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上訴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因買賣與技術服務合同糾紛一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209人看過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5)滬高民三(知)終字第160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住所地上海市云錦路5號。

  法定代表人黃強,所長。

  委托代理人任海棠,男,漢族,1943年10月25日出生,住上海市東安四村32號32室,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退休職工。

  委托代理人朱廣平,上海市天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凡凡實業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區重固鎮山周路旁(重固經濟發展區內)。

  法定代表人張云祥,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汪傳峰,男,漢族,1972年12月7日出生,住浙江省安吉縣良朋鎮曉云村大圩自然村63號,上海凡凡實業有限公司職工。

  委托代理人王宏良,上海市金茂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因買賣與技術服務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4)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 10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5年12月19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6年1月11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以下簡稱飛機研究所)的委托代理人任海棠、朱廣平,被上訴人上海凡凡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凡凡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汪傳峰、王宏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2002年10月18日,以原告為委托人(甲方)、被告為研究開發人(乙方)簽訂了一份項目名稱為“礦棉生產線集棉機、擺錘、固化爐研制開發”的技術開發合同(以下簡稱《合同》)。《合同》約定由乙方承擔原告擬建的礦棉生產線中關鍵設備集棉機、擺錘、固化爐的研制開發。乙方應參考引進的美國MFI公司的集棉機、擺錘、固化爐設計制造。本項目包括集棉機一套、擺錘一套以及固化爐的鏈板傳動系統、鏈板升降系統、動力系統和燃燒熱風系統等設備。《合同》約定應達到的技術指標和參數為:1、礦棉板技術指標:(1)寬度600- 630mm;(2)長度1,000-3,000〖JP〗mm、厚度40-100mm;(3)偏差±5%(國標);(4)密度40-120kg/m3;2、樹脂棉寬度900mm;3、卷棉寬度600-630mm.研究開發計劃為:1、2003年3月30日前完成設計圖紙;2、2003年6月10日前完成結構制造;3、2003年6月30日前完成安裝調試。研究開發計劃為:1、2002年11月20日前提供礦棉生產線、集棉機、擺錘、固化爐設備布置圖、生產工藝流程圖;2、2002年12月30日前提供集棉機、擺錘、固化爐生產圖紙;3、2003年4月30日將集棉機、擺錘、固化爐零部件運抵甲方(上海青浦);4、2003年6月30日完成集棉機、擺錘、固化爐安裝調試(此項目費用另簽合同)。本項目研究開發經費及報酬為人民幣350萬元。合同履行的期限、地點和方式為:自2002年10月18日至2003年6月30日在乙方處以委托開發方式履行。驗收的標準和方式為采用現場調試方式驗收,由甲方出具技術項目驗收證明。

  合同簽訂后,被告向原告交付了合同約定的設備,該設備系被告從外單位購買的國外引進的二手設備。原告向被告支付了人民幣350萬元。

  2003年7月22日,原、被告雙方就上述設備的安裝、調試又簽訂了一份《礦棉生產線集棉機、擺錘、固化爐研制開發》補充合同(以下簡稱《補充合同》),雙方約定:研究開發經費及報酬為人民幣28萬元;研究開發計劃為2003年7月25日進場,9月15日安裝結束,10月15日調試結束;驗收的標準和方式仍采用現場調試方式驗收,由甲方出具技術項目驗收證明。《補充合同》簽訂后,原告向被告支付了人民幣11.2萬元。

  2003年7月 23日,原、被告雙方又訂立了一份《關于集棉機、擺錘、固化爐安裝調試》合同的附加說明(以下簡稱《附加說明》),雙方約定:一、乙方負責集棉機、擺錘、固化爐、風機和動力設備等的安裝調試,包括設備的后期清理、支架安裝和各傳動機構的安裝調試,達到設備的功能要求,所需標準件和零件由乙方負責;二、甲方負責集棉機外殼、固化爐箱體鋼板、擺錘、輸送機皮帶、固化爐燃燒室;三、固化爐燃燒室安裝調試不包括此合同內;四、所有與上述設備有關的電氣配套(包括電機)另訂合同執行;五、安裝調試結束后,由乙方負責噴涂油漆(油漆由乙方自行購買)。原告為履行《附加說明》第二條約定購買了有關材料和配件,共計支出人民幣482,406.16元。

  2004年5月26日,被告致函原告稱:“根據貴方律師函的要求,規定我方務必在2004年5月27日前將機器調試到合同約定的標準。實際上貴方已經在2004年4月20日前由貴方卓介慧組織驗收,當時并未對設備提出異議。我方認為設備已經達到合同規定的技術要求,請貴方再次組織驗收。”

