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余二女、周鐵明、簡國紅與余三妹、簡國華確權、繼承糾紛申請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202人看過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3)粵高法審監民再字第10號

  申請再審人(原審申請再審人,下稱申請人)):余二女,1926年5月15日出生,漢族,廣東省新會市人,住香港九龍竹園華園樓1657房。

  申請再審人(原審申請再審人,下稱申請人):周鐵明,男,1939年9月1日出生,漢族,廣州市人,住本市麓景路金牛街18號301房。

  申請再審人(原審申請再審人,下稱申請人):簡國紅,女,1945年3月30日出生,漢族,廣東省新會市人,住址同上。

  上述申請的共同委托代理人:杜官新,廣東大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再審人(原審被申請再審人,下稱被申請人):余三妹,女,1928年10月1日出生,漢族,廣東省新會市人,住本市楊巷路淘沙凼14號2樓。

  委托代理人:官選蕓、高波,均為廣東環球經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再審人(原審被申請再審人,下稱被申請人):簡國華,男,1963年11月27日出生,漢族,廣東省新會市人,住本市楊巷路淘沙凼14號2樓。

  委托代理人:唐平山,廣東環球經緯律師事務所律師。

  申請人余二女、周鐵明、簡國紅與被申請人余三妹、簡國華確權、繼承糾紛一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26日作出(2001)穗中法審監民再字第9號民事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余二女、簡國紅、周鐵明不服該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于2003年4月28日以(2003)粵高法審監民再字第 10號民事裁定書,裁定對本案提審。

  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之規定,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再審查明:廣州市楊巷路陶沙 14號房屋是以簡楷的名義于1957年4月購買的房產。購買時,該屋為前后座雙隅樓二層,建筑面積112.272 M2.簡楷生前于1942年在廣東省新會縣與余二女結婚,1945年生育一女簡國紅。同年,簡楷往廣州謀生。余三妹是余二女之妹,曾于1949年前嫁往中山縣古鎮曹三村的蔣用長,約半年后,離開蔣家。余三妹離開后,蔣亦另與鄭三女結婚。蔣用長于1962年死亡。1949年余三妹攜簡國紅到廣州,后與簡楷共同生活(當時余二女仍在新會縣簡楷家居住),直至簡楷死亡。余二女自1955年起從新會縣遷到廣州市,與簡楷等團聚并共同生活,與簡楷、余三妹、簡國紅同戶籍,成為廣州市正式居民。簡楷與余二女、余三妹的關系在簡楷解放后的個人檔案材料及廣州市居民戶籍中均登記為夫妻。1956年居住地派出所的戶口登記冊余三妹一欄上注明其“前夫死后嫁簡楷”。1957年購買訟爭房后,余二女與簡楷、余三妹、簡國紅一同遷入該屋居住至1958年余二女獲準往香港定居。余二女到香港后,與黃漢同居,并于1962年生育一女。余二女與黃漢于1989年在香港婚姻注冊登記處補辦結婚登記手續。在該注冊登記處,他們說明曾于 1947年1月1日在中國結婚,并被記載于該結婚登記證中。余二女到香港定居后沒有再與簡楷共同生活,但未辦理離婚手續,“文革”后,與簡楷一家仍有往來。簡國華是簡楷與她人發生非婚兩性關系時,于1962年生育的非婚生子。1976年、1985年,簡國紅、周鐵明夫婦以簡楷名義先后兩次申請對本市楊巷路陶沙凼14號房屋進行了修繕、改建,除出工出力外,還在周鐵明所在工廠等出資購買建筑材料,聘請工程隊違章加建了訟爭房屋的三、四層后自用。該屋違章建筑部份已由有關部門對產權人簡楷作了罰款處理并仍以簡楷名義登記產權。現該屋的土地面積為l13.147M2,房屋疊合建筑面積為306.3152M2.

