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佛山市高明區合水廣播電視站與陳學海欠天線管理費糾紛上訴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233人看過

廣東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004)佛中法民二終字第419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佛山市高明區合水廣播電視站,住所地佛山市高明區合水鎮政府。

  法定代表人伍玉娟,站長。

  委托代理人李朝君,廣東中天鼎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潘麗飛,廣東中天鼎盛律師事務所職員。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陳學海,男,漢族,1960年1月18日出生,住佛山市高明區合水鎮。

  委托代理人伍日波,男,漢族,1952年2月2日出生,住佛山市高明區合水鎮新田村1號。

  原審被告佛山市高明區廣播電視局,住所地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滄江路88號。

  法定代表人吳兆華,局長。

  上訴人佛山市高明區合水廣播電視站(下稱“合水廣電站”)因與被上訴人陳學海、原審被告佛山市高明區廣播電視局(下稱“高明廣電局”)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人民法院(2003)明法民一初字第57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查明:1990年,陳學海個人投資于佛山市高明區合水鎮大洞村鳳凰山架設了一座廣播電視網絡天線,該共用天線系統網絡通至大洞、水井、城村、高村、船田及官山村委會,網絡用戶為700戶。2000年10月26日、10月30日,陳學海與合水廣電站分別簽訂《合水鎮大洞有線電視網絡并網協議書》、《大洞電視網絡接收協議》,約定:因合水鎮全鎮廣播電視聯網,陳學海所屬網絡的一切設施轉由合水廣電站所有,合水廣電站在協議簽訂后預付5000元作為原網絡 2000年的部份電視管理費給陳學海,并負責收取陳學海原網絡全部用戶(700戶)2000年管理費(每戶60元),合水廣電站按實應收戶數與陳學海(60元×應收戶數)結算,扣除預付款,剩余部分管理費于2001年1月30日前全部歸還陳學海等。上述協議簽訂后,合水廣電站實際接收了陳學海的電視網絡設備并于同年11月2日預付陳學海原網絡2000年部份電視管理費5000元,又于2001年1月19日、9月6日分別付2000元予陳學海。2003 年9月2日,陳學海以合水廣電站及高明廣電局尚欠其天線管理費未付為由向原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合水廣電站及高明廣電局支付天線管理費33000元及從 2001年10月至2003年9月的利息1500元并承擔案件的訴訟費用。

  案經原審法院審理認為:陳學海于2003年9月2日向原審法院遞交訴狀申請緩交訴訟費,由于其申請沒有得到批準,陳學海遂于9月16日繳交訴訟費,原審法院才立案,故合水廣電站與高明廣電局主張該案已超訴訟時效的理由不成立,不予采納。合水廣電站與高明廣電局各具法人資格,應各自承擔各自行為產生的責任,本案的糾紛是由于合水廣電站的法人行為引起的,與高明廣電局無關,故對陳學海要求高明廣電局承擔本案責任的請求不予支持。陳學海于1990年設立大洞公共天線網絡,屬于共用天線系統,而國務院1990年頒布的《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沒有禁止個人設置共用天線系統的強制性規定。陳學海和合水廣電站簽訂的《合水鎮大洞有線電視網絡并網協議書》符合公平、自愿原則,其內容也沒有違反有關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合法有效,受法律保護。雙方在協議中約定合水廣電站接收陳學海的一切設備,并負責收取陳學海原網絡全部用戶(700戶)2000年管理費(每戶60元),按實應收戶數與陳學海結算,扣除預付款,剩余部分管理費于2001年1月30日前全部歸還陳學海。合水廣電站2000年11月2日預支了5000元給陳學海,次年1月19日支付2000元,同年9月6日再支付了2000元,可見,合水廣電站的付款行為印證了雙方的約定“負責收取原網絡全部用戶(700戶)2000年管理費(每戶60元),按實應收戶數結算”,合水廣電站以雙方約定為按“實收戶數結算”的主張沒有依據。故陳學海要求合水廣電站支付天線管理費33000元的請求符合雙方約定,予以支持。陳學海與合水廣電站約定的付款日期是2001年1月30日前,故陳學海要求合水廣電站支付從2001年10月起至2003年9月的兩年利息1500元符合有關法規規定,予以支持。綜上所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六條及第一百零九條的規定,判決:一、合水廣電站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天線管理費33000元及利息1500元給陳學海。二、駁回陳學海要求高明廣電局承擔責任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390元,由合水廣電站負擔。

