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公布(2001)第1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0)經終字第206號
上訴人(原審
被告):
河北省蠡縣財政局。住所地:河北省蠡縣縣城內。
法定代表人:孫文栓,該局局長。
委托代理人:李統良,該局副局長。
委托代理人:張云柱,河北濟民
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中國中原對外工程公司。住所地:
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B3樓南樓。
法定代表人:劉雪紅,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牛琳娜,北京市大政-國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河北省蠡縣財政局(以下簡稱蠡縣財政局)為與被上訴人中國中原對外工程公司(以下簡稱中原公司)擔保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1998)冀經一初字第3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由審判員葉小青擔任審判長、審判員張勇健、代理審判員曹士兵參加的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書記員張銳華擔任記錄。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查明:1995年7月,中原公司與中國留史銀興皮毛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興公司)商談從境外購進皮毛到河北蠡縣銷售的合作事項。同年8月4日,蠡縣財政局給中原公司出具擔保函稱,銀興公司屬信得過企業,無外債,自有資金三千多萬元,如貴公司(中原公司)在95年下半年后,與我銀興公司出資500萬元合作,我縣財政局愿以相應的抵償做擔保。該函上還有蠡縣副縣長鐵田興
簽字:“只限于中原公司適用”。此后,合作雙方進行籌資和辦理合作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辦理出國審批手續。同年12月20日和22日中原公司出資60萬美元(按1995年12月21日外匯牌價折合人民幣497.844萬元)通過
香港金融機構匯款到芬蘭,銀興公司出資12.719萬美元。雙方共同從芬蘭購買狐皮4400張,于1995年12月28日從芬蘭啟運,由中原公司支付空運費83506.5港元,將貨物運回
深圳。中原公司還于1996年1月3日在深圳支付皮毛鞣制費233,200港元(按1港元兌換1.0757元上述兩項港元共折合人民幣340,681.18元)。上述三項合計中原公司共出資531.9萬元。
雙方于96年1月11日以書面形式就前期合作的合作情況和以后雙方的權利義務,訂立了《
合作協議》,約定,雙方共同出資購買藍狐皮4400張,其中由中原公司(甲方)出資60萬美元,銀興公司(乙方)出資17萬美元;乙方負責技術指導、確定品種、保證所購進貨物質量等級;甲方在乙方指導下參與在蠡縣留史的銷售工作;乙方提供銷售渠道;所購進的皮毛根據市場行情立即出售,并保證甲方每一條藍狐有100元利潤,即分得回款60萬美元和44萬元人民幣,其余利潤歸乙方所有;于96年1月15日,將在深圳已鞣制好的皮毛立即運回留史,于1996年1月30日前銷售完畢,并將回款付至甲方賬戶;所回款項本金繼續投入合作,合作期限到1996年11月30日,甲方總回報率不低于40%,每次運作的利潤分配都按友好協商確定;以乙方名義辦理貨物在深圳的海關手續;運費和皮毛鞣制加工費30萬元由甲方支付,港方的3%手續費由乙方支付;如不能按協議條款執行,即為違約,違約方將負擔賠償由此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協議
簽訂后,中原公司于同年1月15日、16日、17日在深圳將4400張皮毛交給銀興公司經理田興,雙方簽署了3份《交接單》,載明“茲接收中國中原對外工程公司與中國留史銀興皮毛公司于芬蘭赫爾辛基共同購買的藍狐皮”共計4400張,“接收人田興”。但銀興公司經理田興未按照合作協議的約定將這些皮毛運回蠡縣留史共同銷售,而是單方銷售后攜款下落不明。為追款,中原公司曾于1996年9月20日致函銀興公司田興;又于1996年9月24日致函蠡縣人民政府稱:蠡縣財政局曾為銀興皮毛公司提供了擔保,縣政府應協助尋找田興并向其追款。曾經幫助雙方聯系該項業務的蠡縣科技局局長張天興出具證明:中原公司與蠡縣銀興皮毛公司田興合作經營藍狐皮,開始時我以政府工作人員身份幫助他們辦過事,后來中原公司的人多次來找田興,一直沒有找到,大概在96年7月到年底我親自幫助他們共同找田興,幾乎每月一次。