  簡楷于1990年6月22日去世,生前沒有立下遺囑。1993年8月28日,余三妹、簡國華未經其他繼承人同意,在廣東省公證處辦理了(93)粵公證內字第4456號繼承公證書,簡國華在公證處表示放棄繼承,同時表示將其所占的產權份額由余三妹一人繼承。余三妹于1996年12月在房管部門辦理了產權轉移登記。余三妹于1997年向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與簡國紅、簡國華共同繼承訟爭房。

  本案訴訟期間,簡國華稱其原來由于對法律無知,才表示放棄繼承。現要求依法繼承簡楷的遺產。針對余三妹在二審期間提供香港婚姻注冊登記處所存余二女、黃漢于1989年在香港登記結婚地登記文本“目前狀況”欄中,余二女與黃漢自稱1947年在新會結婚的內容,余二女與黃漢作出的解釋是:黃漢1947年時在國民黨部隊當兵,后往香港定居。大約于1962年左右在香港其朋友王必兆家與在此做工的余二女認識后與其同居,并與同年生育一女兒。1989年為以余二女名義買屋給女兒居住(因黃漢已獲政府公屋居住,不能再以其名義買私房),而買屋是由黃漢出資,若余二女不與黃漢結婚,則該屋將變成余的物業。余死以后,會產生余與簡楷所生女兒也有繼承權的情形,故他們才在香港婚姻注冊登記處登記結婚。當時出于怕人笑話他們老齡結婚的心理,才作出已于1947年1月1日在中國大陸結婚的說明。

  以上事實,有本市楊巷路陶沙凼14號房屋產權證書,簡楷的嫂子黃柳意、堂侄簡國泰、簡楷的同鄉亦是余三妹工友的簡珍明、簡楷家鄉與余二女同齡的人及余二女、余三妹二人的胞弟余榮燦、余錦堯等人的證言,簡楷家鄉新會縣杜阮鎮朋樂村村委會的證明,蔣用長所在中山縣古鎮曹三村村委會證明,廣州市公安局東風街派出所1956年的《戶口登記簿》及嶺南街派出所1958年登記的《常住人口登記表》,現存于光揚街派出所的簡楷檔案中的簡楷當年自書《干部自傳書》,簡楷所在居委會小組長馮移慶于1969年12月31日向簡國紅單位口述、周平友記錄的“關于簡國紅父親簡楷的情況”(原光揚街革命委員會保衛組于同日在上述 “情況”上加蓋公章及批注“以上材料是我街居民組長反映,供你處參考”),余二女、黃漢于1989年在香港婚姻登記處登記結婚證明文本,余二女、黃漢于1998年7月1日在廣東省公證處天河辦事處所作的詢問記錄,周鐵明原所在廣州市國營嶺南軟管軟軸廠證明,周鐵明與從化縣第三建筑工程公司321施工隊簽訂加建訟爭房三、四層工程的合同,周鐵明為加建違章建筑被處罰時于1989年 2月向廣州市規劃局出具的保證書等證據證實。

