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2005)佛中法民四終字第40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吳偉林,男,1964年7月14日出生,漢族,住佛山市順德區北蛘蚨風路16房。
委托代理人楊陽,廣東萬士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李雙成,廣東大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銀行佛山分行,住所地佛山市禪城區人民路2號。
負責人廖雪偉,行長。
委托代理人阮繼祥,中國銀行佛山分行職員。
委托代理人紀子放,廣東天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吳偉林因與被上訴人中國銀行佛山分行(下稱佛山中行)勞動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法院(2004)佛禪法民一初字第244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后查明:1999年7月1日,吳偉林與佛山中行屬下的中國銀行順德支行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合同固定期限為3年,至2002年6月30日,吳偉林從事的是銀行業務工作,佛山中行負責訂立和完善各項內部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并對吳偉林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吳偉林應參加佛山中行組織的職業培訓和崗位學習,并嚴格遵守其崗位有關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遵守佛山中行制定的勞動紀律和其他各項規章制度。吳偉林應當遵守金融行業關于職業道德、優質服務的各項規定,并為改善工作質量主動提高業務技能。合同第二十八條約定:吳偉林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即其他符合國家、地方規定的佛山中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吳偉林本人。合同期滿后,雙方于2002年7月1日續簽勞動合同,合同期延續至2005年6月30日止。2004年3月,吳偉林未經佛山中行同意,私自辦理了赴港澳通行證,辦證后亦沒有報告用人單位及將該證交單位保管,并于同年3月至5月間(具體時間:3月27日、4月3 日、4月9日、4月15日、5月6日、5月16日)私自憑該證頻繁出境澳門。由于佛山中行單位內部曾制定相關的規定,要求員工出入境須經單位同意,應將入境通行證上交單位,且吳偉林出入境的情況有人向單位反映,因此吳偉林自動將證件交給單位,同時其也于同年5月18日寫了檢討書,內容為“本人由于思想觀念不強,違反了出入境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于2004年3月沒有經過單位同意私自辦理港澳通行證,期間出入澳門6次,其中有二次隨同家人旅游,有幾次探親訪友(因在3月份有朋友在澳門結婚),由于當時辦證沒有按照出入境管理規定和單位規定辦理,而回來后亦無將證件交由單位保管,其中還有一次利用上班時間去澳門(當時有向部門主管領導請假,但無說明去向)違反單位的考勤管理制度。單位領導發覺后及時找我談話,了解情況,說明事情的嚴重性,由于深感事態的嚴重,本人亦深刻認識到,自我及時反省。誠懇接受單位的教育處分,以后要嚴格要求自己,改過自身,杜絕以上的事情再次發生,做一個合格的員工”。同年的6月8日佛山中行對吳偉林違反出入境管理規定進行了通報,同日佛山中行以吳偉林違反單位的規章制度為由,解除與吳偉林的勞動合同關系。吳偉林于同年7月向佛山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佛山中行支付經濟補償金、額外經濟補償金、一個月經濟補償金103375元,仲裁委于同年9月10日裁決駁回吳偉林的仲裁請求。吳偉林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
原審法院認為:雙方爭議的焦點是:1、佛山中行未提前30天通知吳偉林,解除與其的勞動合同關系是否應按照法律規定給予吳偉林相應的補償;2、《勞動合同》中沒有約定私自出入港澳是解除合同的情形之一,其勞動規章制度沒有告知吳偉林,佛山中行解除勞動合同與其規章制度相抵觸。《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合同:(一)……;(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佛山中行是我國的金融機構,由于其行業的特殊性,因此對員工制定了一套比較嚴格的出入境管理規定,以便單位對其行蹤進行必要的監控。從佛山中行提供的證據來看,部門規章以及單位制定的有關規定相當具體,吳偉林作為金融機構的員工,對行業部門的規章制度應當清楚了解,且吳偉林在檢討書中亦承認了其違反出入境管理的有關規定,因此吳偉林稱其不知道單位有這方面的規定是不客觀的。從吳偉林出入境的次數以及間隔的時間來看,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竟然出入澳門有6次之多,且有兩次利用上班時間。其行為嚴重違反了佛山中行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佛山中行依據《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解除與吳偉林的勞動合同關系,可以不給予經濟補償。佛山中行解除與吳偉林的勞動合同關系并沒有違反我國相關的法律規定。因此,吳偉林的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原審法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原審法院判決:駁回吳偉林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0元,由吳偉林承擔。
上訴人吳偉林不服原審法院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原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吳偉林沒有違反佛山中行的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佛山中行解除與吳偉林的勞動關系是違法的,應給予吳偉林經濟補償。1、所謂勞動紀律,是勞動者在共同勞動中必須遵守的勞動規則和秩序。從吳偉林出入澳門的時間看,其大部分時間是在節假日時間,且每次出入境均經公安部門依法核準允許通行,不存在違法和違反單位的勞動紀律問題。同時,順德是在全國率先放寬辦理出入境試點的城市之一,有其特殊性和超前性。因此,在出入境方面不能用舊規定、舊思想、舊觀念來看問題,也應隨政策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不應將吳偉林出入澳門的行為視為違規。