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江中法民一終字第39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吳錫雄,男,(略)。
委托代理人蘇啟靈,廣東信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江門新會支行(下稱新會中行),住所地:江門市新會區會城朱紫路7號。
負責人鄭兆海,該支行行長。
委托代理人李增臣,廣東天高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吳錫雄因勞動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江門市新會區人民法院(2005)新法民初字第122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吳錫雄是新會中行的員工,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期限至2003年6月30日止。2003年6月6日,新會中行以吳錫雄違規發放貸款為由,對吳錫雄作出行政處分、并予以辭退的處理決定。吳錫雄不服,于2003年6月17日向江門市新會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仲裁委于同年10月31日作出新勞仲案字(2003)第160號仲裁裁決書,裁決:一、撤銷新中銀人保(2003)64號對申訴人的辭退決定;二、雙方從2003年7月31日解除勞動合同;三、被訴人在本裁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一次性給付申訴人經濟補償金46548元、工資損失6324元,合共52872元,并為申訴人補繳2003年6月至7月31日的被訴人應承擔部分的養老保險費。新會中行不服向原審法院起訴,原審法院作出(2004)新法民初字第6號民事判決書,判決:一、撤銷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江門新會支行作出的新中銀人保(2003)64號文件中對吳錫雄的行政開除處分決定;二、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江門新會支行應從2003年6月份起,按吳錫雄被處分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2250.17元補發給吳錫雄,并按原有標準為吳錫雄繳納有關社會保險費,直至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止。后新會中行不服向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該法院于2004年5月31日作出(2004)江中法民一終字第374號民事判決書,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該判決為終審判決,吳錫雄于2004年7月22日、新會中行于同年7月26日簽收以上判決書。2004年10月22日,新會中行第一次給吳錫雄發電報,內容為要求吳錫雄于同年10月22日或25日到新會中行填寫《續簽勞動合同鑒定表》。同年10月27日,新會中行第二次給吳錫雄發電報,內容為告知吳錫雄撤銷對其行政處分,并要求吳錫雄于同年10月29日到新會中行的行長辦公室報到上班。吳錫雄于同年10月29日上午8時到新會中行的行長辦公室和人事部報到,新會中行發給吳錫雄《撤銷處分通知書》和《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告知吳錫雄雙方的勞動合同于2003年6月30日因期滿而終止,當天新會中行沒有給吳錫雄安排具體工作。后吳錫雄向江門市新會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該仲裁委受理該案后經審理于2005年6月21日作出新勞仲案字(2004)第323號仲裁裁決書,裁決:駁回申訴人的全部申訴請求。吳錫雄不服該裁決,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1、新會中行一次性給付吳錫雄經濟補償金64376.2元;2、本案受理費由新會中行承擔。
原審法院另查明:在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2004)江中法民一終字第374號民事判決書發生法律效力后,吳錫雄向法院申請執行(2004)新法民初字第6號民事判決書,法院于2004年11月10日作出執行通知書,通知新會中行補償給吳錫雄的工資應計至2004年10月底共38485.44元,新會中行執行了該通知書。
原審法院再查明:自吳錫雄收到新會中行所作出的行政處分、并予以辭退的處理決定后,吳錫雄只于2005年10月25日回新會中行處領取《續簽勞動合同鑒定表》及于同年10月29日上午回新會中行的行長辦公室和人事部報到并領取《撤銷處分通知書》與《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其余時間吳錫雄并沒有到新會中行工作。
案經原審法院審理認為:本案是勞動合同糾紛。吳錫雄、新會中行簽訂勞動合同,合同約定期限至2003年6月30日屆滿。在該合同履行期限內,雙方因新會中行辭退吳錫雄而產生糾紛,該糾紛經勞動仲裁、原審法院一審及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審理后,生效判決撤銷新會中行作出的辭退決定并要求新會中行支付吳錫雄工資及為吳錫雄繳納社會保險費。新會中行亦已依據以上生效判決及法院執行通知書履行完畢,但以上款項的給付只是由于新會中行的處分行為導致吳錫雄存在收入的損失而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并非是基于吳錫雄為新會中行提供勞動而由新會中行支付給吳錫雄的報酬,以上行為不能證明在原合同期限屆滿后雙方達成了新的勞動合同或原勞動合同期限得以自動延展,也不能證明雙方已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故吳錫雄、新會中行原簽訂的勞動合同在2003年6月30日因合同約定的期限屆滿而終止。吳錫雄在收到新會中行所作出的行政處分、并予以辭退的處理決定后,并沒有為新會中行提供勞動,不存在為新會中行工作的事實。雖然在這期間,吳錫雄曾因新會中行的電報而回新會中行,但只是領取《續簽勞動合同鑒定表》、《撤銷處分通知書》與《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等文件,但以上行為并不能表示雙方就續簽勞動合同達成合意,亦不能證明吳錫雄為新會中行提供勞動,故雙方并沒有因以上行為而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對吳錫雄的這一主張不予采納。根據《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八條:“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國家另有規定的,可以從其規定。”的規定,吳錫雄、新會中行簽訂的勞動合同于2003年6月30日期滿,雙方的勞動關系即行終止。雖然新會中行沒有及時辦理勞動合同的終止手續,但這并不影響雙方的勞動合同因期滿而即行終止,且其后雙方沒有形成新的勞動關系,因此新會中行沒有支付吳錫雄經濟補償金的義務。《中國銀行江門市新會中行2003年精簡人員生產補助經濟補償辦法》僅適用于新會中行內員工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內部退養、內部退職等三種情況的精簡人員,新會中行是與吳錫雄終止勞動關系而非解除勞動關系,不屬于以上范疇,故吳錫雄的訴請沒有合法依據,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三條、《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判決:駁回吳錫雄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0元由吳錫雄負擔。
