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佛中法民二終字第363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鄧佩賢,女,漢族,1948年3月6日出生,住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辦事處和桂三街一巷二號。
委托代理人岑志浩,男,漢族,1934年9月12日出生,住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辦事處和桂三街一巷二號。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順德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測站,住所地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辦事處金榜河西牛崗頂。
法定代表人馬馳,站長。
委托代理人鄭建民,該站員工。
委托代理人植錦泉,廣東盈建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鄧佩賢因與被上訴人順德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測站(下稱順德工程檢測站)委托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2003)順法民二初字第356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查明:2003年2月27日和28日,鄧佩賢委托順德工程檢測站對位于佛山市順德區倫教鎮雞洲村委會工業區81號廠房的工程基樁采用小應變及靜載試驗檢測。順德工程檢測站接受委托后依據有關行業標準及規范運用反射波法對前述工程19根樁的樁身結構的完整性進行檢測。2003年3月11日,順德工程檢測站出具D(02)03030004基樁反射波法實驗檢測報告。在此基礎上,順德工程檢測站又在2003年3月12日至13日對基樁的承載力進行檢測,并在 2003年3月14日出具J(01)03040014檢測報告。其中,D(02)03030004基樁反射波法實驗檢測報告指出,在被檢測的基樁中, 3#、4#、6#、27#四條樁質量為明顯缺陷及嚴重缺陷和斷樁。對此,鄧佩賢提出異議,再次委托順德工程檢測站復查、抽檢其中的6#樁進行靜載試驗。 2003年4月14日,順德工程檢測站出具J(01)03040008單樁豎向抗壓靜載實驗檢測報告,結論為被檢測的6#樁的承載力符合設計標準。 2003年11月12日,鄧佩賢向一審法院起訴,認為順德工程檢測站出具的D(02)03030004檢測報告嚴重失實,導致工程無故停工,故請求判令順德工程檢測站支付重新試驗費14500元,重新復查裝置材料安裝、澆注、拆卸工料費共1000元,退還反射波法實驗費4900元,賠償因工程停工造成的 32名建筑工人待工伙食費共19200元,支付順德智誠建筑公司固定工地施工員、質安員30日直接工資共4500元,并承擔全部訴訟費。
案經原審法院審理認為:鄧佩賢委托順德工程檢測站對其工地的工程樁進行檢測而簽訂的三份《基樁檢測委托書》符合法律規定,屬有效合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和《廣東省樁基質量檢測技術規定》的規定,樁基工程質量檢測包括成樁質量和承載力檢測,一般應先進行成樁質量檢測,普查樁身結構完整性,判定樁身結構完整性質量等級,為進行承載力檢測提供依據。順德工程檢測站根據鄧佩賢的委托按照國家行業標準和有關檢測規范,在2003年 3月10日采用基樁反射波法試驗對工程樁進行質量檢測,并出具D(02)03030004檢測報告,在2003年3月12日至13日采用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對工程樁進行承載力檢測,并出具J(01)03040014檢測報告。后鄧佩賢要求順德工程檢測站重新復查,順德工程檢測站在2003年4月12日采用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對工程樁進行承載力檢測,并出具J(01)03040008檢測報告。D(02)03030004檢測報告與后兩份檢測報告是依據不同方法對工程樁的不同方面進行測試,其檢測結果并不矛盾,順德工程檢測站已經按照委托合同的約定履行了相應的義務,不存在違約,故鄧佩賢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依據,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判決:駁回鄧佩賢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780元,由鄧佩賢承擔。
