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 寧 省 沈 陽 市 中 級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5]沈中民(2)房終字第224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崔方珍,女,1957年12月11日出生,漢族,沈陽電纜廠工人(已退休),住址沈陽市鐵西區重工街六段五里2-322號。
委托代理人:王石,女,1950年3月16日出生,漢族,沈陽市沈河區中天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住址沈陽市沈河區建院街一六巷6-2-2-6-1號。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崔天生,男,1951年5月24日出生,漢族,沈陽市交警支隊車輛處民警,住址沈陽市沈河區青年大街246號233室。
委托代理人:崔鶴,女,1977年12月26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系崔天生女兒)
委托代理人:賀鳳英,女,1951年11月18日出生,沈陽市絨織廠統計員,住址同上。
原審第三人:李志鋒,男,1971年3月5日出生,漢族,個體業者,住址同上。
上訴人周柏林與被上訴人沈陽恒基房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基公司)、沈陽中和房屋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和公司)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沈陽市沈河區人民法院(2004)沈河民一房初重字第1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吳波擔任審判長并主審、代理審判員那卓、代理審判員李倩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座落于沈陽市沈河區東濱河路“現代家園”商品房系沈陽中和房屋開發有限公司開發,被告受沈陽中和房屋開發有限公司委托銷售該商品房。2000年8月18日,原告與被告簽訂商品房銷售合同一份,合同約定原告購買座落于沈陽市沈河區東濱河路14棟2單元4層1號建筑面積 175.866平方米的商品房,購房款為739,847元,付款方式為首期付款149,847元,59萬元購房款由銀行按揭貸款。同時,原告與被告簽訂商品房購銷合同一份,合同約定,原告購買座落于沈河區東濱河路“現代家園”車庫一處,座落于沈河區東濱河路“現代家園”14號樓1層北巷12號第17-18 軸,建筑面積23.155平方米,車庫款為121,563元,付款方式2000年9月1日前給付原告121,563元。原告逾期超過30日,被告終止合同,原告應按應付款的10%向被告支付違約金,合同約定被告于2000年12月31日前將經過工程質量監督部門驗收合格的商品房交付原告使用,被告逾期將商品房交付上訴人使用,原告有權按已交付的房款的總額向被告追究違約利息,按合同規定交付期限的第二天起至實際交付之日止在1個月內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支付原告,逾期超過6個月則視為被告不履行合同,原告有權向被告按原告累計已付款的5%向原告支付違約金,后合同繼續履行。2001年10月1日,原告入住該房和車庫。原告于2001年5月31日與沈陽中和房屋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書一份,協議約定,沈陽中和房屋開發有限公司根據維修所需工料費和原告誤工費及原告延期使用損失折價沈陽中和房屋開發有限公司一次性補償周柏林人民幣19,300元,原告獲得沈陽中和房屋開發有限公司經濟補償后,沈陽中和房屋開發有限公司不再承擔任何責任。之后,原告以被告逾期將未經過驗收合格的房屋交付使用為由,要求被告承擔違約責任,賠償經濟損失60,376萬元。于 2002年5月10日訴訟至沈河區人民法院,沈河區人民法院作出(2002)沈河民初字第1590號民事判決書,宣判后,周柏林不服上訴至本院,本院以 [2003]沈民四房終字第38號民事裁定書,裁定將本案發回重審。
另查明,被告沈陽中和房屋開發有限公司在一審法院審理期間經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
原審法院認為,原、被告簽訂商品房購銷合同合法有效,原、被告均應按協議約定履行義務。被告沈陽恒基房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與沈陽中和房屋開發有限公司系受托人與委托人的關系。原告與被告簽訂協議后,原告在了解該商品房系沈陽中和房屋開發有限公司所開發的情況下,就延期使用問題與沈陽中和房屋開發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并得到經濟補償,應視為原告選擇委托人沈陽中和房屋開發有限公司作為相對人主張了權利,因此,原告不應變更選擇的相對人,不應再向被告主張權利,故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原審法院判決:駁回原告周柏林的訴訟請求。
宣判后,周柏林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其主要上訴理由:上訴人已經按照合同約定交付了購房款,而被上訴人卻逾期交房8個月之久,被上訴人應承擔違約責任;上訴人和中和公司簽訂的協議書與上訴人和恒基公司簽訂的商品房購銷合同無關。請求判令被上訴人恒基公司承擔逾期交付商品住宅房屋的違約金 22704元,判令被上訴人恒基公司承擔逾期交付商品房車庫的違約金3761元。被上訴人辯稱,同意原審法院判決。
本院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基本一致。
以上事實,有當事人陳述,商品房買賣合同、交款收據、結算單、物業收費一覽表、周柏林與中和公司簽訂的協議書,經原審法院庭審質證,本院予以確認,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恒基公司簽訂的商品房購銷合同,是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愿、等價有償的基礎上簽訂的,是真實意思表示,應確認合法有效。合同簽訂后,因上訴人所購房屋存在質量及延期使用問題,上訴人遂與中和公司就上列存在問題達成協議并得到經濟補償。由于被上訴人恒基公司與中和公司系受托人與委托人的關系,應視為上訴人已經選擇中和公司作為相對人(即賠償損失義務人)主張了權利,不應變更賠償損失相對人,基于同一標的物及延期損失再行向恒基公司主張權利。關于上訴人提出中和公司賠償的19300元是對房屋質量問題進行的賠償,與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恒基公司承擔逾期交付商品房的違約責任不相關聯的上訴理由,因當事人之間已經進行的經濟補償所指向的房屋與本案訴爭房屋系同一房屋,由該訴爭房屋引起的經濟補償已經履行完畢,故本院對上訴人的訴訟主張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吳 波
代理審判員 那 卓
代理審判員 李 倩
二○○五年二月 二十一日
書 記 員 韓 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證據移交清單(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民事反訴狀(民事被告或刑事自訴案件被告人提起反訴用)
2020-10-14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筆錄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撤銷、變更一審裁定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一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二)
2020-10-14調查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卷內目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批準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拘留審查/延長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鑒定結論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撤銷案件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征求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補充立案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直接受理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立案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