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佛中法民五終字第217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反訴被告):關光前,男,1951年6月16日出生,漢族,住所: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辦事處小黃圃建業西路十巷9號。
委托代理人:邱運忠,廣東容桂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反訴原告):黃和澤,男,漢族,1935年1月11日出生,住所: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辦事處上佳市隔涌路吉慶巷14號。
委托代理人:劉國祝,廣東仲馬律師事務所。
委托代理人:黃天祥,男,漢族,1965年9月2日出生,住所:佛山市順德區桂洲鎮上佳市中興隔涌村。
上訴人關光前因相鄰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2004)順法民一初字第0212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原告擁有的房屋位于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辦事處上佳市居委會隔涌路一巷4號,該房屋系原告于2003年9月向盧衛東購買。被告擁有的房屋位于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辦事處上佳市居委會隔涌吉慶巷4號。原告房屋的東側與被告房屋的西側相鄰,中間為一通道,該通道為一死胡同,即南面沒有與任何其他通道相連接,其盡頭處約11.7平方米的五邊地在1993年已經上佳市股份社批準給被告使用,被告于2004年4月23日繳納了使用費5265元。該通道水泥路面系被告個人出資鋪設。該通道距原告住宅處約45厘米及約1米處各有樹木一棵。被告的房屋在鄰巷處開有門口,并在門前曾建有花基,在11.7平方米處曾搭建有星棚。2004年2月,原告需改建房屋并向相關部門申請并得到批準。原告認為其房屋東側的通道系公用通道,自己亦享有使用權,遂要求被告拆除星棚、花基并砍伐兩棵樹木,以便自己能在該通道前開設門口以通行,被告予以拒絕,雙方引起糾紛。原告投訴花基及星棚為違章建筑,在相關主管部門的督促下,花基及星棚已拆除。2004年5月,原告在其房屋東側即鄰爭議之通道處開設門口。2004年6月,被告建設圍墻將通道封閉,原告認為圍墻影響了自身的通行,將圍墻部分推倒,雙方矛盾因此加劇。
原審判決認為:案件爭議之焦點系原告就雙方不動產相鄰通道是否應享有通行權的問題。解決該問題前應首先確認通道的使用權歸屬。從案件的實際情況,法院確認被告對通道享有先占使用權。理由如下:1、通道從歷史沿革上一直系由被告個人使用,并無他人共用。雖然在另一住宅曾在鄰巷處開設門口,但被告對該住宅開設門口之用途已做解釋。原告沒有證據證實該住宅的門口開設系為使用通道而非他用,則被告的解釋法院推定為合理,從門口已封閉多時的現狀亦可證明此點。2、通道并未有與任何其他通道相連,實質為一死胡同,因此其并非公用通道。3、通道的修建維護系被告所為,而且被告多年使用,其基于先占已取得該通道的使用權,并且取得亦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認可。依照法律規定,相鄰關系是指兩個以上相毗鄰的不動產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動產所有權或使用權時,因行使權利的延伸或限制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我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風、采光等方面相鄰關系。因此,行使相鄰權需滿足以下條件:1、須對鄰人不動產確有使用之必要;2、須選擇對鄰人損害最小方式使用;3、須給予鄰人一定補償。本案中,被告基于先占取得通道的使用權,原告需要使用該通道,必須符合法定要件或取得被告的同意。但從原告之房屋原狀情形可知,其房屋通行必需開設的門口一直位于西側,原告改建房屋在原位置開設門口符合一般大眾的認知情況且不會造成鄰里糾紛,因此原告認為改建房屋需要在訟爭通道前開設門口以方便通行的理由,并不成就其享有通行權的法定條件,原告要求對通道享有通行權不符合民眾習慣及不符合法律規定,其訴訟請求不予支持。然而,原、被告作為不動產相鄰的兩方,仍應本著團結互助的精神處理好相鄰關系,對于樹木落葉造成原告的影響,被告作為通道使用人對該樹木在未砍伐的情況下應做適當修剪,在原告改建房屋時如對通道的必要使用被告應給予協助。關于被告的反訴,雖然原告推倒被告圍墻的事實清楚,但對于通道法院確認的是被告擁有使用權而非所有權,在相關行政部門沒有核準被告對通道享有所有權的情況下,被告建設圍墻的行為實質上已非法擴大了自身權利范圍,原告非法定監管部門,其推倒圍墻的行為確系不妥,法院對原告該行為予以批評。但不能成為被告基于自身非法行為而能獲得賠償權利的基礎,因此被告要求原告賠償的請求不合理,不予支持。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法院殷切期盼原、被告能擯棄前嫌,作為鄰里雙方能互相諒解、團結協作,以創造出和諧互助的鄰里關系。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的規定,判決:一、駁回原告關光前的訴訟請求。二、駁回被告黃和澤的反訴請求。案件本訴費用50元由原告負擔,反訴費用240元由被告負擔。
