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與天津中信置業有限公司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308人看過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6) 津高民三終字第21號

案由
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糾紛
當事人
上訴人(原審原告):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住所地,北京朝陽區新源南路6號京城大廈。
法定代表人:王軍,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郭澤華,男,1965年10月3日出生,漢族,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法律部職員,住北京市東城區北京軍區總醫院。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天津中信置業有限公司。住所地,天津市武清開發區泉州公路西側。
法定代表人:于海介,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樹林,津孚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信集團)因與被上訴人天津中信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中信)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不服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5)一中民三初字第140號民事判決,上訴本院,本院依法由法官黃耀建、李硯芬、李華組成合議庭,于2006年8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委托代理人郭澤華,被上訴人委托代理人李樹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案件事實
經審理查明:中信集團原名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成立于1979年10月,注冊使用 “中信”商標。1999年12月29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認定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注冊并使用在金融服務上的“中信”商標為馳名商標。2002年 3月12日,原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信”商標注冊人變更為上訴人中信集團。該集團的主要經營業務在金融業、房地產開發、信息產業、基礎設施、實業投資和其它服務業領域,同時其全資或控股公司名稱大多冠以“中信”字樣,以表明與中信集團的聯系,如中信控股有限公司、中信銀行、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信嘉華銀行、中信泰富集團、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信托投資有限公司、中信網絡有限公司、中信國安集團、中信文化傳媒集團等。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中信”商標及冠有“中信”字樣的企業名稱,在相關公眾和商業領域中,已經具有與“中信”商標或中信集團有特定聯系的含義。
天津中信注冊成立于2004年4月29日,經營范圍包括房地產開發、房地產經紀、物業管理等,并在商業項目及活動中大量使用冠以“中信”字樣的名稱或簡稱。如中信廣場、中信置業、中信名都商廈、中信美食城、中信廣場京津美食休閑MALL等,同時在對外宣傳材料、 2006年臺歷、招牌、職工名片中使用了“中信”注冊商標。2005年12月20日,中信集團委托中華人民共和國長安公證處,對天津中信在天津市武清開發區振華南路“中信廣場”招商銷售中心的廣告情況進行公證,證明天津中信在其房地產銷售中心室內廣告、室外廣告以及宣傳資料中,廣泛使用了“中信”簡稱。
上述事實,有當事人陳述和其他相關書證、物證等證據在案證明,并經原審法院和本院依法定程序審核認定。
中信集團主張,“中信”是中信集團的簡稱,也是中信集團的注冊商標。該商標在國內外也享有廣泛的知名度,并已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認定為馳名商標,中信集團對“中信”商標享有排他的專有使用權。天津中信擅自在其企業名稱、開發的物業中使用,致使他人誤認為天津中信是中信集團的關聯企業或有隸屬關系。天津中信未經其許可擅自以上述方式使用其注冊商標,其行為足以使社會公眾產生誤認,侵犯中信集團“中信”商標專用權,請求法院判令:1、認定天津中信的上述行為侵權,責令其停止使用中信集團“中信”注冊商標,并在《天津日報》、《今晚報》、《法制日報》上刊登致歉聲明,向中信集團賠禮道歉,消除影響;2、天津中信賠償中信集團經濟損失人民幣50萬元;3、天津中信承擔案件訴訟費及中信集團其他合理支出。
天津中信主張,天津中信是2004年依法設立,并經天津市工商局審核后頒發營業執照,其使用 “中信”字樣不是惡意。中信集團所注冊的商標為第36類,該類別中并不包括房地產的銷售。天津中信并沒有使用中信集團的注冊商標,雖在銷售房產過程中確實使用了中信廣場招商處,中信廣場售房處等。但按照相關規定,在宣傳廣告中對注冊名稱可以減縮使用,故不應構成侵權。同時中信集團并沒有在武清開立任何企業,也沒有相關業務,武清公眾并不知曉其商標,不會造成誤認,故不構成侵權,請求駁回中信集團的訴訟請求。
原判要點
原審法院認為:中信集團對其在第36類中取得的 “中信”商標依法享有商標專用權。因天津中信對該注冊商標構成馳名商標不持異議,故在本案中應對“中信”商標作為馳名商標予以保護。天津中信雖經合法注冊取得了企業名稱權,但對其企業名稱進行簡化使用時,侵害了中信集團的在先權利,即中信集團已依法取得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其行為易引人誤認為與中信集團存在某種聯系,構成了對中信集團商標專用權的侵害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對此,天津中信應依法承擔停止侵權、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民事責任。鑒于中信集團的實際損失與天津中信的非法獲利均難以計算,法院依法根據中信集團注冊商標的知名程度及天津中信實施侵權行為的主觀惡意程度、侵權持續的時間及后果等情節,綜合確定天津中信應承擔的損失賠償責任。判決:1、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天津中信立即停止使用中信集團享有的馳名商標“中信”標識的行為,完整使用其企業名稱; 2、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天津中信在國家級報刊上刊登聲明,向中信集團賠禮道歉,逾期不執行,法院將公告判決書主文,公告費用由天津中信承擔;3、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天津中信賠償中信集團經濟損失80000元人民幣;4、駁回中信集團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訴請求和理由
上訴人請求:1、撤銷原審判決主文第一項的判決內容。2、判令天津中信停止使用上訴人“中信”注冊商標及停止在其企業名稱中使用上訴人“中信”注冊商標。主要理由:“中信”商標為馳名商標,“中信”無論作為企業名稱還是商標其核準時間均在天津中信企業名稱核準登記之前,天津中信的在企業名稱中使用“中信”商標行為,足以造成誤認,既侵犯了上訴人的商標專用權,也是對上訴人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本案主要爭議焦點:被上訴人天津中信是否應在企業名稱中停止使用“中信” 字號。