  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認為:被繼承人簡楷生前娶妻余二女、余三妹二人,經查屬實。本市楊巷路陶沙凼14號房屋是簡楷與余二女、余三妹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購置的房屋,依法應為簡楷與余二女、余三妹的夫妻共有財產,各占三分之一。由于簡楷生前沒有立遺囑,簡楷去世后,其占有的份額依法由其法定繼承人繼承。由于余二女與簡楷沒有離婚,故其1989年與黃漢登記結婚屬重婚。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余二女與黃漢的婚姻無效,故余二女對簡楷的遺產有繼承權。余二女、簡國紅稱余三妹不是簡楷的妻子,因證據不足,不予采信。簡國華雖辦理了放棄繼承公證,但在遺產處理前變更自己的意愿,依法予以允許。至于周鐵明稱簡楷生前加建三樓、四樓時,曾出錢出力,要求取得三樓、四樓產權。因簡楷與周鐵明并非合資建房,周鐵明作為簡楷的女婿,居住在該屋,即使曾經出錢出力,也屬于親屬間的資助,周鐵明要求取得房屋產權,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但余三妹、簡國華未經其他繼承人同意,房屋進行了產權變更登記,屬侵權行為,侵犯了其他權利人的利益,應予嚴肅訓誡。現簡楷已去世,余二女、余三妹、簡國紅、簡國華是簡楷的妻子、子女,依法作為第一繼承人。據此,于1998年3月13日作出(1997)荔法民初字第288號民事判決:本市楊巷路陶沙凼14號房屋由余二女、余三妹各占十二分之五份額,由簡國紅、簡國華各占十二分之一份額。受理費由余二女、余三妹各負擔4017.5元,簡國紅、簡國華各負擔803元。判后,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余三妹均不服,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查明認定:座落于廣州市楊巷路陶沙凼14號是以簡楷的名義于1957年4月購買的房產,該屋為前后座雙隅木樓二層,建筑面積 112.27222 M2.簡楷生前于1942年在新會縣與余二女結婚,1945年生育一女簡國紅。同年,簡楷到廣州謀生。余三妹是余二女之妹,后簡楷又娶余三妹為妻,簡楷與余三妹婚后沒有生育子女。余二女于1947年在新會縣又與黃漢結婚。1949年余三妹攜簡國紅到廣州與簡楷共同生活。余三妹與簡楷的關系在簡楷個人檔案材料及廣州市居民戶籍中均登記為夫妻。簡楷購買該屋后與余三妹、簡國紅一起遷入該屋居住。余二女于1955年從新會縣遷到廣州時,也曾在該屋居住過。 1958年,余二女獲準往香港定居。1989年余二女與黃漢在香港婚姻注冊登記處補辦結婚登記手續(在該注冊登記處,余二女承認其與黃漢是于1947年結婚)。查余二女到香港定居后,再沒有與筒楷共同生活。簡國華是簡楷與她人非法同居期間于1962年生育的非婚生子。1976年、1985年筒楷曾兩次對本市楊巷路陶沙凼14號房屋進行了修繕、改建并違章加建三、四樓。簡國紅、周鐵明夫婦對該屋的加建有過出資。該屋違章建筑部份已經有關部門作了罰款處理,并仍以簡楷名義登記產權。現該屋的土地面積為113.1472M2,疊合面積306.3152M2.簡楷于1990年6月22日去世,生前沒有立下遺囑。 1993年8月28日余三妹、簡國華未經其他繼承人同意,在廣東省公證處辦理了(93)粵公證內字第4456號繼承公證書,簡國華在公證處表示放棄繼承,同時表示將其所占的產權份額由余三妹一人繼承。余三妹于1996年12月在房管部門辦理了產權轉移登記。另查余三妹在1949年遷入廣州,戶口登記冊上注明前夫死后嫁簡楷。二審判決認為,余二女曾是簡楷的妻子,但她于1947年又與黃漢結婚,此后再沒有與簡楷共同生活。因此,余二女與簡楷的夫妻關系已自然解除。原審法院認定余二女與黃漢屬重婚不當,本院予以變更。余三妹在前夫蔣用長死后于1949年與簡楷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已形成了事實上的婚姻關系。本市楊巷路陶沙凼14號房屋是在簡楷與余三妹共同生活期間購買該房屋屬簡楷與余三妹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各占1/2產權。簡楷生前沒有立下遺囑,其所占的產權份額屬遺產依法應由余三妹和簡楷的子女簡國紅、簡國華共同繼承。簡國華與余三妹曾在廣東省公證處辦理了繼承公證,簡國華表示對其份額放棄繼承,由余三妹一人全部繼承。由于該繼承公證設有前提條件且侵犯了其他合法繼承人的權益,故該繼承公證無效。至于周鐵明、簡國紅認為簡楷生前修建房屋時,他們出資加建了三、四樓,要求取得三、四樓產權的問題,作為簡楷的女兒、女婿對該屋擴建部分,雖有出資出力,也屬于親屬間的資助,其要求取得房屋產權,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申請人的上訴請求和理由不足,本院不予采納。據此,二審法院于1998年9月7日作出(1998)穗中法民終字第898號民事判決:變更 (1997)荔法民初字第288號民事判決為:本市楊巷路陶沙凼14號房屋由余三妹占六分之四份額,簡國紅、簡國華各占六分之一份額。本案一審受理費 9641元由余二女、余三妹各負擔4017.5元,簡國紅、簡國華各負擔803元。二審受理費9641元由申請人共同負擔。