上訴人鄧佩賢不服原判,上訴稱:一、一審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和《廣東省樁基質量檢測技術規定》認為順德工程檢測站已經履行合同,對D(02)03030004檢測報告提供錯誤結論不承擔責任,這是不公正的。鄧佩賢委托前已清楚無誤地向順德工程檢測站提供了有關地質、混凝土等級、成型工藝、設計要求等資料。但是順德工程檢測站出具的D(02)03030004檢測報告確認其中四條樁是“明顯缺陷”和“嚴重缺陷”,同時,J (01)03040014檢測報告又確認兩條樁達到設計值,由于(02)03030004檢測報告結論導致鄧佩賢被行政部門要求停工,而順德工程檢測站又沒有主動調查、處理、檢驗四條樁的成因及采取最有依據的結論,造成拖延工程近30日,直至同年4月11日,鄧佩賢迫于無奈再次委托順德工程檢測站驗證四條樁中的一條。順德工程檢測站經檢測,并出具J(01)03040008檢測報告,證實完全達到設計要求,推翻了(02)03030004檢測報告的結論。因此,上述錯誤信息是由順德工程檢測站提供的,是違反商業規則的不合理行為,故要求其退還委托費用及承擔由于提供錯誤信息導致停工而造成的損失是合理合法的。二、一審引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因是設計人員的守則,故一審適用該規范不當,而《廣東省樁基質量檢測技術規定》是已經過時的文件,現在最具法律效力的是2003年3月21日由建設部頒布的《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根據該規范的規定,Ⅲ類樁三條的位置與J(01) 03040014檢測報告靜載樁兩條距離不足5米,而五條樁的半徑不足5米,地質鉆控孔之間不足5米,而且地質情況良好,施工記錄清楚良好,理應發現三條 Ⅲ類樁后完全可以用已經付款并準備施工的兩條靜載樁作驗證,但順德工程檢測站并沒有按建設部的規范施工,更沒有用已付款計劃施工的兩條靜載工藝樁去作認為有缺陷的樁驗證之用。因此,上訴請求二審撤銷一審判決,并重新審理此案;判令順德工程檢測站向鄧佩賢:1、支付重新復查試驗費14500元,2、支付重新復查裝置材料安裝、澆注、拆卸工料費共1000元,3、退還反射波實驗費4900元,4、賠償因停工而造成32名建筑工人待工伙食費共19200元,5、支付順德智誠建筑公司固定工地施工員、質安員30日直接工資共4500元,6、承擔全部訴訟費。
被上訴人順德工程檢測站答辯稱:一、順德工程檢測站具有法定資質的第三方公正檢測實驗室,所開設的基樁反射波法檢測和靜載試驗檢測項目,通過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計量認證和廣東省建設廳的資質審查,所出具的檢測報告具有法律效力。順德工程檢測站嚴格按照廣東省《基樁反射波檢測規程》的要求進行檢測,所提供的檢測結論可靠。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廣東省樁基質量檢測技術規定(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等規范均明確要求,工程樁應進行單樁承載力和樁身完整性抽樣檢測。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和基樁反射波法檢測是兩種不同的檢測方法,前者為確定樁的承載力,后者判定樁身完整性。樁身完整性和樁的承載力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系,完整性類別為Ⅲ類的樁,其承載力未必不能滿足設計要求。規范規定在同一樁基工程中兩種檢測方法均應采用,不能替代只做一種檢測。故鄧佩賢用靜載試驗結果合格來推斷基樁反射波法檢測結論錯誤,這是不對的。相反,基樁反射波法檢測中所確定的Ⅲ類樁,該樁的缺陷對工程的安全是否造成影響,即該樁是否可用,應用靜載試驗在同一根樁上加以驗證。因此,鄧佩賢委托順德工程檢測站用靜載法對6#樁(屬Ⅲ類樁)的承載力進行驗證是符合規范要求的,也是必要的,由此產生的檢測費用 14500元應由鄧佩賢承擔。三、鄧佩賢上訴稱“順德工程檢測站又沒有主動調查、處理、檢驗四條樁的成因及采取最有依據的結論,造成拖延工程近30日”,這是錯誤的。鄧佩賢作為建設責任主體,有責任組織各方對樁基質量問題提出處理方案,而不應由順德工程檢測站組織、調查、處理有關質量問題。相反,順德工程檢測站接受委托后,按規范要求檢測工程樁,并及時提供正確的檢測結果,積極履行檢測合同。由于樁身質量存在問題,被管理部門停工,期間,鄧佩賢未能積極、主動、及時地召集設計、施工等部門對樁身存在質量問題的樁提出處理方案,因此,停工延誤造成的損失應由鄧佩賢承擔。四、鄧佩賢上訴認為一審所依據的現行國家強制性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是設計人員守則,其中樁基檢測規定不適用于檢測主體,這是錯誤的。因為具體的檢測工作由檢測人員履行,檢測人員對檢測結果進行判定時,須依據相應的設計參數,因此,檢測人員自然也成為該規范的適用主體。另外,《廣東省樁基質量檢測技術規定(試行)》并未廢止。鄧佩賢上訴所稱的行業標準《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在2003年7月1日才施行,而本案檢測時是在2003年2月至4月間,不應引用未施行的規范。其實,《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與上述其它規范的規定也不矛盾,鄧佩賢委托順德工程檢測站對基樁反射波法檢測中確定的Ⅲ類樁進行靜載法驗證試驗,恰恰是有關方面執行規范的正確要求。