1998年3月31日,中原公司以銀興公司和河北蠡縣財政局為共同被告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起訴,該院于1998年6月15日
立案,后原告
變更了訴訟主體,以蠡縣財政局為被告,請求其承擔擔保責任。該院于1998年10月16日向蠡縣財政局送達了
起訴書。中原公司訴稱,其與銀興公司的合作,是基于被告蠡縣財政局的擔保,被告在擔保函中介紹銀興公司無外債,自有資金3000余萬元,被告具有明顯過錯,其作為擔保人在被擔保人不履行
合同義務時,應當代為履行或承擔連帶
賠償責任,請求法院判決蠡縣財政局歸還貨款617萬元人民幣和利息112.68萬元,賠償為索款而支付的差旅費損失23.8萬元、其他損失215.2萬元人民幣。
另查明:銀興公司是1994年3月16日經
保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的由蠡縣留史時代皮毛有限公司和香港時代裘皮動物有限公司合營的中外合資企業,注冊資金為20萬美元,法定代表人是田興,經營場所為蠡縣留史鎮,因未在規定時間內補辦年檢手續,于1997年8月22日被保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告吊銷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該公司原有財產已由
債權人訴請法院判決并執行,仍資不抵債,已沒有剩余的資產和債權。被告不能舉證證明1995年該合資企業自有資金有3000多萬元。該企業資信不佳。
還查明:中原公司為證明其在與銀興公司的合作中發生的其他損失,一審當庭提交證據證明,其曾于1996年1月5日付給北京科技大學科技開發公司機翔分公司16萬元人民幣用于該合作項目出資,在
借款到期后又以另外貸款償還該筆貸款,中原公司一直支付著上述
貸款利息。擔保人蠡縣財政局認為合作資金的來源與本案無關而未予質證。中原公司還舉證證明為追索欠款,已支付大量差旅費。蠡縣財政局認為這與擔保人無關而不予質證。
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中原公司與銀興公司的合作是協作型聯營合同關系,合作協議合法有效,但協議中有關保證中原公司每張皮毛獲利100元的條款,違背聯營各方應共擔風險的原則,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應屬無效條款。蠡縣財政局向債權人中原公司出具保函,被中原公司接受,該
保證合同成立,但蠡縣財政局作為國家機關違法對經濟合同進行擔保,該保證合同無效。銀興皮毛公司未將聯營貨物銷售回款返還給中原公司,違反了《合作協議》,應承擔
違約責任并應賠償原告全部損失,但該公司已被注銷,負責人下落不明,且已無財產,不能承擔
民事責任,被告蠡縣財政局為銀興公司提供虛假資信證明,并違法為其提供擔保,對造成中原公司的損失有過錯,故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蠡縣財政局應對銀興公司的違約過錯給中原公司造成的損失之中中原公司的500萬元直接投資損失負賠償責任。原告為追要合作貨款多次向
債務人主張權利,并沒有超過
訴訟時效期間。因被告于1995年8月做出擔保的行為發生在《擔保法》實施之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法發(1995)19號通知,擔保案件的審理應適用擔保行為發生時的法律,而且擔保行為無效,故本案不適用《擔保法》關于6個月保證責任期間的規定。本案中因主債務人已被吊銷執照,負責人逃匿,沒有其他權利義務承受人,故本案被告主張原告不應直接將擔保人作為被告起訴的理由不成立。被告主張本案涉及個人犯罪應中止審理的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
經濟糾紛中涉及
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因不同的法律事實而分別涉及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嫌疑的,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嫌疑應分開審理。田興作為其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單位名義對外簽訂經濟合同后,將取得的財物占為己有,除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外,其單位應當對行為人因履行經濟合同造成的后果承擔民事責任。銀興公司負責人田興是否構成犯罪,不影響其單位銀興公司及擔保人蠡縣財政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故被告主張本案中止審理的理由不能成立。