其中符合要求的,邀請同行專家進行通訊或開會評議。在歸納同行評議意見的基礎上,對資助與否和資助金額提出建議,送請學科評審組審核。
第十三條 科學基金局根據學科評審組的審核意見及經費的可能性進行綜合平衡,對單項資助金額不超過限額的研究課題做出安排;對單項資助金額超過限額的研究課題,提請院內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審定。
第十四條 申請課題評審結果,由科學基金局正式通知申請人及其所在單位。獲準課題的申請人,須編制研究工作計劃和財務預算,于一個月內報送科學基金局審核,并據以撥款;如有不同意見,亦應在一個月內提出,未被批準的課題,經修改申請內容或進一步研究探索,重新提出申請的,應注明是哪一個課題的修改方案。
第五章 基金來源和資助經費使用范圍
第十五條 院內科學基金主要來自國家撥款,同時接受個人、團體的捐贈。
第十六條 資助課題經費的使用范圍,限于完成該課題直接需要而現有條件不能解決的費用,包括:儀器設備費、實驗材料費、業務費、實驗室改裝費、協作費、聘用科技人員的工資補差和津貼、 必要的臨時用工勞務支出。 不包括固定人員工資、補助工資、福利費、公務費、行政設備費、基建費和實驗室改造所需儀器設備費用。
申請人所在單位可以從獲準資助的課題經費中提取百分之五的管理費,用以抵付與課題有關的公共開支。
第十七條 資助課題的經費一次核定,分年撥付。由科學基金局以資金撥款方式撥入申請人所在單位管理、監督(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科技人員聯合申請的課題,需明確一個受款單位),按課題建帳、核算,專款專用。年終結余經費可結轉下年度使用。用資助經費購置的固定資產,產權歸申請者所在單位。
第十八條 資助課題研究經費的使用,原則上不得超過批準的數字。超過時,由所在單位調劑解決。如有特殊原因確需追加,由課題負責人提出報告,說明理由和根據,經單位領導審核、簽署意見,報科學基金局審批;或作為新開課題,重新申請。課題完成后,節余經費留給所在單位,并優先用于課題負責人的科研工作。資助課題中途停止或撤銷,應將余款和器材處理收入交回科學基金局。
第六章 管理和監督
第十九條 凡經批準的科學基金資助課題,均作為院的任務,列入研究所的科研計劃。
第二十條 課題負責人及合作、協作人員均須遵照本條例,認真執行研究計劃,并按規定使用經費。每年一月底前,課題負責人應向所在單位和科學基金局書面報告上年度研究計劃的執行情況和經費使用情況,以及本年度的工作安排和經費使用計劃。在不改變研究計劃確定的目標、總進度和經費用途的前提下,課題負責人對研究工作的安排、調整和經費使用享有自主權。
第二十一條 申請人所在單位負責檢查和監督資助課題的執行,并組織單位內的協調配合和條件保證。申請課題的獲準率和資助課題的完成情況作為考核研究單位的指標。
第二十二條 資助課題工作結束后, 應認真進行總結, 整理出完整的數據、圖紙及資料,寫出研究報告、學術論文和工作總結,經單位領導簽署意見后,報科學基金局。
第二十三條 資助課題研究成果的評價、鑒定、獎勵、轉讓和專利申請,按國家和院有關規定執行,并將有關情況和資料及時報送科學基金局。
第二十四條 由于正常原因,資助課題的研究方案、工作計劃及課題組成員,需要做重大調整或終止工作時,由課題負責人提出報告(包括經費使用情況),經單位領導審查并簽署意見,報科學基金局批準執行。
第二十五條 對不經批準自行終止課題或改變研究方案的,或者課題負責人離開工作崗位六個月以上,而又沒有適當人員替代工作的,或者研究工作進展異常遲緩,課題組不能勝任該項研究任務的,以及在經費使用上嚴重浪費或挪用的,科學基金局將核減或停止經費撥款,甚至從單位經費中收回已撥經費,并追究有關人員和單位的責任。
第二十六條 科學基金局的工作人員和參加評審的專家應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外泄申請書內容和評審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第七章 附 則
第二十七條 本條例解釋權屬中國科學院科學基金局。
第二十八條 本條例自一九八五年起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