  上訴人合水廣電站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1、陳學海在原審陳述是1991年2、3月左右開始設置網絡天線,而非 1990年架設的。另外,陳學海稱用戶為700戶也沒有任何依據。2、合水鎮在2000年7月要求無條件取締個人架設天線,在年底聯網。3、雙方協議約定是按實收用戶結算,并非700戶,因為在未逐戶核實之前不可能知道實際用戶數,而且雙方簽訂協議時已屬年底,對實際可收的管理費及陳學海之前已收多少無從知曉,因此雙方才在協議中特別約定“按實應收戶數結算”,事實上合水廣電站實收的2000年管理費只有106戶。另外,雙方在協議中約定按實收用戶結算是基于當時的條件,本來按《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及合水鎮2000年7月發文,陳學海的設施屬取締和沒收之列并可處罰款,但當時合水廣電站的負責人基于與陳學海的私人感情及為了盡快完成聯網工作,才與陳學海約定以實收用戶數結算。之后合水廣電站的多付款行為也是因為當時的負責人沒有完全按照核算實收用戶數再付款的程序來做而導致的結果。如果陳學海認為網絡用戶為700戶,應由其承擔舉證責任。二、原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雙方簽訂協議是在2000年10月,依據《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個人未經批準而設立天線為禁止行為;且陳學海設置共用天線系統也未向高明廣電局備案,違反了《廣東省電視共用天線管理規定》及《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因此,雙方簽訂協議的行為屬違反強制性行政法規規定的行為,依法自始無效,而且陳學海殘留的網絡設施合水廣電站也沒有實際接收,故不管協議是否有效,合水廣電站也沒有義務另外支付任何款項給陳學海。綜上所述,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第一項,判令陳學海承擔一、二審的訴訟費用。

  上訴人合水廣電站為其陳述在本院審理期間提供如下新的證據:證據一、高明廣電局出具的證明復印件一份,以證明至2004年3月3日止,該局未受理過陳學海關于在合水鎮內設置、設計、安裝共用天線系統和使用該系統占用、截傳廣播電視信號的申請,該局也未作任何的批準、審核和備案。證據二、證明材料復印件二十二份,以證明通過向自然村調查,至2000年10月30日止,合水廣電站與陳學海訟爭的700戶用戶中有511戶沒有加入陳學海的共用天線網。

  被上訴人陳學海答辯稱:一、雙方協議明確寫明用戶數為700戶,而且從六個村委會管轄幾十條自然村來看,不可能只有106戶接網,而且陳學海每次收管理費均是在當年的12月30日后才向用戶收取當年的管理費的,不存在年中收費的情況,如果實際上只有106戶,合水廣電站應該在第一次付款的時候就提出,但其卻在履行協議近兩年均未提出,可見合水廣電站的陳述不是事實。二、雙方簽訂的協議中,明確是“根據合府字[2000]22號文《合水鎮人民政府關于發展有線電視網絡的通知》”,從這一點說明合水鎮政府確認2000年前私人辦理公共天線的合法性,而且在陳學海設置公共天線網是得到了網內的6個村委會及全體村民的支持的,在經營的10年中,政府也從來沒有干預過。合水廣電站引用的《廣播電視管理條例》是適用于廣播電臺、電視發射臺、彩編制作播放電視節目機構,但陳學海只是接收高明區的電視節目,傳輸到用戶,不屬于禁止之列。而且,陳學海是經過當地政府默許及合水廣電站支持,才能設置公共天線系統的,《廣播電視管理條例》是1997年9月1日起施行的,因此陳學海在1990年設置公共天線并無不妥。另外,合水廣電站原負責人當初是經鎮政府同意才與陳學海簽訂協議的,合水廣電站現在否定其原來的行為是不正確的。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予以維持。

  被上訴人陳學海為其辯解在本院審理期間提供了如下新的證據:證據一、有線電視花名冊復印件一份,以證明其10年來都是按該花名冊收費,共有750多戶用戶使用陳學海的天線系統。