另一方面,中原公司接受無效擔保亦有一定的過錯,故其主張的所支付的貸款利息損失、追款費用損失和運費、加工費等其他損失,應自行負擔。該院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28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61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06條、最高人民法院法(研)復〔1988〕39號《關于國家機關能否作經濟合同的擔保人及擔保條款無效時經濟合同是否有效問題的批復》和法釋〔1998〕7號《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條、第3條的規定,判決被告蠡縣財政局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賠償原告中原公司500萬元人民幣及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
貸款利率計算,自1996年1月31日至判決生效之日);駁回原告中原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8444元,由原告中原公司負擔28277.15元,由被告蠡縣財政局負擔30166.85元。[Page]
上訴人蠡縣財政局不服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保證合同未明確約定保證人
承擔連帶責任,其在一審答辯時提出追加被保證人銀興公司為共同被告,以便查明所保證的事項是否發生及發生的結果、原因。但原審法院未予理睬,而判令上訴人按保函記載的數額負直接給付責任,程序上違法;聯營合同不符合設定擔保的條件,原審判決將聯營投資款視為債權,認定保證合同成立是錯誤的;上訴人出具保函的時間是1995年8月4日,被上訴人訂立主合同的時間是1996年1月11日,上訴人保證行為責任發生的時間應當是在《擔保法》生效以后的1996年1月11日,原審判決認定擔保行為發生在《擔保法》實施之前而不適用《擔保法》關于6個月保證期限的規定是錯誤的;應予適用《擔保法》的規定;被上訴人中原公司的聯營伙伴是田興個人,而不是保函中的留史銀興皮毛制品有限公司。被上訴人的10萬元追加投資款,是田興在收據上簽的字,毛皮貨物是田興個人簽收的,1996年12月20日被上訴人給田興個人去函,從該函的內容看,業務來往是對田興個人的,另外,在田興的《因公出國人員審查表》上,田興的“現任職務”是“曹莊黨支部書記”,而不是銀興公司法定代表人。上訴人保函的對象是銀興制品有限公司,而不是田興個人。所以,本案被上訴人與田興如何聯營及聯營的結果如何,與上訴人沒有關系;原審判決只確認了《合作協議》中有關保證被上訴人獲利的條款無效,而沒有確認其中有關保證被上訴人收回聯營投資本金的條款無效,是錯誤的;由于聯營合同不符合設定擔保的條件,聯營合同的保底條款又是無效的,那么,保證人對此項的保證也就失去了法律的依據,因此上訴人的保證依法不能成立;被上訴人簽訂書面合同約定合作業務在1996年1月30日前結束。依照擔保法的規定,上訴人的保證期間應該為被上訴人的投資合作業務履行期屆滿后的六個月內,即1996年1月31日到同年7月31日。即使不適用擔保法關于六個月保證期間的規定,參照訴訟時效的規定,如果將保證期間確定為兩年,即至1998年1月31日,而被上訴人是1998年10月15日收到應訴通知書的,那么,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可以推定被上訴人在1998年10月3日才提起上訴的,那也早已超過保證期間,故對其訴訟請求應當依法駁回;保證合同無效,應該說雙方均有過錯責任,判令上訴人一方承擔保證責任范圍內的全部責任,顯然違背民法通則的公平原則;本案不屬于經濟糾紛,而涉嫌經濟犯罪,應裁定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將有關材料移送偵查機關。
中原公司答辯稱:蠡縣財政局的擔保函是中原公司與銀興公司合作的前提條件,這份擔保函無論從要件,還是內容上都符合法律規定的保證合同成立的要件;在蠡縣財政局為銀興公司提供擔保并對企業資信情況予以證明后,中原公司才以合作進口貿易的方式與銀興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就這一合作行為的實質來看,中原公司的投資,實際上是借給銀興公司的貨款,中原公司要求保本保利,不承擔風險,其本意并不是投資,而是借款;從合作協議的簽訂到給蠡縣人民政府發出協助函,在整個事件處理的過程中,均是兩個企業法人之間在發生一定的經濟往來關系,不能因為交接物品清單是田興個人簽字或因為中原公司曾經給田興寫過但并沒有送達的催款信,就認定是田興個人行為; 中原公司與銀興公司的合作是從蠡縣財政局出具擔保函時開始的,合作協議的履行不是在簽訂合作協議之后,而是在合作協議簽訂前就開始履行了,蠡縣財政局的擔保行為也發生在《擔保法》生效前,故應適用當時的