2、從廣東省勞動廳及勞動部的相關規定來看,用人單位據以處罰員工的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必須由用人單位的廣大員工民主提出,集體討論通過并報勞動部備案后才能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具有約束力。3、佛山中行規定的“出入證照必須上繳”明顯與《出入境法》關于出入證照除公安部門外任何部門不能扣押等規定相違背,且佛山中行的規章中提到的違反該規定也只能是一種行政處罰,即進行除名等處理,而不是解除勞動合同。4、退一步講,吳偉林符合《勞動合同》中第二十七條第二項之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從佛山中行在勞動仲裁中提交的《中國銀行辭退職工暫行規定》第八條來看,被辭退職工在規定時間(一般是一個月)辦理辭退手續的,可發給一次性經濟補償,因此佛山中行也應給予吳偉林一次性經濟補償。5、勞動合同第二十八條約定佛山中行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天以書面形式通知吳偉林本人,佛山中行于2004年6月8日發出解除勞動合同書,其并未提前三十天通知吳偉林。因此,從這一角度講,佛山中行解除與吳偉林的勞動合同是違法的。二、基于原審法院對本案的認定事實錯誤,從而導致適用法律不當。從上述事實均可以看出,吳偉林之情形不屬于法定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佛山中行在雙方約定的合同期限內終止與吳偉林的勞動關系,且未提前三十天通知吳偉林,故應依照《廣東省勞動合同管理規定》第二十六條規定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以及依照《勞動法》第二十八條、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二條、第十條的規定支付補償金及額外經濟補償金。三、佛山中行制定的規章制度非法限制了吳偉林的人身自由,根本不能作為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入境管理辦法》第五條、第八條之規定,有權對公民出入境行為進行管理的機關是公安和邊防檢查機關,一旦上述機關依法作出準予公民出入境的行政行為,其他任何機關、單位或個人都無權對公民的出入境活動加以任何限制,否則就是侵犯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因此,吳偉林取得《往來港澳通行證》出入澳門的行為完全是合法行使個人自由權的行為,佛山中行在勞動規章制度中規定一旦吳偉林私自出入境就將解除勞動合同,就是非法限制吳偉林出入境行為,這些規定因侵犯了吳偉林的人身自由而無效,不得作為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佛山中行的勞動規章制度只能約束吳偉林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的行為,而吳偉林是利用節假日時間出入澳門的,佛山中行的勞動規章制度對吳偉林節假日期間的出入境行為沒有約束力,同樣也不能作為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依法行使限制或禁止公民出入境活動的權力機關是公安和邊防檢查機關,佛山中行稱其是為維護金融安全,保障銀行的穩健運行而對員工出入境的活動進行限制是沒有法律依據的。佛山中行在勞動規章制度中規定出入境證件必須上繳,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第十六條相抵觸,應屬無效。四、佛山中行與吳偉林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是其制定的規章制度,而這些規章制度均是佛山中行單方面制定的,沒有與吳偉林等員工民主協商,也沒有向員工進行公示,吳偉林直到一審庭審時才知道這些文件的存在。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的規定,原審法院將其作為定案的依據是錯誤的,應予以糾正。五、在佛山中行作出的佛中銀人教(2004)579號《關于對違反我行出入境管理規定有關人員處理情況的通報》中,佛山中行對與吳偉林存在相同情況的其他51名員工,卻分別給予了行政記過、行政警告等處理,佛山中行在此并沒有一視同仁,違反了《勞動法》中所確立的平等原則。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特請求依法撤銷原審判決,改判佛山中行支付吳偉林經濟補償金 33250元、額外經濟補償金16625元、一個月經濟補償金3500元,合計53375元,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佛山中行承擔。
上訴人吳偉林在二審期間提交下列證據:
佛中銀人教「2004」579號《關于對違反我行出入境管理規定有關人員進行處理情況的通報》,擬證明佛山中行對其他同樣違反出入境管理規定的職員在處理結果上與吳偉林相比并沒有一視同仁。被上訴人佛山中行認為,其對其他違反出入境管理規定的職員如何處理與本案沒有直接聯系,由于每個違紀職員的違紀情節和覺悟程度不同,故在具體處理結果上可能有差異,只要佛山中行依據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對吳偉林作出處理,該處理結果就是合法的。
被上訴人佛山中行答辯稱:一、佛山中行作為國家金融機構,具有行業特殊性,為維護金融安全,保障銀行的穩健運行,對員工出入境的管理有一套比較嚴格的管理制度,中國銀行總行、廣東省分行、佛山市分行均有明確的規范員工出入境活動的規定。除中國銀行外,其他各大銀行對于員工出入境的活動,均有相關規章制度加以約束。而且,中國銀行總行、廣東省分行、佛山市分行分別于2001年至2003年間多次向有關單位發布、傳達關于規范員工出入國(境)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廣大員工嚴格遵守關于出入國(境)管理方面的規定。多年來,制度的執行情況總體良好。二、吳偉林違反佛山中行單位規章制度、勞動紀律的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盡管佛山中行的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三令五申,嚴禁員工未經批準私自出入境,但吳偉林仍無視單位的規定和紀律,未經單位同意私自辦理港澳通行證,并于 2004年內出入澳門多次,嚴重違反了佛山中行的規章制度,造成了極壞的影響。三、佛山中行解除與吳偉林之間勞動關系的行為有法可依,并無不當。根據《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八條以及《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對于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有權在未事先與吳偉林協商和通知的情況下,直接解除與其的勞動合同關系,并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程序合法,請求二審法院駁回吳偉林的上訴請求。
被上訴人佛山中行在二審期間沒有提交新證據。
