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佛中法民一終字第746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佛山市三水千葉花園房地產有限公司,住所:佛山市三水區森林公園內。
法定代表人李朗輝,該公司執行董事。
委托代理人趙小京,該公司職員。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佛山市三水大佛口飲食服務娛樂有限公司,住所:佛山市三水區西南街道三達路側。
法定代表人關汝強,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劉文霞,廣東務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佛山市三水千葉花園房地產有限公司因飲食服務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人民法院(2005)三法民貳初字第27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被告在原告處的簽單從2002年4月11日開始,最后一張時間為2003年4月25日;原告提供的簽單結算表上沒有約定被告付款的時間;盧燦光在2002年至2003年5月期間為被告千葉花園公司副經理,陳毅新為被告員工;盧燦光、陳毅新所簽結算表的單位名稱一欄注明為“千葉花園”,用餐目的為被告千葉花園公司員工用餐或公務接待等。
原審判決認為:原告大佛口公司與被告千葉花園公司成立的事實上的飲食服務合同關系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原告大佛口公司向被告千葉花園公司提供飲食服務后,享有服務價金請求權,被告千葉花園公司有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服務價金的義務。本案中原、被告雙方存在的爭議在于:一、原告的價金請求權是否已過訴訟時效而喪失勝訴權;二、本案中由“盧燦光”、“陳毅新”簽名的38張結算單據中記載的債務是否應由千葉花園公司承擔給付責任?關于訴訟時效問題,從原告提供的 100張簽單結算表來看,被告千葉花園公司與原告大佛口公司從2002年4月11日至2003年4月25日期間所發生的飲食服務是一個連續的交易過程,千葉花園公司接受服務后,其代表人員在結算表上簽名確認,但沒有寫明具體的付款時間,此為原、被告之間飲食服務合同的一般交易習慣。依照法律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對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債務,債權人(本案中即原告大佛口公司)可以隨時向債務人(本案中即被告千葉花園公司)主張履行。本案中,大佛口公司向千葉花園公司提供的飲食服務作為一個連續的交易過程,根據交易習慣,原告在交易結束前不可能知道權利是否被侵害,只能在雙方交易結束后,原告要求被告清償欠款,被告明確表示拒絕履行時才可能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訴訟時效才開始計算。大佛口公司于2005年4月4日在原審法院立案起訴被告千葉花園公司,距雙方2003年4月25日最后一次交易并沒有超過兩年,故被告千葉花園公司關于原告大佛口公司的訴請已過訴訟時效的抗辯理由不成立,原審法院不予采納。關于第二個問題,被告抗辯認為,“盧燦光”、“陳毅新”簽名的結算單據與千葉花園公司無關,他們的簽名既未得到千葉花園公司的授權也沒有得到千葉花園公司的追認,因此上述兩人的簽單行為只能由其個人承擔責任。根據原審法院查明的事實,被告千葉花園公司所確認的結算單據中的簽名人員:葉耀松、程越華、陳靜荷、李朗輝等人均為千葉花園公司的股東或員工;盧燦光在簽單期間是千葉花園公司的副經理,陳毅新是千葉花園公司的員工,兩人所簽單據上所顯示用餐單位為被告千葉花園公司,用餐目的為被告千葉花園公司員工用餐或公務接待等。根據一般的交易觀念和經驗法則,結合大佛口公司和千葉花園公司雙方在交易過程中的形成千葉花園公司員工在結算單據上簽名對服務費用進行確認的交易習慣,且被告千葉花園公司在盧燦光、陳毅新以被告名義簽單后到法庭審理前一直未向原告提出異議,可以認定盧燦光、陳毅新兩人在飲食服務結算單上的簽名行為,是代表被告千葉花園公司對服務費用的確認行為,其法律后果應當由千葉花園公司承擔。被告千葉花園公司關于盧燦光、陳毅新兩人的簽單行為不代表千葉花園公司,而只能由其個人承擔責任的抗辯理由不符合事實和法律規定,原審法院不予采納。被告千葉花園公司接受原告大佛口公司提供的飲食服務后,尚欠原告55216.20元的服務費用沒有支付,現原告大佛口公司訴請被告千葉花園公司清償所欠飲食服務費于法有理,原審法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條的規定,判決:被告佛山市三水千葉花園房地產有限公司欠原告佛山市三水大佛口飲食娛樂有限公司飲食服務費55216.20元,須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清償。逾期給付,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商業貸款利率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案受理費2166元,由被告佛山市三水千葉花園房地產有限公司負擔。