  2004年7月28日,原審法院就“被告向原告提供的礦棉生產線集棉機、擺錘、固化爐是否達到了技術開發合同及補充合同約定的技術指標和參數,是否能調試到合同約定的技術指標和參數?如果不能達到或不能調試到合同約定的技術指標和參數,那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等技術問題委托上海市科技咨詢服務中心進行鑒定。鑒定結論概述如下:

  一、被告提供原告由其購買外單位轉讓的國外引進的“礦棉生產線”設備(包括集棉機、擺錘、固化爐)的遷建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僅是完成了其中機械設備的安裝,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配套,不能符合試車條件和要求。上述“礦棉生產線”設備(包括集棉機、擺錘、固化爐)系外單位較早期從國外引進的二手設備,上述設備的原本技術比較落后,存在不少問題,具有一系列固有的“先天不足”,與目前國內外先進的同類設備相比差距顯著;從設備的實用性角度分析,存在合理性較欠缺和性能水平較低下的問題。利用該設備進行礦棉制品的生產,需通過技術開發在消化和改良的基礎上對設備的關鍵部套(件)進行相應的完善和提高。

  二、現場勘察發現已安裝在原告處的設備有諸多關鍵問題未解決,如:(1)擺錘設備的結構(在強度、剛性、抗震動等方面)存在不合理因素,使得擺動速度受到相當限制,在生產低密度、薄型制品(例如《合同》約定規格中密度最低的 40kg/m3及厚度最小的40mm制品)時,即在擺錘需要快速擺動時難以提高擺動速度,這將成為生產能力的瓶頸問題;(2)固化爐設備的配套運行輔助設施不完善,未配套“網板沖刷系統”、“輸送鏈注油潤滑系統”等輔助設施,不能在生產線運行中完成相應任務,這將影響固化爐運行的連續性和安全性;(3)固化爐熱風循環系統的結構和所提供的風壓使固化能力受到相當限制,在生產高密度、厚型制品(例如《合同》和《補充合同》約定規格中密度最高的 120kg/m3及厚度最大的100mm制品)時,即在制品的熱風穿透阻力較大的情況下固化效率和質量均難以理想,也將成為生產能力的瓶頸問題。

  三、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合同》和《補充合同》的技術內容均未約定礦棉生產設備必要的、實質性的技術要素指標和參數(包括生產能力、效率、產品質量標準、技術經濟指標、技術經濟參數等),而僅僅約定了礦棉產品規格的參數,合同的技術要求基本不完整,因此,不能有效保證“礦棉生產線”具有相應的價值。鑒于合同技術要求的不完整,因此,目前無法確認“礦棉生產線”相應的設備是否能達到或調試到設備“應達到的技術指標和參數”。根據被告提供給原告的“礦棉生產線”設備的實際狀況分析:目前整個生產線系統是不配套和不完善的,即使能實現合同內容所提及的“技術指標和參數”,如果不具備工業化生產的能力、效率和產品的質量等保證目標,對于能進行工業化生產的“礦棉生產線”而言也是缺乏實際應用價值的。

  四、因原、被告簽訂的技術開發合同內容并未約定關于集棉機、擺錘、固化爐設備必要的、具體的、實質性的技術指標和參數;目前又未經過單機試車(空載)、聯動試車(空載),負荷試車和生產試車等合理程序和必要環節進行測試驗證;雖目前尚無法判斷該礦棉制品生產系統能否生產出合同約定的產品,但鑒于該生產系統的“先天不足”,被告在技術上又未作任何實質性的改進設計,因此,該生產系統難以正常進行礦棉制品的批量生產。

  五、技術聽證和現場勘察的結果表明:被告不是研制、設計、制造“礦棉生產線”設備的專業單位;在承擔完成合同任務時,本身缺乏生產礦棉制品設備的技術力量和有經驗的專業人員;研制、開發“礦棉生產線”設備的能力不強;要確保提供給原告的“礦棉生產線”設備能生產出按《合同》和《補充合同》約定的“技術指標和參數”的礦棉制品顯然存在困難和不足。具體表現在:被告未能對其提供并為原告易地遷建、恢復的國外引進的“礦棉生產線”二手設備中“先天不足”的部分予以相應的改良和完善,現已建立在原告處的“礦棉生產線”設備(包括集棉機、擺錘、固化爐)存在諸多不合理和不足之處,這些問題與被告的專業技術能力不強是直接相關的。