  二審判決生效后,余二女及簡國紅、周鐵明不服,向二審法院提出再審申請,被該院于2000年5月30日通知駁回其再審申請,維持原判。申請人遂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經審查后,于2000年12月15日作出粵高法審監民申字第232號民事裁定,指令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再審本案。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認為:原一、二審認定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上述事實有以下證據證明:(1)香港婚姻注冊處結婚證明書記載,黃漢、余二女曾于 1947年1月1日在中國舉行結婚儀式。(2)廣州市公安局光揚街派出所的常住戶口登記表記載,淘沙凼14號2樓,戶主姓名為余三妹,1954年由西華路百恩里3號遷入。(3)簡楷原所在單位荔灣區光揚木料綜合社的上級荔灣區光揚工業公司證明,簡楷于1990年已病逝,其妻子是余三妹。再審判決認定,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實體處理并無不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八十四條之規定,經該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遂于2001年12月26日作出判決如下:駁回余二女再審申請,維持本院(1998)穗中法民終字第898號民事判決。

  余二女等申請人仍不服上述再審判決,再次向本院申請再審。余二女稱:其與簡楷于1942年在原籍結婚,簡在女兒簡國紅出生后的1945年到廣州打工,其則一直在簡的老家生活,從未與其他人再婚。直到1955年,其才到廣州與簡楷團聚。由于看到其妹余三妹已與簡楷同居,無奈之下,其才于1958年申請到香港打工,但從未與簡楷離婚。原終審及再審判決未查清事實就認定其與黃漢于1947年結婚,從而剝奪了她在訟爭房的共有份額及對簡楷的繼承份額,極為錯誤和不公正。請求再審確認其與簡楷的合法婚姻效力,確認其與黃漢1989年的重婚行為無效,改判其享有訟爭房屋的共有權及對簡楷遺產的繼承權。簡國紅、周鐵明稱:訟爭房的第三、四層是他們夫婦于1976、1985年先后在無報建的情況下出資加建的,有關部門在處理違章建筑時,雖以原房屋業主簡楷的名義進行罰款,但錢是他們出的,該部分房屋雖以簡楷的名義登記產權,但一直由他們使用。現父親簡楷死后,他們作為繼承人和加建人,應對該房的三、四層享有產權。原審判決將該三、四層的產權認定為簡楷遺產不當。請求再審改判確認該三、四層房屋產權屬他們所有。

  被申請人余三妹辨稱:只有余三妹是簡楷的妻子,余二女僅是簡楷的前妻,亦是黃漢的妻子。本案訟爭房屋是簡楷與其的共有財產,簡楷的遺產部分應由其與簡國紅、簡國華共同繼承,各占三分之一。

  本院再審認為:本案爭議的主要焦點在于,1、如何確認余二女與簡楷的婚姻何時結束及其相關證據之證明效力;2、如何認定簡楷與余二女、余三妹之間的關系,從而確定訟爭房屋產權所屬及簡楷遺產的份額;3、訟爭房第三、四層應否屬簡國紅夫婦共有財產。

