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 龍 江 省 大 慶 市 中 級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2)慶經終字第112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大慶市讓胡路區。
法定代表人蘇樹林,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向臣,男,1954年9月15日出生,漢族,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采油一廠企管科干部,住大慶市讓胡路區東湖小區728號樓4門401室。
委托代理人趙朝霞,女,1970年6月10日出生,漢族,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企管法規部訴訟科干部,住大慶市讓胡路區乘風莊乘二村2-25號樓2門601室。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陳學賢,男,1928年12月28日出生,漢族,呼蘭縣技校退休干部,住大慶市讓胡路區龍新小區0-3號樓。
上訴人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油田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陳學賢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大慶市龍鳳區人民法院(2001)龍經初字第8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2年8月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2年8月2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油田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向臣、趙朝霞,被上訴人陳學賢及其委托代理人鄒曉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1996年7月、1997年7月,油田公司的下屬單位采油一廠501隊兩次向陳學賢經營的大慶市薩爾圖區利民白灰廠排水,導致三堆白灰被淹。 1998年9月、1999年5月7日、2000年12月13日、2000年12月28日陳學賢多次向油田公司提出賠償請求。經鑒定,被水淹的三堆白灰已不能做為建筑施工用料,白灰損失評估值為165 815.30元。
原審認為:陳學賢是大慶市薩爾圖區利民白灰廠業主。因油田公司下屬單位在排水作業中造成了陳學賢的三堆白灰失效,損害事實成立。油田公司對損害事實的發生有過錯,且其行為與白灰損失之間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因此,油田公司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陳學賢在損害事實發生后,不間斷地向油田公司提出賠償請求,訴訟時效已發生中斷。據此,對陳學賢請求的白灰損失165 815.30元予以支持。故判決油田公司賠償陳學賢財產損失165 815.30元,對陳學賢的其他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案件受理費4 910.00元,由陳學賢負擔137.00元,油田公司負擔4 773.00元,鑒定費2 450.00元,由油田公司負擔。
判后,油田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鑒定程序違法,本案已過訴訟時效,要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
陳學賢辯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鑒定程序合法,本案不超過訴訟時效,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經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認定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油田公司下屬單位排水作業造成陳學賢的白灰被水淹失效,油田公司有過錯,且白灰損失與油田公司的排水行為有必然的因果關系,油田公司理應賠償陳學賢的白灰損失。陳學賢于1998年9月、1999年5月7日、2000年12月13日、2000年12月28日多次向油田公司提出賠償請求,訴訟時效多次發生中斷,從2000年12月28日到2001年3月19日陳學賢起訴,并不超過法定的兩年的訴訟時效。油田公司雖提出鑒定程序不合法,但在本院規定的期限內未能提供證據證實自己的主張。綜上,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準確,判決并無不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 910.00元,由上訴人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卓琳
代理審判員 張德武
代理審判員 周鐵峰
2002年9月3日
書 記 員 郁 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二審程序再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或者不核準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回執
2020-10-14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搜查證
2020-10-14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勘驗/檢查筆錄
2020-10-14接受刑事案要件登記表
2020-10-14×××公安局回避/駁回申請回避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
2020-10-14起訴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傳喚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辯護律師收集案件材料許可證
2020-10-14罪犯禁閉審批表
2020-10-14行政裁定書(停止執行具體行政行為或駁回申請用)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