終審判決理由及法律適用
本院認為:上訴人中信集團注冊使用的“中信”商標,曾被國家行政主管機關認定為馳名商標,被上訴人天津中信對上訴人中信集團提供的“中信”商標為馳名商標以及“中信”商標的相關保護記錄等證據未提出異議。經本院審查,應認定“中信”商標為馳名商標,并適用我國商標法及司法解釋和行政主管機關的有關規定,予以保護。
根據本案事實及上訴人中信集團“中信”商標的適用范圍和知名度,被上訴人天津中信無論是將與上訴人中信集團注冊商標相同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號突出使用,還是在不相同或者不類似的商品上擅自使用馳名商標“中信”字樣,均容易誤導公眾,使相關公眾誤認天津中信與中信集團有某種聯系,或者對商品和服務的來源發生混淆,致使中信集團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因此被上訴人天津中信在自己的企業名稱中使用與他人馳名商標相同文字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依法應予制止。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有欠妥當,應當依法對馳名商標“中信”給予足夠的保護。故中信集團上訴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第五十二條第(五)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項、第二項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馳名商標認定與保護規定》第十三條、《關于解決商標與企業名稱中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5)一中民三初字第140號民事判決第二、三、四項;撤銷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5)一中民三初字第140號民事判決第一項。
二、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被上訴人天津中信置業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對上訴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的“中信”注冊商標的侵權行為,變更已經使用“中信”文字的商業設施和項目的名稱。
三、責令被上訴人天津中信置業有限公司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主管機關申請變更企業名稱,不得在企業名稱中使用“中信”字樣。
一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01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010元,均由被上訴人天津中信置業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黃耀建
審 判 員 李硯芬
代理審判員 李華


二○○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書 記 員 張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張景皓

張景皓

執業證號:

13206201510111637

北京大成(南通)律師事務所

簡介:

該律師擅長婚姻家庭、勞動糾紛、交通事故、人身損害、工傷賠償、刑事犯罪等糾紛。歡迎糾紛。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張景皓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县。| 太和县| 云和县| 泾阳县| 奉化市| 淮北市| 通州市| 故城县| 波密县| 察雅县| 北安市| 磴口县| 南靖县| 新乐市| 临漳县| 阜宁县| 城固县| 水富县| 寻乌县| 安泽县| 蓝田县| 锡林浩特市| 岑巩县| 方正县| 屏山县| 高邑县| 通城县| 比如县| 石渠县| 漾濞| 正宁县| 五河县| 应用必备| 上饶市| 霍邱县| 观塘区| 错那县| 罗江县| 垦利县| 阳朔县| 遂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