法律法規;蠡縣財政局出具的擔保函是一份保證責任期限不明確的
擔保合同,應當在被保證人
承擔責任的期限內承擔保證責任,中原公司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主張了權利,根本不存在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蠡縣財政局與銀興公司共同欺騙中原公司,造成中原公司錯誤地與銀興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因此給中原公司造成損失,蠡縣財政局與銀興公司應對中原公司遭受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本院認為,中原公司與銀興公司簽訂的《合作協議》明確約定合作的雙方是中原公司和銀興公司。協議履行中,田興與中原公司的職員一起采購、加工毛皮,并在深圳簽字接收貨物,也是以銀興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參與的。中原公司為田興辦理出國手續時,在蠡縣黨委組織部出具的田興《出國人員審查表上》出現“曹莊黨支部書記”的記載,符合政治審查材料應由本人黨組織關系所在單位出具的規定,這不能證明田興是以個人身份出國的。故蠡縣財政局主張中原公司的合作伙伴是個人而不是銀興公司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中原公司與銀興公司簽訂的《合作協議》具有協作型聯營(合同型聯營)的性質。合同型聯營屬于民事合同的一種,符合設定擔保條件,且該合作協議的簽訂也是以蠡縣財政局提供擔保為前提的。蠡縣財政局提出的聯營合同不能成為擔保合同的標的,保證合同不成立的上訴理由顯然于法無據。《合作協議》約定雙方的合作期限至1996年11月止。中原公司向法院起訴則是在1998年3月31日,沒有超過
訴訟時效期限。蠡縣財政局為《合作協議》出具的擔保函在《擔保法》實施前,保函中未約定保證責任期限,依據本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答》第133條第一款規定,及本院《關于審理經濟
合同糾紛案件有關保證的若干問題的規定》精神,本案保證
合同訴訟時效應與合作協議訴訟時效相一致,亦未超過訴訟時效期限。該保函既證明銀興公司資信良好,財力充足,可以勝任中原公司的聯營合作伙伴,又明示蠡縣財政局對中原公司在聯營合作中投入的資金提供擔保,若中原公司投入500萬元的資金與銀興公司合作,其保證該筆資金不會遭受損失。該保函蠡縣財政局意思表示明確,中原公司予以接受,蠡縣財政局與中原公司間的保證合同關系成立。但該保證合同因蠡縣財政局不具有保證人主體資格而應被確認無效。蠡縣財政局不僅對保證合同無效負有責任,對其提供的銀興公司虛假資信情況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中原公司明知蠡縣財政局不具有保證人主體資格,仍接受其擔保,對保證合同無效亦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其在原審期間主張蠡縣財政局賠償近千萬元請求不應得到支持。原審法院判決蠡縣財政局賠償中原公司500萬元人民幣及利息并無不當,應當予以維持。鑒于銀興公司已被吊銷,且無可以承擔責任的任何財產,銀興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亦下落不明的情況,原審法院未通知主債務人參加訴訟,并無不當。蠡縣財政局以原審判決未追加銀興公司參加訴訟,違反
民事訴訟程序的上訴理由本院不予支持。銀興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田興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的犯罪嫌疑行為與本案的聯營、擔保合同屬于不同的
法律關系,原審法院將民事部分單獨審理于法有據。蠡縣財政局關于本案涉嫌犯罪,應移交偵查機關處理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綜上,蠡縣財政局應對因擔保合同無效以及就銀興公司資信情況所作的虛假證明給被保證人造成的經濟損失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
適用法律基本正確。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案件受理費按一審
判決執行;
二審案件受理費58444元由蠡縣財政局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葉小青
審 判 員 張勇健
代理審判員 曹士兵
二○○一年三月三日
書 記 員 張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