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畢舸 發布時間:2006-11-01 15:59:55
--------------------------------------------------------------------------------
法律的一般適用原則是,對于普通民眾“法無明令即自由”,而對于行政機關來說,則是“法無明令即禁止”。現在,有關部門一方面對7年沒有取得合法身份的養路費爭議保持漠視,另一方面又繼續推行養路費全國征收的既存事實,不啻一種對公正的挑戰。
日前,交通部下發了《關于印發2007年度全國公路養路費票據式樣的通知》,并已經下發給全國各地的養路費征收部門,這標志著明年的養路費將繼續征收。同時,北京市明年的養路費征收也將于12月1日啟動。之前,北京一律師在10月中旬將北京市路政局告上法庭,稱其征收養路費的行為違法,要求退還所交納的養路費。(《新京報》10月30日)
有法學家指出養路費違法無須討論,但也有律師人士辯解說:《公路法》中規定,“國家采用依法征稅的辦法籌集公路養護資金,具體實施辦法和步驟由國務院規定”。在具體實施辦法沒有出臺之前,還是應該按現行的辦法實行。這位律師認為:“法律的實施總是有個過程的,但并不能因為具體辦法沒出臺,就不實施。”
從1999年10月31日人大常委會通過對《公路法》的修改,到如今已整整7年。在如此漫長的過程中,實施辦法至今尚處于混沌狀態,“費改稅”在臺前幕后的角力中,一次次習慣性流產。而已經被《公路法》明確的“依法征稅,籌集公路養護資金”模式,就這樣懸置,養路費繼續活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而且還要延續下去。
養路費其實是一個龐雜的概念,它包括了交通部門在養路費征收和管理中擁有的收費權、減免收費的決定權、收費過程中的處罰權、對所收費用的管理權。可以說,“養路費”賦予了過多的自由裁量權,同時又缺乏足夠的監管手段,來防止自由裁量權異變為利益驅動下的違法沖動與共謀。向車主征收的養路費并未進入國家的公共財政渠道,而是控制在交通部門一家,如此“內循環”很容易導致賬外賬、小金庫等利益部門化、私人化。
支持養路費繼續合法化、合理化的人士之所以理直氣壯,是因為其頭頂“人民公路人民養”的帽子,這其實是一個錯位的認識。掀起“養路費合法與否”討論的北京展達律師事務所周澤律師就指出,凡是國家向公眾收取的資金,都應該以稅收的方式征收,進入公共財政。而公路建設與養護,都屬于公共產品的提供,理應由國家公共財政來買單,而不是向某些群體收費來解決問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是機動車,所以養路費表面針對的都是過往車輛,但坐在車里的有乘客,因此他們是間接買單者。再推而廣之,在公路建設過程中,銀行貸款的出資人是儲戶(即民眾),被征土地屬于國有即全體民眾所有。廣大民眾已經為公路建設進行了一期投入,而政府直接財政投入等同于納稅人支出,憑什么要在公路開通后再對民眾重復收費呢?
更值得注意的是,“養路費合法與否”關系到養路費的法律主體身份,在法院尚未最終判決之前,養路費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處于“違法邊緣”。法律的一般適用原則是,對于普通民眾“法無明令即自由”,而對于行政機關來說,則是“法無明令即禁止”。政府要邁向一種積極和民主的公共服務模式,就必須服從于法治高于行政管理的原則。為保證權力行使的正當性,立法機關首先采取授權規則,在權力來源上予以明確規定。如果出現法律援引爭議,并且出現訴訟案件,作為被告方的政府職能部門更應遵循司法程序,暫停相關行政行為,等待法庭為其行為“驗明正身”。
現在,有關部門一方面對7年沒有取得合法身份的養路費爭議保持漠視,另一方面又繼續推行養路費全國征收的既存事實。對法律的漠視即挑戰公正,筆者呼吁人大和司法機關盡快對養路費爭議分別進行釋法、依法判決,防止其成為“歷史懸案”。(原載:《燕趙都市報》)
來源:人民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要收費嗎
2020-02-25勞動仲裁與其他民事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03-04申請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03-12農村房屋買賣稅費如何交
2020-03-13尋釁滋事罪的證據有哪些?
2020-03-31發現領導收了五萬的賄賂會立案嗎?
2020-04-01工傷認定超期的概念
2020-04-13實習生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0-04-15試用期的期限有多久
2020-04-17單位可否單方面調整自己的工作崗位?
2020-04-17北京房產稅你了解多少?
2020-04-22房屋采光權
2020-04-22農村戶口能買社會醫療保險嗎?
2020-04-27一房二賣的不利后果都有哪些
2020-04-28打架還手是否屬于正當防衛
2020-04-28放縱走私罪的認定與界限
2020-04-29標準子女撫養費如何計算?
2020-04-29非婚生子受法律保護嗎?
2020-04-30微信轉賬記錄在民間借貸中作為合法有效證據的認定
2020-04-30離婚以后孩子的戶口問題怎么解決?
2020-05-01父母離婚子女撫養權一般判給誰?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撫養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05-02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需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0-05-03子女撫養費能變更嗎?如何變更?
2020-05-03復婚需要什么手續?需要哪些證件?
2020-05-05夫妻離婚收集證據時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2020-05-05夫妻離婚轉移財產會不會構成刑事犯罪?
2020-05-05華僑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訴訟離婚?
2020-05-06用人單位非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有沒有封頂?
2020-05-07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0-05-07行政賠償可以調解嗎
2020-05-28微信上遭到別人威脅怎么解決
2020-05-08勞動合同有哪些類型和特征
2020-05-08夫妻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有哪些規定?
2020-05-09馳名商標如何認定
2020-05-09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0-05-09遭遇家暴離婚夫妻共同財產怎么判決?
2020-05-10存在過錯方訴訟離婚中房產如何分割?
2020-05-10離婚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收集哪些有利證據?
2020-05-10保險詐騙罪的判定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