上訴人吳錫雄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上訴稱:一、新會中行與吳錫雄之間從2003年7月至2004年10月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理由是:1、新會中行于2003年6月6日作出新中銀人保(2003)64號文件對吳錫雄的辭退決定,被仲裁委員會和一、二審法院認定是違反法律的行為,依法撤銷并恢復勞動關系,新會中行也履行了判決,補發2003年7月至2004年10月共16個月的工資,還繳納有關社會保險費;2、新會中行以電報形式要求吳錫雄填寫《續簽勞動合同鑒定表》和叫吳錫雄上班,吳錫雄亦回到新會中行上班;3、本案的勞動合同到期后,新會中行既沒有及時辦理終止手續,又沒有與吳錫雄續訂勞動合同,照常向吳錫雄發放工資和繳納有關社保費,吳錫雄也按照新會中行的要求上班。二、原審法院以吳錫雄沒有為新會中行提供勞動,從而認定吳錫雄與新會中行沒有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是認定事實錯誤。故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依法判令新會中行一次性給付吳錫雄經濟補償金64376.20元。
上訴人吳錫雄在二審期間沒有提供新的證據。
被上訴人新會中行答辯稱:一、原勞動合同屆滿后,吳錫雄與新會中行沒有達成新的勞動合同,也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雖然新會中行要求吳錫雄填寫《續簽勞動合同鑒定表》及到行長辦公室報告上班,但吳錫雄只是領取相關文書,并沒有相應地提供勞動,不能證明有事實勞動關系存在。二、吳錫雄自2003年6月至仲裁前根本沒有履行上班之義務,在勞動合同期間,其應得的工資及社會保險費已領取,勞動合同期滿即已終止,雙方根據有關規定履行有關手續,根本不存在解除的情況。三、在判決生效后,吳錫雄不去新會中行上班,不商談續訂勞動合同之事宜而造成沒有續訂勞動合同之后果是其自己的責任。四、《中國銀行江門市新會支行2003年精簡人員生產補助經濟補償辦法》不適用吳錫雄的情況。
被上訴人新會中行對其陳述事實在二審期間提供的證據有: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銀監復(2004)123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中國銀行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上訴人吳錫雄對該證據沒有意見,本院予以采信。
原審法院查明的主要事實基本確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吳錫雄與新會中行的勞動合同至2003年6月30日到期后雙方有無形成新的勞動合同關系。形成勞動合同關系存在二種情形:一是雙方簽訂勞動合同,二是一方提供勞務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本案中,吳錫雄與新會中行的勞動合同期滿后雙方沒有續簽勞動合同,吳錫雄亦沒有為新會中行提供勞務,因此,吳錫雄在原勞動合同期滿后沒有與新會中行形成新的勞動合同關系。對于新會中行履行法院的判決支付工資給吳錫雄及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只是由于新會中行原來處分吳錫雄的行為不當導致吳錫雄存在收入損失而承擔的賠償責任。雖然原來判決撤銷新會中行對吳錫雄的行政開除處分的決定,但并不等于雙方必然形成新的勞動合同關系。根據《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八條:“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國家另有規定的,可以從其規定。”的規定,吳錫雄與新會中行的勞動合同于期滿之日即行終止。故此,吳錫雄以與新會中行存在勞動關系要求新會中行賠償經濟補償金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予以駁回。
綜上所述,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處理恰當,應予維持。上訴人吳錫雄上訴無理,應予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吳錫雄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謝 敏 忠
審 判 員 陳 耀 強
審 判 員 黃 錫 芳
二○○六年三月十五日
書 記 員 區 健 敏
林 悅 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當事人對案件事實爭議較大的,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2020-10-14選民資格案件起訴狀
2020-10-14人民法院裁定書(受理申訴后不予確認用)
2020-10-14委托書(商標代理)
2020-10-14房屋登記授權委托書
2020-10-14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緩期執行發回重審用)
2020-10-14財產保全申請書(樣式一)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律師辦理刑事訴訟案件操作規程
2020-10-14布告(公布執行罪犯死刑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死刑(或者死緩)復核的審理報告(復核死刑、死刑緩期執行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提押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出庭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拘留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減刑用)
2020-10-14指定辯護函(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扣押決定書
2020-10-14檢察意見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回執)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