經審查,本院對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另查明:中國銀行人力資源部于2001年10月30日下發編號為中銀人三「2001」404號《關于對因公、因私出國(境)證件進行清理登記的通知》,該文件第三條規定“因公護照及赴港澳通行證要及時上收,集中保管;因私護照及赴港澳通行證要及時在組織人事部門登記備案”。第四條規定“因公出國(境)證件不及時上交,因私出國(境)證件不如實登記備案的,一經發現,要嚴肅處理。有證未報的,一經查實,將予以除名”。
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于2001年10月22日下發編號為粵中銀人教「2001」473號《關于加強因公和因私出國(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該文件除規定了因公、因私出國(境)的審批程序外,還規定“員工持有的因私護照必須按干部管理權限到人事部門備案,因公護照在任務結束后即集中到人事部門保管……如違反上述規定,對當事人嚴肅處罰。”,“如持證照隱瞞不報的員工,一經查實,將嚴懲不貸。”
佛山中行在2004年6月8日作出的佛中銀人教「2004」521號《關于對北蛑行董鑒波等人違反出入境管理規定處理情況的通報》中,依據上述兩份文件,對吳偉林等人作出處罰,解除與吳偉林等人的勞動合同。
本院認為:本案系由于用人單位解除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而引發的勞動合同糾紛。綜合雙方的訴辯意見,本案的爭議焦點是:1、佛山中行據以解除勞動合同的規章制度是否已向吳偉林公示;2、佛山中行依據其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解除與吳偉林之間的勞動關系是否合法。
對于第一個爭議焦點,佛山中行以中銀人三「2001」404號《關于對因公、因私出國(境)證件進行清理登記的通知》及粵中銀人教「2001」473號《關于加強因公和因私出國(境)管理工作的通知》為依據解除與吳偉林的勞動合同,從吳偉林向佛山中行作出的《檢討書》內容中可以反映,其清楚知道港澳通行證須經單位同意辦理及交由單位保管,由此可以確認吳偉林是了解用人單位有關出入境證件管理規章制度的,其也十分清楚知道其行為已嚴重違反了上述規章制度。因此,吳偉林認為上述規章制度未向其公示缺乏事實依據,對此本院不予支持。
對于第二個爭議焦點,佛山中行作為用人單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條的規定,有權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勞動規章制度,對于用人單位按照合法程序制定頒布的勞動規章制度,勞動者應該予以遵守執行。作為國家的金融企業,佛山中行及其上級主管部門有權依據本行業的特殊性,制定有關出入境證件的管理制度,以加強對員工的管理,維護金融制度和防范金融風險。從本案雙方提交的證據反映,中國銀行制定的有關出入境證件管理的勞動規章制度內容并無違反有關勞動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且已通過適當途徑向吳偉林予以公示。吳偉林在清楚了解單位有關出入境證件管理規章制度的情況下,仍然私自辦理有關出入境證件,多次持證出境并隱瞞不報,其行為顯然已屬嚴重違反用人單位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佛山中行據此解除與吳偉林之間的勞動關系,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吳偉林認為佛山中行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無理,本院不予支持。
由于吳偉林系因嚴重違反勞動紀律而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其情形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所規定的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而且《廣東省勞動合同管理規定》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無須提前三十天通知勞動者。因此,吳偉林請求佛山中行支付未提前三十天通知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缺乏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另外,《中國銀行辭退職工暫行規定》第八條只是規定了被辭退職工在規定時間內辦理完辭退手續的,可以并不是必須一定要發給一次性經濟補償金,而且中國銀行已改制為商業銀行,不屬于事業單位,故也不能適用《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辭退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暫行規定》,因此吳偉林以上述規定為依據請求支付經濟補償金無理,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吳偉林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陳治艷
代理審判員 萬曉庚
代理審判員 麥嘉潮
二○○五年六月二十日
書 記 員 盧偉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選民資格案件起訴狀
2020-10-14民事申訴狀(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申訴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辦理刑事案件業務操作規程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準許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調解書(二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送達回證(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提押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證據收據(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函(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
2020-10-14拘留人大代表報告書
2020-10-14逮捕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提請抗訴報告書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起訴書
2020-10-14未受刑事處分公證書
2020-10-14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公安局責令具結悔過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通緝令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