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佛中法民二終字第801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中心支公司,住所地: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季華五路11號平安大廈。
負責人:隗曉牧,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陳漢原,廣東國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成福新,男,漢族,1973年8月25日出生,住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羅村聯和鄉學校宿舍中梯102房。
委托代理人:邵美容,廣東南天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溫曉瓊,女,漢族,1974年9月29日出生,住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南海煙草公司宿舍。
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佛山平安保險公司)為與被上訴人成福新財產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法院(2005)佛禪法民二初字第118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5年11月1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同年11月18日公開進行了法庭調查。上訴人佛山平安保險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陳漢原,被上訴人成福新及其委托代理人邵美容、溫曉瓊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2003年6月25日成福新為粵Y-G7354金杯牌汽車向佛山平安保險公司投保。其中車輛損失險8萬元、第三者綜合責任險10萬元,不計免賠率。成福新向佛山平安保險公司交納了2747.47元的保險費,佛山平安保險公司也開出了以成福新為付款人的保險專用發票,保險期限為 2003年6月27日起至2004年6月26日止。2003年6月29日成志輝駕駛粵Y-G7354機動車在國道323線上由北往南方向行駛至555KM +500M處時,與鄧國營駕駛的二輪摩托車發生碰撞,造成鄧國營受傷及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事后,公安交警部門確認成志輝負事故全部責任。經鑒定鄧國營因該次事故,造成五級傷殘。為此,鄧國營對成福新及成志輝提起賠償訴訟。在該案審理過程中,成福新、成志輝均認為粵Y-G7354機動車已轉讓給成志輝。案經廣東省連州市人民法院作出(2004)連法民一初字第10號民事判決書、廣東省清遠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04)清中法民一終字第190號民事判決書,判決成志輝應賠償鄧國營的各項損失費合共33萬多元,成福新負墊負責任。嗣后,成福新要求佛山平安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未果,遂于2005年8月11 日訴至法院,要求佛山平安保險公司支付第三者綜合責任保險賠償金8萬元,承擔本案訴訟費。
另查,粵Y-G7354機動車的登記車主為成福新。
原審法院審理認為:我國的機動車管理實行登記制度,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應當辦理相應的變更登記。粵Y-G7354機動車的登記車主為成福新,成福新以其擁有所有權的車輛,向佛山平安保險公司投保,佛山平安保險公司予以了確認承保。成福新亦依約繳交了保險費。因此,該保險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成福新對保險標的具有法律上承認的利益,保險合同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現在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已經發生,佛山平安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第三者綜合責任險的賠償限額為10萬元,現在成福新請求佛山平安保險公司賠償8萬元,是成福新自行處分其權利,既沒有損害國家或他人的利益,也是在合同約定的賠償限額內。成福新的請求依法有據,予以支持。佛山平安保險公司認為成福新不具保險利益,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該抗辯理由不予采納。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2年修正)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判決:佛山平安保險公司應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成福新支付保險賠償金8萬元;逾期履行的,則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同類商業貸款利率雙倍計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受理費2910元,由佛山平安保險承擔。
上訴人佛山平安保險公司不服原審法院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前后矛盾,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成福新對保險標的粵Y-G7354 號牌金杯中型客車沒有所有權,不具有保險利益,無權向佛山平安保險公司主張保險賠償金,佛山平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有理。一、一審已確認保險標的粵Y- G7354號牌金杯中型客車已由成福新轉讓給案外人成志輝這一重要事實的情形之下,又認為該車的登記車主是成福新,成福新對該車輛擁有所有權,從而認定成福新對該車具有保險利益,成福新與佛山平安保險公司雙方之間的保險合同有效,這是極為錯誤的。第一,一審認定事實是明顯地前后矛盾。認定車輛已轉讓給成志輝后又認定原登記車主成福新仍擁有所有權,一車歸兩主同時所有?車輛已轉讓給成志輝,屬成志輝所有,這一事實已經有清遠市兩級法院生效的判決書確認,且交易雙方均已承認在案。因此,粵Y-G7354號牌金杯中型客車就不能再屬出讓方即原登記車主成福新所有,只能屬受讓方成志輝所有。第二,被保險人是否有保險利益,關鍵是保險標的物是否屬其所有。自成福新將粵Y-G7354號牌金杯中型客車轉讓并交付給成志輝之日起,成福新對粵Y-G7354號牌金杯中型客車已沒有所有權。如果他們的交易發生在保險期限(2003年6月27日至2004年6月26日)內,從轉讓交付該日起,因成福新對該車不再具有所有權,也就不再具有保險利益,成福新與佛山平安保險公司之間的保險合同自該日起失效。