  原告對上述《鑒定報告書》不持異議。被告認為鑒定人對整個礦棉生產線的結構不熟悉,導致鑒定報告出現偏差;鑒定報告缺乏科學性,鑒定人僅憑靜態的觀察,沒有對設備進行開機測試就出鑒定報告,因此,該報告是不全面的。被告對鑒定結論不予認可。針對被告提出的異議,參加鑒定的專家到庭接受了質詢,專家認為:鑒定的對象是礦棉生產線,生產線就應該能夠提供具有一定的質和量,能夠產生效益的對象,但合同約定的內容不充分、不完整,只反映了生產對象的某些屬性,而沒有反映生產線的功能和效果,故技術鑒定應當把生產線的綜合要求作為標準;目前,被告提供的生產線根本不具備試車的條件,而且被告沒有提供設備的技術說明書和設計分析書,故被告提出許多技術細節問題是本末倒置。綜上所述,鑒定專家認為鑒定結論是負責任的。

  原審法院認為,鑒定專家已對被告提出的異議作出了科學、客觀的評述,由此可知,該鑒定結論是科學的、正確的,應當予以采納。

  原審法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合同雖然名稱為技術開發合同,但其具體實施的內容都不是技術開發,而是被告出賣給原告由其購買外單位轉讓的國外引進的二手“礦棉生產線”設備,為原告易地遷建、恢復利用的內容,故上述合同的性質是以買賣礦棉生產線集棉機、擺錘、固化爐設備和提供其改良、完善、安裝、調試等技術服務為權利義務內容的混合合同。根據技術專家的《鑒定報告書》,被告提供原告的“礦棉生產線”設備的遷建工作雖已基本完成,但僅是完成了其中機械設備的安裝,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配套,不能符合試車條件和要求。上述“礦棉生產線”設備的原本技術比較落后,存在不少問題,具有一系列固有的“先天不足”,與目前國內外先進的同類設備相比差距顯著。現場勘察發現已安裝在原告處的設備有諸多關鍵問題未解決。由于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合同》和《補充合同》的技術內容均未約定集棉機、擺錘、固化爐設備必要的、實質性的技術要素指標的參數,而僅僅約定了礦棉產品規格的參數,合同的技術要求基本不完整,因此,技術鑒定把生產線的綜合要求作為標準。由于目前整個生產線系統是不配套和不完善的,故該設備無法進行單機試車(空載)、聯動試車(空載),負荷試車和生產試車等合理程序和必要環節的測試驗證,故亦無法判斷該礦棉制品生產系統能否生產出合同約定的產品,但鑒于該生產系統的“先天不足”,被告在技術上又未作任何實質性的改進設計,因此,該生產系統難以正常進行礦棉制品的批量生產。而且,被告也未能提供證據證明系爭流水線已通過原告的驗收。綜上所述,被告并未完成合同約定的義務,其行為已經構成違約,并且由于被告的違約行為致使原告不能實現訂立合同的目的,故原、被告雙方簽訂的項目名稱為“礦棉生產線集棉機、擺錘、固化爐研制開發”的技術開發合同及《補充合同》應終止履行,被告應將原告已支付的合同款人民幣3,612,000元予以返還。同時,原告也應向被告返還礦棉生產線集棉機、擺錘、固化爐設備。此外,為履行上述《合同》及《補充合同》,原告購買有關材料和配件支出的費用共計人民幣482,406.16元是原告因被告的違約行為造成的損失,〖JP3〗被告對該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現原告只主張其中的477,506.16〖JP〗元損失,原審法院予以準許。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四)項、第九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判決:一、被告飛機研究所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返還原告凡凡公司人民幣3,612,000元;二、被告飛機研究所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凡凡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477,506.16元。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0,458元,技術鑒定費人民幣20,000元,由被告飛機研究所負擔。