  原審被告高明廣電局未作陳述亦未提供新的證據。

  經質證,對合水廣電站提供的高明廣電局出具的證明,陳學海認為只是證明其沒有辦理手續,但并不代表其行為不合法。按照天線系統設置時的規定,其行為是合法的。因陳學海對該證明的真實性未提出異議,而且在一、二審過程中均確認未對其設置的有線天線系統進行報批、備案等,故本院對該證明予以確認。對合水廣電站提供的證明材料,陳學海認為合水廣電站未在一審時提供,且是合水廣電站的單方面行為,故其不予確認。因合水廣電站稱該二十二份證明材料是大洞、水井、船田、城村、高村及官山村委會共511戶有線電視用戶簽名證明在2000年10月30日前沒有加入陳學海的天線網,即該二十二份證明材料屬上述村民證明未加入陳學海天線網絡的證人證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五條規定“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當事人的質詢”,合水廣電站未申請證人出庭作證,也未提供證人的身份資料等,故對該二十二份證明材料的真實性無法確認,本院對該證據不予采納。對陳學海提供的有線電視花名冊,合水廣電站認為屬陳學海單方制作,沒有相關用戶的簽名且沒有有關使用的合格證,故對其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均不予確認。因該證據僅為陳學海單方制作,合水廣電站又不予確認,故本院對其不予采納。

  本院認為:《合水鎮大洞有線電視網絡并網協議書》、《大洞電視網絡接收協議》約定合水廣電站接管陳學海電視網絡內的全部用戶,陳學海網絡內的一切設施交由合水廣電站,合水廣電站將所收取的2000年網絡管理費給陳學海,實際上是合水廣電站以收取的2000年網絡管理費為對價向陳學海買受電視網絡設備。雖然陳學海未經有關部門批準設立共用電視天線系統違反行政法規,但這只導致有關部門對陳學海的設立行為進行行政處罰,而上述協議約定的是轉讓網絡內的設備,轉讓的標的并不屬于禁止流通物,且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陳學海亦因轉讓網絡設備而停止經營活動,故不因陳學海設立及經營共用電視天線系統行為應受行政處罰而影響轉讓協議的效力。雖然協議書是在2000年簽訂的,但事實上是對1990年起陳學海所經營的有線電視傳輸網絡行為的處分和確認。1997年9月 1日起施行的《廣播電視管理條理》對此前的經營活動不具有溯及力。故上述兩份協議仍應認定為有效,上訴人合水廣電站認為雙方簽訂協議無效的依據和理由不足,本院不予采納。協議約定合水廣電站負責收取原網絡全部用戶(700戶)2000年管理費(每戶60元),按實應收戶數(60×應收戶數)給陳學海,故合水廣電站應向陳學海支付轉讓費42000元。合水廣電站提供了證明材料證明原網絡用戶只有106戶,但該證明材料不符合證人證言的法定形式,本院不予采納,其未能舉證證明其陳述。如果應收戶數確實為合水廣電站所述的106戶,合水廣電站只須向陳學海支付6360元轉讓費,但其已支付9000元,其多支付轉讓款項亦不符合常理。雙方在協議中約定全部用戶為700戶,合水廣電站認為只有106戶,其也沒有提出因簽訂協議時存在重大誤解而請求撤銷該協議。故應按協議的約定應收用戶為700戶結算款項,由合水廣電站向陳學海支付42000元,合水廣電站只付了9000元,應清償拖欠款項33000元及利息。上訴人合水廣電站的上訴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納。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處理正確,應予以維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390元,由上訴人佛山市高明區合水廣播電視站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溫 萬 民

  審 判 員 張 秀 麗

  代理審判員 歐陽建輝

  二○○四年六月三十日

  書 記 員 歐陽潔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張鳳啟

張鳳啟

執業證號:

14312200010791235

湖南維清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張鳳啟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南县| 南华县| 闵行区| 科技| 曲阜市| 图木舒克市| 竹溪县| 新邵县| 葫芦岛市| 田东县| 兰西县| 楚雄市| 辽宁省| 长寿区| 莲花县| 益阳市| 玉屏| 丰原市| 巴马| 玉山县| 仙游县| 攀枝花市| 丹阳市| 太仓市| 上杭县| 开封市| 阜康市| 信阳市| 东辽县| 崇仁县| 台南县| 临朐县| 隆昌县| 桦南县| 喀喇| 铁力市| 陆丰市| 乐业县| 东方市| 怀柔区| 长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