如果他們這個交易發生在保險期限之前,就說明成福新在投保時沒有如實告知,違反了誠實信用的原則,從投保一開始成福新對保險標的物粵Y-G7354號車就不具有保險利益,成福新與佛山平安保險公司所簽訂的保險合同自始無效。一審認為,成福新投保時對粵Y-G7354號車有所有權,具有保險利益,且佛山平安保險公司業已確認承保。因此,佛山平安保險公司與成福新之間的保險合同成立,且就一直地有效,成福新在保險期限內轉讓保險標的不影響保險合同的效力,不會導致保險合同失效,一審的這種認定顯然是不符合我國《保險法》第十二條的規定,明顯是錯誤的。二、一審認為,我國的機動車管理實行登記制度,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應當辦理相應的變更登記。認為粵Y-G7354號機動車的登記車主是成福新,即使成福新已將車輛轉讓給成志輝,但轉讓雙方沒有辦理相應的變更登記,因此,成福新對粵Y-G7354號機動車仍有所有權。一審在這將“辦理變更登記”作為機動車轉讓、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生效要件,這與法無據。第一,機動車登記的性質及目的。我國《交通安全法》第8條規定:國家對機動車實行登記制度。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后,方可上道路行駛。該法第 12條規定: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應當辦理相應的登記。這都沒有規定登記的效力是所有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根據物權法定原則并結合該法第8條和公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登記辦法》及其他相關規定,我國機動車登記的性質,應為準予或不準予上道路行駛的登記,而非所有權性質的登記。在這之前,公安部于 2000年6月5日給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辦公室關于確定機動車所有權人問題的復函(公交管[2000]98號)中也已是這個觀點:“ 根據現行機動車登記法規和有關規定,公安機關辦理的機動車登記,是準予或者不準予上道路行駛的登記,不是機動車所有權的登記。為了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公安機關車輛管理所在辦理車輛牌證時,憑購車發票或者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調解的法律文書等機動車來歷憑證,確認機動車的車主。因此,公安機關登記的車主,不宜作為判別機動車所有權的依據”。第二,法律法規沒有規定以“登記”作為汽車所有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機動車在民法上屬動產的一種,目前我國法律法規對汽車的買賣轉讓中所有權轉移問題沒有特殊規定。民法通則第72條規定:“財產所有權的取得,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這表明財產所有權的轉移,如果法律沒有特殊規定或者當事人也沒有特別約定,從交付時起轉移。依我國《合同法》,買賣合同就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合同法對標的物所有權轉移的規定,與民法通則的規定相同。該法第133條規定:“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所謂法律另有規定,目前的法律涉及財產所有權轉移問題的一是海商法,二是民用航空法,對機動車所有權轉移問題沒有法律法規作出特別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案件車輛登記單位與實際出資人購買人不一致應如何處理的答復》([2000]執他字答25號)中認為:如果能夠證明車輛實際購買人與登記名義人不一致,對本案的三輛機動車不應確定登記名義人當車主,而應當根據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確立歸第三人所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復函》([2001]民一他字第32號)認為: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因車輛已交付,故原車主不應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但是,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的行為,違反有關行政管理法規的,應受其規定的調整。在這些批復中,最高人民法院明確指出,不應以登記車主確定車輛所有權人,而應以交付(除合同當事人另有約定)和實際出資人購買人確定車輛所有人。最高人民法院以批復的形式否定了登記作為汽車所有權轉移生效要件的觀點,這不僅符合物權法定的基本原則,而且與我國其他法律、法規、規章的法律精神相一致。三、一審成福新提供的證據(7)成志輝的調查筆錄,成志輝的陳述顯然與清遠市兩級法院判決認定的事實相矛盾,成福新既然是粵Y-G7354號牌金杯中型客車的登記車主,又何必多此一舉地證實是該車的“實際支配人”?法庭對該證據應不予采信。總之,成福新已將粵Y-G7354號牌金杯中型客車轉讓給案外人成志輝,在粵Y-G7354號牌金杯中型客車發生交通事故,產生保險事故時,成福新對保險車輛粵Y-G7354號牌金杯中型客車已沒有所有權,已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失效。成福新已無權依據保險合同向佛山平安保險公司主張賠付保險金。佛山平安保險公司以成福新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為由拒賠,有充足的事實和法律依據,請求二審法院依法駁回成福新的全部訴訟請求。
上訴人佛山平安保險公司在二審期間沒有提供新證據。
被上訴人成福新答辯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準確,適用法律正確,請求法院依法駁回佛山平安保險公司全部訴訟請求。一、一審法院認定成福新是保險車輛的所有人是正確的,不存在認定事實自相矛盾的地方。1、一審法院并沒有認定粵Y-G7354一汽金杯中型客車已由成福新轉讓給司機成志輝,而只是確認成福新曾經在另案中承認車輛轉讓一事。在一審審判過程中,佛山平安保險公司無任何證據證明成福新已經將車輛轉讓給第三人。雖然成福新曾為了推卸責任在另案中和司機成志輝偽造車輛轉讓一事,但清遠市和連州市兩級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中均未認定車輛轉讓一事。本案一審判決也沒有確認此車輛轉讓行為,而僅僅確認成福新曾經在另案中承認過車輛轉讓一事。根據法律有關規定,成福新在另案的陳述不屬于不需舉證的已生效判決確定的事實范圍,佛山平安保險公司仍須就車輛已經轉讓一事進行舉證。2、我國《交通安全法》第八條規定:國家對機動車實行登記制度。同時在第十二條又規定: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應當辦理相應的登記。