上訴人佛山市三水千葉花園房地產有限公司不服上述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認為:一、原審判決將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從2002年4月11日至2003年4月25 日每次單獨分開的消費服務作為一個連續的過程是錯誤的。1、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沒有任何書面的約定把上述時段作為一個連續服務過程,亦即上訴人到被上訴人處消費,都是獨立的,偶然的消費,每次的消費從消費完畢離開消費場所,該次消費活動即告結束,與下次(且是否有下次也未知)消費活動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消費,并非連續的消費過程。2、從被上訴人提交的證據看,在上述時段內,共有一百多次單獨的消費活動,而被上訴人一直未向上訴人提出過任何追索,到2005年4 月4日才向法院提起訴訟,除2003年4月8日、2003年4月25日兩次消費共1164元外,其余所有的消費都已超過法律規定的保護時效,法院不應再支持其訴訟請求。二、關于個別人簽單的效力,原審判決的認定是錯誤的。被上訴人提供的單據上有多人的簽名,其中個別人的簽名在消費前曾得到上訴人的同意,或事后得到上訴人的認可,但以“盧燦光”、“陳毅新”兩人簽名的消費活動,上訴人根本不知,事前未有上訴人同意,事后上訴人也未追認,其簽名消費活動與上訴人無關。1、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沒有任何書面甚至是口頭的約定,以“盧燦光”、“陳毅新”簽名的消費活動都由上訴人負責,被上訴人認為上述兩簽單應由上訴人承擔是錯誤的。2、原審判決認為兩簽名是上訴人的員工,消費目的是為上訴人員工用餐或公務接待,“千葉花園公司在盧燦光、陳毅新以上訴人名義簽單后到法庭審理前一直未向被上訴人提出異議”,從而認定兩人的簽單應由上訴人負責是錯誤的。理由是:若某人是某公司的員工,公司就要承擔其私自的以公司名義實施的行為責任,這顯然不合理,上訴人員工不止三、五百人,若每個人都以公司的名義對外實施行為,公司都要承擔其行為后果,上訴人將不存在。至于消費目的,如上述所說,由于上訴人根本不知道兩人的消費活動,更無法知道其用餐的目的,原審判決單憑簽單表上的簽名人注明的內容而認定是“公務用餐”是錯誤的,即使是公務用餐,也需事前或事后由上訴人追認才有效。三、由于被上訴人未向上訴人追索過訟爭費用,所以到上訴人收到被上訴人起訴狀時止,根本不知道有以“盧燦光”、 “陳毅新”掛上訴人名義簽單消費之事,上訴人在接到起訴狀后,即在法定的時間內向法院提出了書面答辯,明確了兩人簽名的行為與上訴人無關。依據法律規定,法院也應將上訴人的答辯狀送達了被上訴人,故原審認為“法庭審理前一直未向被上訴人提出異議”不正確。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依法改判,判令被上訴人承擔訴訟費用。
被上訴人佛山市三水大佛口飲食服務娛樂有限公司答辯稱:一、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的訴請超過訴訟時效無事實和法律依據。因為上訴人在被上訴人處簽單消費,從 2002年4月11日至2003年4月25日,是一個相對連續的過程,從上訴人最后一次消費到被上訴人起訴并未超過法律規定的時效,另外,上訴人簽單消費,雙方并未約定明確的付款期限,據此,依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被上訴人可以隨時向上訴人主張權利。二、上訴人否認盧燦光、陳毅新的簽單行為不代表上訴人的抗辯理由不成立,其抗辯無事實和法律依據。原審已經查明盧燦光、陳毅新是上訴人的員工,且盧燦光擔任上訴人的副總經理,陳毅新也是上訴人的中層干部,該兩人吃飯簽單均是在職期間,而且簽單消費目的均是上訴人的員工用餐或公務接待,另上訴人的員工有三、五百人,到被上訴人處吃飯消費也不僅只是簽單的三、五個人,其他員工在被上訴人處消費不能代表上訴人簽單,被上訴人也不會讓這些人簽單。正因為盧燦光、陳毅新等人經上訴人許可,被上訴人才會允許他們代表上訴人簽單消費。
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證據。