五、樁基工程屬隱蔽工程,其施工質量受工程地質條件、施工技術、施工機具等因素影響。為確保建筑工程質量安全,規范十分強調樁基工程的質量檢測,并對各種檢測方法的抽檢數量和樁位的確定作出明確的規定[詳見《廣東省樁基質量檢測技術規定》(試行)].因此,檢測樁的選擇不能如鄧佩賢所述的簡單地以樁間距、鉆孔距或地質條件和施工記錄為標準,而應根據工程樁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更不能用其它樁的靜載試驗結果推斷未做靜載試驗的Ⅲ類樁的承載力情況。另外,鄧佩賢認為根據地質資料、施工記錄、樁間距離可推斷樁的質量,這是錯誤的。因為國家相應的規范無此規定,用不同檢測目的的檢測結果推斷基樁的質量,是對工程質量不負責任的體現。六、鄧佩賢的上訴理由還有一些錯誤觀點:1、根據鄧佩賢提供的資料,Ⅲ類樁和靜載樁的最小樁間距超過7米,最大樁間距超過15米,而非不足5米;2、根據工程地質資料,該工程樁基樁端持力層泥巖以上土層以砂層為主,為不良地質條件,而不是“地質情況良好”。綜上所述,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認為:本案是委托合同糾紛,爭議的焦點是受托人順德工程檢測站是否按照合同的規定履行了相應的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和《廣東省樁基質量檢測技術規定》的相關規定,樁基工程質量檢測包括成樁質量和承載力檢測,一般應先進行成樁質量檢測,普查樁身結構完整性,判定樁身結構完整性質量等級,為進行承載力檢測提供依據。在本案中,順德工程檢測站根據鄧佩賢的委托事項,按照國家行業標準和有關檢測規范,先后出具了D(02) 03030004基樁反射波法實驗檢測報告和J(01)03040008單樁豎向抗壓靜載實驗檢測報告。由于這兩份檢測報告采用的檢測方法和目的不同,故得出的檢測結果不同是正常的,兩者并不矛盾。因此,順德工程檢測站已經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了義務,其行為并不構成違約。至于鄧佩賢上訴提出的第二點意見,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明確規定對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樁應進行樁身質量檢驗和豎向承載力檢驗,本案檢測時間在2003年2月至4 月,在上述規范和《廣東省樁基質量檢測技術規定》施行之后,故一審適用上述規范和規定并無不當。而鄧佩賢上訴提出的2003年3月21日由建設部頒布的《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在2003年7月1日才施行,故對本案并不適用。綜上所述,鄧佩賢的上訴無理,應予駁回,一審判決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780元,由鄧佩賢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鄭 振 康
代理審判員 歐陽建輝
代理審判員 吳 行 政
二○○四年六月十一日
書 記 員 歐陽潔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準許或駁回催告申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被告對原告主張的事實和請求部分有爭議的,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2020-10-14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對申請回避的復議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調查取證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拘留決定書回執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解除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院不抗訴決定書
2020-10-14停止執行死刑意見書
2020-10-14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扣押物品清單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____________執行回執
2020-10-14×××公安局不予取保候審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公安局查詢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刑滿釋放證明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