  首先,余二女與簡楷的婚姻關系始于1942年。余二女提供的證據均能證實余二女自1942年嫁入新會縣杜阮鎮朋樂村簡家予簡楷為妻后,1945年生育女兒簡國紅,1949年簡國紅被簡楷接往廣州,余二女在簡楷家鄉參加土改,分了田地,直至1955年到廣州與簡楷相聚。在此期間,從未離開該村到別處生活,更未在該村改嫁他人。該村的人也從不認識一名叫黃漢的陽江人。余三妹除提供余二女、黃漢于1989年在香港婚姻登記處登記結婚證明文本以證明余二女與黃漢自稱于1947年在新會縣結婚外,未能提供足以推翻上述事實的其他證據,以佐證結婚證明文本中余二女、黃漢自稱內容的成立。此外,余二女沒有與簡楷離婚,并于 1955年離開簡楷老家,到廣州與簡楷、女兒簡國紅及余三妹共同生活,同一戶口,成為廣州市居民,至1957年簡楷購買訟爭房后,又一同遷往訟爭房居住的事實,亦有他們原居住地派出所于1956年登記的《戶口登記簿》、簡楷當年自書的《干部自傳書》、簡楷所在居委會小組長于1969年所作證言等形成于本案糾紛前的歷史書證及無利害關系人的證言予以證實。再有,余二女、黃漢對他們在香港登記結婚時自稱1947年在新會結婚的原因及經過的解釋,與證明余二女婚姻歷史狀況的其他證據相符。由于前述發生于余二女與黃漢登記結婚前所形成歷史書證、證人證言的證明效力明顯高于1989年黃漢、余二女登記結婚時所自稱內容的證明效力,且該自稱內容是單一證據,其形成的原因對其自稱內容亦缺乏證明力。依照我國《民訴法》第六十七條、第七十一條第一款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十六、第二十七條有關對證據效力審查、認定依據及證據證明力等的規定精神,余二女與黃漢自稱于1947年在新會結婚的單一證據可不予認定。余二女在簡楷去世的前一年與黃漢在香港登記結婚,原再審判決認定余二女與簡楷歷史上的婚姻關系因其與黃漢結婚而自然解除,并無不當。因此,可以認定余二女從其與黃漢登記結婚時起,才自然解除與簡楷的婚姻關系。

  其次,現有的證據證實,余三妹曾于1949年前嫁給中山古鎮曹三村的蔣用長,約半年后離開,再無聯系。而蔣用長亦另娶鄭氏為妻。余三妹到廣州后與簡楷同居(當時余二女仍在簡楷的家鄉居住)直至簡楷死亡。簡楷解放后在戶籍登記及書寫簡歷時,也承認其為妻子。故可根據我國當時的國情,認定自1949年后,余三妹與簡楷存在事實婚姻關系,其與蔣用長的婚姻關系自然解除。又因余二女仍是簡楷舉行過正式婚禮的妻子,沒有解除婚姻關系之事實,余三妹當時只能在事實上成為簡楷的妾。故可認定自1949年簡楷與余三妹形成事實上的夫妾關系至1989年余二女與簡楷的夫妻關系自然解除時。在此段時間里,簡楷與余二女、余三妹之間存在夫、妻、妾關系。對這種歷史形成的關系以及因此而產生的財產關系,我國法律和相關政策是予以承認并保護的。本案訟爭房屋是在他們夫、妻、妾關系存續期間以簡楷名義購買所得,三人也曾共同在該屋居住、生活過,而三人對該屋所屬并無約定,故該訟爭房屋應為簡楷、余二女、余三妹夫、妻、妾共有財產,依法律相關規定,由夫、妻、妾各占三分之一。本案繼承糾紛之訴訟標的,僅限于簡楷所有的三分之一房屋份額。簡楷生前未立遺囑或訂立遺贈協議處分其財產,故對其遺產的繼承,應按法定繼承程序辦理。簡楷去世時,其父母早已去世;余三妹在簡楷去世時是簡楷之妻,簡國紅、簡國華是簡楷之子女,三人均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對簡楷的遺產依法享有均等的繼承權。余二女在簡楷去世前已與簡楷自然解除了婚姻關系,故已喪失對簡楷遺產的繼承權。

  至于本案訟爭房的第三、四層,是簡國紅、周鐵明夫婦在簡楷、余二女、余三妹夫、妻、妾關系存續期間以簡楷名義出資加建的,原再審判決認定此行為屬于親屬間的資助,加建樓層仍屬原產權人所有,并無不妥。但簡國紅、周鐵明夫婦資助父母加建訟爭房,使之房屋產權面積擴大了一倍余,可視為對父母盡了主要的扶助義務,依我國法律規定精神,可適當多分得簡楷遺產。

  綜上所述,本案訟爭房依法應由簡楷、余二女、余三妹三人共有,各占三分之一份額。原再審判決認定該訟爭房僅是簡楷與余三妹的共有財產缺乏事實依據,應予糾正;原再審認定簡楷去世時,余二女已不是其妻子,不享有對簡楷遺產的繼承權正確,應予維持,但處理被繼承房屋份額時,沒有依法律精神考慮對盡了主要義務的簡國紅夫婦適當予以多分,或給予經濟補償,有失公允,亦應予糾正。余二女、簡國紅、周鐵明的再審申請請求部分成立,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第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0條規定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法院(1997)荔法民初字第288號民事判決、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1998)穗中法民終字第898號民事判決及(2001)穗中法審監民再字第9號民事判決;