  判決后,飛機研究所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依法撤銷一審判決,駁回被上訴人的一審訴訟請求,改判繼續履行合同,由被上訴人承擔本案訴訟費。其主要上訴理由為:第一,原審判決未查清本案的全部事實。雙方簽訂的《附加說明》對雙方的分工作了明確劃分,本案中上訴人僅承擔礦棉生產線部分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而非整條生產線的制造、安裝、調試。第二,原審法院對雙方簽訂的礦棉生產線三個設備的技術開發合同性質的認定,完全照搬了《鑒定報告書》的表述,未能作出獨立的符合本案實際情況的認定和分析。上訴人在合同中承擔的義務只是將被上訴人指定的進口設備拆遷后,對其進行恢復安裝調試以達到雙方合同約定的技術指標和參數。原審法院忽視了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礦棉產品技術指標及技術參數的約定,作出的合同技術要求基本不完整的結論是錯誤的。第三,上訴人已經完成了合同約定的義務,無法試車測試是由于被上訴人未能完成其自行承擔部分設備的安裝調試及電氣系統的安裝調試所造成的。第四,《鑒定報告書》未針對原審法院委托其鑒定的內容進行鑒定,鑒定報告的結論自相矛盾,且與委托鑒定要求的內容不相符合;《鑒定報告書》的形成過程不科學、不公正,鑒定依據遺漏了三個重要證據。上訴人請求二審法院對系爭設備重新進行鑒定。第五,原審判決未能分清上訴人、被上訴人雙方在簽訂《合同》和《補充合同》的技術內容時,各方應承擔的責任,將無法測試的責任全部歸于上訴人,是不公平的。上訴人承建的部分已經通過被上訴人的單機試車。

  被上訴人凡凡公司當庭答辯稱:第一,上訴人的上訴理由涉及大量的技術問題,這些問題上訴人在一審時已經提出,鑒定專家對此也作了答復。且上訴人提出的技術問題僅僅是上訴人自己的觀點,并無證據證明其觀點,也不能否定《鑒定報告書》陳述的事實。被上訴人認為《鑒定報告書》是客觀公正的。第二,上訴人提供的二手設備存在“先天不足”,上訴人又沒有能力克服這些“先天不足”,而系爭設備是整條生產線的關鍵部分,上訴人無法使系爭設備正常運作,直接影響了整條生產線的運行。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正確。第三,被上訴人認為本案合同的性質是買賣與技術服務的混合合同。被上訴人與上訴人簽訂合同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給了上訴人很長的時間,但是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系爭設備無法實現合同目的,上訴人未履行合同約定的技術服務義務。原審判決公正,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中,上訴人飛機研究所、被上訴人凡凡公司均未向本院提交新的證據材料。

  經審理查明,原審法院查明的以下事實有誤:1、原審法院認定雙方《合同》約定“研究開發計劃為:1、2003年3月30日前完成設計圖紙;2、2003 年6月10日前完成結構制造;3、2003年6月30日前完成安裝調試”。經查,本案系爭合同中并無相關約定。2、原審法院認定,2004年5月26日飛機研究所致函凡凡公司。經查,飛機研究所并非致函凡凡公司,而是致函上海凡凡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對原審法院上述認定事實錯誤的部分,本院予以糾正。原審法院查明的其余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上訴人飛機研究所與被上訴人凡凡公司雙方簽訂的合同是以買賣礦棉生產線集棉機、擺錘、固化爐設備和提供改良、完善、安裝、調試等技術服務為權利義務內容的混合合同。根據鑒定專家出具的《鑒定報告書》,上訴人安裝在被上訴人處的集棉機、擺錘、固化爐設備有諸多關鍵問題未解決,如:(1)擺錘設備的結構(在強度、剛性、抗震動的方面)存在不合理因素,使得擺動速度受到相當限制,在生產低密度、薄型制品(例如《合同》約定規格中密度最低的40kg/m3及厚度最小的40mm制品)時,即在擺錘需要快速擺動時難以提高擺動速度,將成為生產能力的瓶頸問題;(2)固化爐設備的配套運行輔助設施不完善,未配套“網板沖刷系統”、“輸送鏈注油潤滑系統”等輔助設施,不能在生產線運行中完成相應任務,這將影響固化爐運行的連續性和安全性;(3)固化爐熱風循環系統的結構和所提供的風壓使固化能力受到相當限制,在生產高密度、厚型制品(例如《合同》和《補充合同》約定規格中密度較高的120 kg/m3及厚度最大的100mm制品)時,即在制品的熱風穿透阻力較大的情況下固化效率和質量均難以理想,也將成為生產能力的瓶頸問題。上訴人提供給被上訴人的上述設備原本技術比較落后,存在不少問題,具有一系列固有的“先天不足”,上訴人在技術上又未作任何實質性的改進設計,因此該生產系統難以正常進行礦棉制品的批量生產。同時,根據雙方的合同約定,系爭設備的驗收標準和方式為采用現場調試方式驗收,由被上訴人出具技術項目驗收證明,本案中上訴人未能提供有效證據證明系爭設備已通過被上訴人的驗收。因此,上訴人飛機研究所未能完成系爭合同約定的義務,其行為已構成違約,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由于上訴人的違約行為致使被上訴人簽訂系爭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因此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系爭合同應當予以解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據此,被上訴人要求上訴人返還被上訴人已支付的合同款人民幣3,612,000元的訴訟請求具有法律依據。原審法院關于上訴人向被上訴人返還合同款人民幣 3,612,000元的判決結果,并無不當。二審中,被上訴人向本院提出放棄要求上訴人賠償因合同解除而造成的相關損失的訴訟請求,該請求系被上訴人依法處分自己民事權利的行為,未違反有關法律規定,本院予以準許。故原審法院關于上訴人向被上訴人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477,506.16元的判決應當予以撤銷。