以上規定說明我國機動車管理實行的是登記制度。粵Y-G7354一汽金杯中型客車的登記車主是成福新,既然佛山平安保險公司無證據證明成福新已將車輛轉讓給第三人,成福新當然擁有該車輛的所有權,并且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綜上,成福新認為一審法院認定成福新是保險車輛的所有人是正確的,不存在認定事實自相矛盾的地方。二、成福新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佛山平安保險公司依法應予理賠。成福新購買粵Y-G7354一汽金杯中型客車是以銀行按揭方式分期付款的,在辦理按揭購車手續時,由貸款銀行指定向佛山平安保險公司購買機動車輛保險,保險費是成福新支付,因此成福新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在一審庭審過程中,佛山平安保險公司承認成福新提交的車輛保險合同、保險條款、保險費發票是真實的,證明成福新確有以粵Y-G7354一汽金杯中型客車為保險車輛向佛山平安保險公司購買保險一事,并且成福新已于2003年6月25日支付了保險費。根據本保險合同的約定,保單自交款之日起生效,可見本保單已經生效。佛山平安保險公司為推卸保險責任,以雙方簽訂車輛保險合同時成福新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為由拒絕理賠無事實和法律依據。因此,一審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2 年修正)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規定判決佛山平安保險公司支付保險賠償金適用法律正確。三、佛山平安保險公司在上訴狀中大篇幅的對我國的車輛登記制度進行論述,對本案而言根本毫無意義。因為成福新從未將保險車輛轉讓,根本不涉及轉讓協議何時生效、機動車所有權何時轉移的問題。事實上,佛山平安保險公司應該非常清楚成福新不可能有轉讓車輛的行為,即使真有轉讓行為也是無效的。因為成福新在購買粵Y-G7354一汽金杯中型客車時將該車抵押給了銀行,按貸款合同規定,在貸款還清之前抵押車輛不能轉讓給他人。綜上,成福新認為佛山平安保險公司的上訴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請二審法院駁回其全部訴訟請求。
被上訴人成福新在二審期間沒有提供新的證據。
本院經審理查明:本院除認定一審所查明的事實外,另查明:在佛山平安保險公司向成福新出具的機動車輛保險單(正本)的明示告知第四條約定,保險車輛被轉賣、轉讓、贈予、或變更用途、增加危險程度等,應書面通知本保險人并辦理批改申請。廣東省清遠市中級人民法院(2004)清中法民一終字第190號民事判決書認定:2002年7月4日成福新與成志輝簽訂《汽車轉讓買賣合同》,約定粵Y-G7354中客車的所有權、使用權歸成志輝所有,成福新無權干涉,但雙方沒有在車輛登記部門變更車主名稱。
本院認為:成福新與佛山平安保險公司簽訂的機動車保險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內容合法,該協議合法有效。成福新將保險標的物粵Y-G7354一汽金杯中型客車轉讓給成志輝所有的事實,在廣東省清遠市中級人民法院已生效的(2004)清中法民一終字第190號民事判決書中予以了確認。在本案中,成福新否認已將該客車轉讓給成志輝所有,成福新就應當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其主張。但成福新僅提供了成志輝的書面證詞,該證詞不足以否認已被法院認定的事實。因此,本院對成福新已將保險標的物粵Y-G7354一汽金杯中型客車轉讓給成志輝所有的事實予以確認。雖然成福新將車轉讓給成志輝時雙方沒有辦理車主變更登記手續,但并不影響該車所有權轉移的效力,因為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機動車所有權的轉移必須以登記為生效。在該機動車保險合同中明確約定保險車輛被轉賣、轉讓等,應書面通知保險人并辦理批改申請,但成福新在轉讓該車輛時沒有書面通知佛山平安保險公司,佛山平安保險公司也沒有辦理批改手續,成福新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由于成福新對保險車輛已沒有所有權,不具有保險利益,故其要求佛山平安保險公司賠償保險金的請求,不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原審法院認定事實基本清楚,但對事實定性錯誤,適用法律錯誤,處理不當,應予糾正。佛山平安保險公司上訴理由成立,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二條、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法院(2005)佛禪法民二初字第1185號民事判決。
二、駁回成福新的訴訟請求。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 2910元,合計5820元,由被上訴人成福新承擔。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中心支公司已預交二審案件受理費2910元,由成福新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逕付給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中心支公司,本院不再作收退。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鄭 振 康
代理審判員 陳 儒 峰
代理審判員 邱 遠 忠
二OO五年十二月五日
書 記 員 歐陽潔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授權委托書(民事)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死刑用)
2020-10-14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死緩期間故意犯罪核準執行死刑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案件報告(中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送達回證(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證據收據(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通知證人出庭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查詢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征求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準許拘役罪犯回家決定書
2020-10-14呈請報告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