  二、本市楊巷路陶沙凼14號房屋屬簡楷、余二女、余三妹三人共同財產,各占三份之一;

  三、上述房屋中屬于簡楷的三份之一份額,由余三妹、簡國華、簡國紅共同繼承。余三妹、簡國華各繼承四份之一,簡國紅繼承四份之二。

  四、根據上述第二、三項,本市楊巷路陶沙凼14號房屋由余二女占有十二份之四,余三妹占有十二份之五,簡國紅占有十二份之二,簡國華占有十二份之一。

  五、駁回余二女、簡國紅、周鐵明的其他再審申請請求。

  本案一、二審受理費各9641元,共19282元,由余二女負擔6427.7元;余三妹負擔8034.15元;簡國紅夫婦負擔3213.66元;簡國華負擔1606.83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羅 蕊

  代理審判員 王麗芳

  代理審判員 張雪梅

  二00三年五月十三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我有類似問題?馬上聯系律師

姜云章四川蜀坤律師事務所丨四川 綿陽
執業證號:15107201410701750
民間借貸 婚姻家庭 勞動糾紛 交通事故

簡介:

姜云章律師,法學學士,現為四川弘澤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本律師要求自己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高度的工作責任感有效地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本人的執業理念。 在辦案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聽取當事人陳述耐心細致、法律分析全面精準、應訴策略高效專業的執業特點,成功代理了涉及民事、商事、行政、刑事等各類法律案件, 在職業過程中,本律師深刻的明白只有自身理論知識的不斷積累提高,才能更好地在不斷變化的社會情況和日趨復雜多變的社會關系中解決實際的案件,才能更好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才能給自己的當事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因此本律師一直致力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研究。 同時,本律師堅持“團隊合作贏未來”的信念,摒棄“單打獨斗、個人英雄主義”的陳舊觀念,努力探索團隊合作運營的最佳模式,以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以期實現自愿的最佳配置從而實現在法律范圍內以最小的成本盡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自驅除所有不和諧和不公正現象。 本著“誠實守信、勤勉盡責,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執業宗旨在追求公平正義的法律道路上不斷探求。

咨詢我 民事判決書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姜云章

姜云章

執業證號:

15107201410701750

四川蜀坤律師事務所

簡介:

姜云章律師,法學學士,現為四川弘澤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本律師要求自己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高度的工作責任感有效地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本人的執業理念。 在辦案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聽取當事人陳述耐心細致、法律分析全面精準、應訴策略高效專業的執業特點,成功代理了涉及民事、商事、行政、刑事等各類法律案件, 在職業過程中,本律師深刻的明白只有自身理論知識的不斷積累提高,才能更好地在不斷變化的社會情況和日趨復雜多變的社會關系中解決實際的案件,才能更好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才能給自己的當事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因此本律師一直致力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研究。 同時,本律師堅持“團隊合作贏未來”的信念,摒棄“單打獨斗、個人英雄主義”的陳舊觀念,努力探索團隊合作運營的最佳模式,以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以期實現自愿的最佳配置從而實現在法律范圍內以最小的成本盡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自驅除所有不和諧和不公正現象。 本著“誠實守信、勤勉盡責,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執業宗旨在追求公平正義的法律道路上不斷探求。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姜云章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孝义市| 金塔县| 朝阳县| 滨州市| 巴楚县| 大连市| 闻喜县| 广元市| 陆良县| 城步| 阿克陶县| 家居| 石屏县| 金坛市| 股票| 宁蒗| 宁城县| 海宁市| 贵溪市| 任丘市| 正镶白旗| 怀柔区| 自治县| 丹寨县| 武胜县| 北票市| 凤城市| 拜城县| 句容市| 连南| 仪陇县| 阿瓦提县| 湘阴县| 德钦县| 固始县| 克拉玛依市| 额尔古纳市| 易门县| 大足县| 洪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