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鐘南山院士發布的最新疫情動態預計2月下旬疫情會到達峰值,但目前疫情拐點還未到來。疫情還在繼續,但既春節假期延長,在家辦公數周后,各大企業已陸續開啟復工階段。復工員工戴口罩上班,但仍有不少人擔心有被感染疫情的風險。那么,如果員工上班期間感染新冠肺炎,屬于工傷嗎?
這次小編就帶大家關注一下,相關專業律師對此給出的解答。
?
一、普通職工感染新冠肺炎一般不認定為工傷
(一)普通職工感染新冠肺炎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情形
《工傷保險條例》中,關于患病構成工傷的共有兩種情形,第一種為《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四)規定的“患職業病”的情形;第二種為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情形。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于乙類傳染病,并非職業病,亦未列入《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因此,顯然不屬于患職業病的情形;而突發疾病構成工傷需要滿足死亡或者從首次就診起算48小時內死亡的條件,若未達到上述條件,亦不能認定為工傷。
(二)職工是否系上班期間感染新冠肺炎難以認定,缺乏實操性。
新冠肺炎可能通過直接傳播、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等多種方式傳播,具體來說,飛沫、接觸物品等均有可能感染,加上此次新冠肺炎的潛伏期長,想要斷定員工系在上班期間或者因工作而感染非常困難,缺乏實操性。
?
二、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職感染新冠肺炎的,屬于工傷
2020年1月23日,人社部、財政部、衛健委三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1號),明確了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和救治工作中,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或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的,應認定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需特別說明的是,上述通知的適用人員范圍為“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且需滿足“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或者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的條件。
?
綜上,除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外,一般職員復工后感染新冠肺炎的,通常是不構成工傷的。員工因此就診產生的費用,可通過基本醫療保險的渠道予以保障。
如果現實生活中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們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直接在第一時間找律霸網律師在線圖文咨詢或電話咨詢。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也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相關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理解自限性疾病的自愈性
2020-02-13公司怎么應對員工申請勞動仲裁
2020-02-21個人債務重組的幾種方式
2020-03-05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0-03-11職務侵占罪量刑標準
2020-03-31旅客的傷亡責任誰來承擔
2020-04-08想做專利代理人,請問有什么具體要求嗎?
2020-04-14勞務派遣中用人單位拒付加班費該怎么辦
2020-04-17詮釋高利轉貸罪
2020-04-20提前退租剩下房租退嗎
2020-04-23一般情況下的加班加點
2020-04-23信用卡詐騙罪的表現行為有哪些
2020-04-23房屋質量存在問題是否可以要求退房
2020-04-23遺產繼承糾紛慎處理
2020-04-26關于夫妻個人債務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4-30開發商一房二賣是否違約?
2020-04-30女性懷孕期間離婚能夠提出離婚損害賠償嗎?
2020-05-01離婚訴訟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1食品過期賠償額標準是什么
2020-05-01變更子女撫養費的流程怎么走?
2020-05-02離婚訴訟男性如何更有利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0-05-02子女撫養權的內容都包括哪些?
2020-05-02妻子懷孕期間丈夫出軌能夠離婚嗎?
2020-05-02子女撫養費變更執行日期是多長時間?
2020-05-03動遷房和商品房的區別有哪些?
2020-05-04民間借貸要謹防風險
2020-05-04離婚協議要公證嗎?公證流程怎么走?
2020-05-05華僑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訴訟離婚?
2020-05-06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05-06僅有借條,沒有付款憑證,法庭不予認可存在借貸關系
2020-05-06夫妻離婚財產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0-05-08被收養的孩子親生父母是否能要回
2020-05-09涉外婚姻詐騙要承擔哪些處罰
2020-05-09遭遇家庭暴力如何離婚和追討賠償?
2020-05-10婚后工資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共同財產怎么分割?
2020-05-10夫妻離婚以后,共同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0-05-11虛假宣傳為何物?
2020-05-12房屋產權抵押注銷登記需要什么資料?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5-12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要多少錢和程序怎么走?
2020-05-13城市戶口的人士能不能繼承老家的房產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