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珍與王珠珍、王錦廣房屋
侵權糾紛案
浙江省
杭州市江干區(qū)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2)江民初字第27號
原告王義珍,女,1955年12月10日出生,漢族,杭州針織廠下崗職工,住杭州市濮家新村東茂苑7幢1單元502室。
委托代理人王新兒(系王義珍丈夫),男,1950年10月9日出生,漢族,無業(yè),住杭州市濮家新村東茂苑7幢1單元502室。
委托代理人陳新民,杭州市四海
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特別授權。
被告王珍珠,女,1953年9月10日出生,漢族,義烏絲毯廠退休職工,住杭州市江干區(qū)閘弄口東村11幢204室。
被告王錦廣,男,1945年10月10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杭州市江干區(qū)閘弄口東村11幢204室。
原告王義珍訴被告王珍珠、王錦廣房屋侵權糾紛一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章重獨任審判,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義珍及其委托代理人王新兒、陳新民,被告王珍珠、王錦廣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完畢。
原告王義珍訴稱,與被告王珍珠系同胞姐妹,兩被告系夫妻。位于杭州市江干區(qū)閘弄口東村11幢204室房屋原由父親王克夫承租,因原告對父母盡了較多的
贍養(yǎng)義務,王克夫倡議將該房屋的承租權轉至原告名下,當時其他兄弟姐妹均無異議。1995年8月房管部門確定原告為承租人。1998年3月王克夫病故,5月兩被告要求借住,原告同意借住一、二年,兩被告搬進該房居住至今。1999年4月原告購買了該房屋的產權。兩被告長期占據房屋,經多次交涉,拒不搬離,侵犯了原告產權人的合法權利,要求判令兩被告停止侵權、搬離杭州市江干區(qū)閘弄口東村11幢204室并承擔本案
訴訟費用。
為此原告提供以下證據:1、
拆遷用房調查分配表一份(復印件)、住戶互換住房申請表一份(復印件)、杭州市直管公房
變更戶名、補證審批表一份(復印件),欲證明房屋的來源, 1995年8月30日,經過王克夫同意,使用權人變更為原告的事實;2、房屋所有權證一份、土地使用權證一份、契證一份(均系復印件,與原件核對無異),欲證明原告是位于杭州市江干區(qū)閘弄口東村11幢204室房屋
合法的所有權人。
被告王珍珠、王錦廣辯稱,王家共有兄弟姐妹7人,父母晚年和患病期間請保姆、生活等費用均系大家平攤,不存在原告多盡贍養(yǎng)義務的問題;房屋承租人改為原告,大部分姐妹不知情,事實是原告背著姐妹辦理了房產手續(xù),現在姐妹們意見紛紛。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房子不是原告一個人的,被告也可以承租。
為此兩被告提供以下證據: 1、“申領
房產證程序”的抄寫一份;2、答辯人王珍珠和王錦廣的說明一份;3、證人王建軍的證詞一份;4、王水娣、王水珍、王銀珠的證詞一份,上述4項證據,欲證明原告非法取得房屋產權的事實。
經庭審質證,被告對原告所舉證據中的變更戶名、補正審批表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認為變更的理由與事實不符,變更的程序不合法。對其他證據沒有異議。本院認為原告的證據形式合法,其所反映的內容對爭議的事實具有證明力,應予確認。
原告對兩被告所舉證據的真實性均無異議,但認為證據與案件事實缺乏關聯(lián)。本院認為,被告方提交的四項證據,不符合證據的形式要件,本院不予采信。
根據本院所確認的證據以及雙方當事人的陳述,本案已經查明的事實:
被告王珍珠與王錦廣系夫妻關系,原告王義珍與王珍珠系同胞姐妹。位于本市杭州市江干區(qū)閘弄口東村11幢204室的房屋原系原告父親王克夫承租,1995年8月,承租人變更為原告。1999年6月原告以98房改價購買了該房屋(建筑面積28.02平方米),取得了房屋所有權。1998年5月起,兩被告在該房屋內居住使用至今。原、被告雙方因該房屋的使用權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原告于2001年12月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原告享有杭州市江干區(qū)閘弄口東村11幢204室合法的所有權,作為所有權人,主張使用權,要求兩被告搬離該房屋,理由正當,應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一百一十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王珍珠、王錦廣應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個月內搬離位于杭州市江干區(qū)閘弄口東村11幢204室的住房,交還王義珍。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0元,由被告王珍珠、王錦廣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提交
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并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0元(開戶行:工商銀行湖濱分理處,帳號:1202024409008802968,戶名: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交納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員 章 重
二OO二年二月四日
代 書記員 蔣 敏 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