  根據雙方合同約定,本案中上訴人應當向被上訴人提供符合合同要求的集棉機、擺錘、固化爐設備,但上訴人提供給被上訴人的上述設備存在諸多問題,上訴人在技術上又未作任何實質性的改進設計,以致生產系統難以正常進行礦棉制品的批量生產。因此上訴人未能完成系爭合同約定的義務,原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基本屬實。《鑒定報告書》僅是原審法院認定本案事實的證據之一,原審法院系根據本案事實依法獨立對本案的合同性質等作出認定和分析。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在合同中約定的是礦棉產品的技術指標與技術參數,雙方并未約定系爭設備的技術指標和技術參數,原審法院據此作出的合同技術要求基本不完整的認定,并無不當。故上訴人的第一、二、三點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原審法院根據被上訴人的申請,依法對系爭設備進行了技術鑒定,鑒定程序符合法律規定。鑒定專家有權依照系爭設備的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鑒定方法進行技術鑒定。本案中,鑒定專家并非僅依據現場靜態勘察作出《鑒定報告書》,而是通過技術聽證、現場勘察、調閱有關技術文件及資料后采用專家評議的形式作出了《鑒定報告書》。《鑒定報告書》已針對上訴人提供給被上訴人的集棉機、擺錘、固化爐設備提出了相應的鑒定意見。上訴人雖認為《鑒定報告書》缺乏科學公正性,但未提供證據予以證明。故上訴人二審中提出的對系爭設備重新進行技術鑒定的請求,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本院不予準許。上訴人的第四點上訴理由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上訴人雖提供了《記載生產設備試運行情況光盤》,但該證據材料僅能證明系爭設備曾試運行過,并不能證明系爭設備已通過了被上訴人的驗收,上訴人關于系爭設備已通過被上訴人單機試車的主張缺乏有效證據證明。在未進行測試的情況下,鑒定專家根據技術聽證和現場勘察,已經得出了系爭設備存在諸多問題、難以正常進行礦棉制品的批量生產的鑒定結論,故上訴人為被上訴人提供的技術服務并不符合雙方合同約定的要求。因此,上訴人的第五點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審法院關于上訴人應向被上訴人返 還 人 民 幣3,612,000元的判決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應予維持。鑒于二審中被上訴人放棄了有關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故原審法院關于上訴人應賠償被上訴人經濟損失人民幣477,506.16元的判決,應予撤銷。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4)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103號民事判決第一項,即“被告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上海飛機研究所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返還原告上海凡凡實業有限公司人民幣3,612,000元”;

  二、撤銷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4)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103號民事判決第二項,即“被告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上海飛機研究所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上海凡凡實業有限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477,506.16元”。

  本案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0,458元,由上訴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朱 丹

  代理審判員 ?馬劍峰

  代理審判員 ?李 瀾

  二OO六年二月二十二日

  書 記 員 ?董爾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沈玉瑋

沈玉瑋

執業證號:

13209201410735735

江蘇三強律師事務所

簡介:

沈玉瑋律師,江蘇三強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擅長公司法律顧問,婚姻家庭,刑事辯護,房產合同類糾紛等。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原則服務廣大人民群眾。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沈玉瑋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晴隆县| 大洼县| 成都市| 盐源县| 建昌县| 柳州市| 富民县| 呼伦贝尔市| 保靖县| 彭山县| 揭东县| 巴林左旗| 漳平市| 天气| 乌鲁木齐市| 叶城县| 屯留县| 南召县| 浮梁县| 会东县| 双辽市| 古丈县| 左权县| 洛隆县| 兰考县| 元谋县| 平塘县| 桓仁| 连城县| 龙胜| 慈利县| 和顺县| 石阡县| 郸城县| 新乡市| 吉林市| 荥阳市| 新源县| 赣州市|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