經審查,本院對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的訴請是否超過訴訟時效以及“盧燦光”、“陳毅新”兩人的簽單消費是否應由上訴人清償為本案爭議焦點。由于被上訴人提供的飲食服務是一個連續的交易過程,簽單上均未寫明具體的付款時間,根據交易慣例,交易有連續或持續狀態的,被上訴人在交易結束之前難以知其權利被侵犯,一般只有在簽單人明確拒絕付款或交易行為終了之日起,被上訴人才知其權利被侵犯,被上訴人于2005年4月4日起訴上訴人,距雙方2003年4月25日最后一次交易時間并未超過法定訴訟時效,故原審認為被上訴人的訴請沒有超過訴訟時效是正確的,應予維持。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八條之規定可知,企業法人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產生的經濟損失應由該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在民商事活動中,對職務行為的認定適用外觀主義原則,即只要在客觀上具備執行職務的特征,又以法人名義實施,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該行為是執行職務的行為,就可以認定該工作人員的行為是執行職務的行為。本案中,盧燦光在簽單期間是上訴人的副經理,陳毅新是上訴人的員工,兩人所簽單據上顯示的用餐單位均為上訴人,用餐目的為上訴人員工用餐或公務接待等,而被上訴人作為以收受現金為享受權利方式的飲食服務經營者,根據一般的交易觀念和經驗法則,除上訴人授權葉耀松、程越華、陳靜荷、李朗輝、盧燦光、陳毅新可以在被上訴人處簽單外,被上訴人不可能允許上列六人長達一年時間內累計簽單消費達五萬多元,且上列六人簽單消費均注明是員工用餐或公務接待,上訴人在被上訴人起訴前亦從未對上列六名簽單人員提出過異議,現上訴人又追認與盧燦光、陳毅新兩人簽單方式相同的葉耀松、程越華、陳靜荷、李朗輝的簽單,因此,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四條規定的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判斷原則,結合被上訴人提供的證據和本案實際情況,應判斷被上訴人提供的證據證明力大于上訴人提供的證據證明力,故原審認定盧燦光、陳毅新兩人在被上訴人處的簽單行為,亦是代表上訴人的確認行為,由此造成被上訴人的經濟損失亦應由上訴人承擔是正確的,應予維持。綜上,上訴人所提上訴理據不足,于法無據,應予駁回。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166元,由上訴人佛山市三水千葉花園房地產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楊 恩 敏
代理審判員 劉 雁 兵
代理審判員 徐 立 偉
二○○五年八月三十日
書 記 員 王 志 恒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授權委托書(民事)
2020-10-14認可和解協議裁定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維持或者撤銷減刑、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拘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假釋案件的報告(有特殊情況假釋用)
2020-10-14檢查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報送上(抗)訴案件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拘留人大代表報告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送達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
2020-10-14詢問通知書
2020-10-14撤銷停止執行死刑意見通知
2020-10-14糾正不當假釋裁定意見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確認書
2020-10-14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意見書
2020-10-14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三)
2020-10-14×××公安局凍結/解除凍結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暫予監外執行審批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逮捕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