宣判后,原審原告、反訴被告關光前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一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對通道享有先占使用權是錯誤的,沒有事實依據,理由不能成立。1、歷史上,大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上訴人的房屋(轉讓前系舊屋主)曾在與被上訴人相鄰的通道一邊開過門口,利用該通道出入。對于這一事實,被上訴人在幾次庭審均予以承認,至于打開門口是否用于取水方便,這僅僅是被上訴人一方的理解,但上訴人房屋曾經在通道內開門卻是不爭的事實。該通道一直是由多家共用的事實,可以直接推翻被上訴人的所謂先占使用權。2、該通道是三家人共同使用,而不是由被上訴人獨家使用的。3、該通道是否由被上訴人出資維修無從查明。即使該通道是由被上訴人出資維修,也改變不了該通道屬共同通道的事實,這不能作為被上訴人享有先占使用權的理由。被上訴人如果真的出資后,可以要求當地居委會補償,也可以由上訴人分攤。4、一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基于先占取得該通道的使用權,并取得有關部門的認可,這一提法對“有關部門”是含糊其詞。一審中,被上訴人舉證的僅僅是當時股份合作社的證明,而股份合作社僅僅是當地農民股份管理的自治機構,而土地使用權問題絕不是該“有關部門”有權認可的。二、上訴人獲得該通道的通行權有理有據。1、上訴人在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后,即向規劃建設部門申請改建,上訴人在通道內開門口通行的要求得到了規劃建設部門的準許。 2、被上訴人私自在與上訴人房屋相鄰處砌墻,嚴重影響了上訴人的合法權益,上訴人因此向行政執法部門對被上訴人的違法行為進行了投訴,行政執法部門也已通知被上訴人立即拆除違法建筑。3、上訴人使用該通道符合公共利益,且完全不損害被上訴人的合法權益。上訴人如果可利用該通道出入,則可改善另一出口的出入壓力,因為另一巷道也是一條死胡同,巷道狹窄,大部分寬度僅為1.35米,出入人員又多,兩輛摩托車都無法會車,如果上訴人能使用與被上訴人相鄰的通道出行,既方便自己,也方便群眾。如果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共用該通道,兩家人口不多,這樣不僅不影響被上訴人的正常通行,而且更有利于兩家的交往。三、一審判決作出的分別駁回原、被告訴訟請求和反訴請求的結果,其實并沒有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判決書否定上訴人對通道的使用權,只會加劇雙方的矛盾,而無法化解這一矛盾。一審判決無論是根據歷史事實,還是考慮到今后雙方的關系,這一處理結果都是錯誤的。四、本案系爭通道,被上訴人沒有土地使用權證和施工許可證,就違法建筑。被上訴人違法建筑對相鄰的上訴人造成影響,被上訴人應排除妨礙,恢復原狀。據此請求:撤銷一審判決第一項,改判支持上訴人的原審訴訟請求;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
二審期間上訴人關光前提供以下證據:
1、錄像資料一份,證明訟爭通道不是僅有被上訴人單獨使用的。2、圖紙二張,證明規劃建設部門允許我方在訟爭通道上開門口,方便摩托車出入。3、照片六張,證明被上訴人破壞雙方使用通道的原狀,堵塞了上訴人出入的門口。被上訴人黃和澤質證認為,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證明內容有異議,證據1不能證明所要證明的內容,證據2不是法定文件,不能作為證據使用,訟爭通道原來是空地,沒有人使用的,證據3不能證明所要證明的內容。經審查:本院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
被上訴人黃和澤答辯稱:一、被答辯人的房屋在其座向西側是有通道的,該通道為歷史、習慣所認可,為房地產權證等法定憑證所確認。該通道能保證被答辯人的通行,滿足其生活需要,不存在出口壓力。二、被答辯人房屋東側與答辯人房屋相鄰處,歷史以來沒有通道,曾經開了一個小門是為取水這一特定所需,后不再有取水所需時,為了防盜,又將該門封砌了。該門的一啟一關可充分說明歷史、習慣以來被答辯人在該處沒有通道,如果有,開啟的門有什么必要又封閉呢?三、多方的事實足以證明被答辯人在其房屋東側沒有通行權。1、該通道是一條死胡同且沒有地名(巷名)。2、該通道由答辯人出資鋪設、維護。3、通道盡頭處11.7平方米的“五邊地”答辯人自1993年即取得使用權,現正辦理房地產權證。4、兩家相鄰處樹木的樹齡已有十幾年,如果被答辯人在東側有通行權,則處于通道上的兩棵樹早已被砍伐,兩棵樹的成長歷程也足可反證被答辯人在此沒有通行權。5、被答辯人說在通道內開門口已得到規劃部門批準沒有依據。四、被答辯人購買房屋之前,答辯人與其前面幾任產權人都相安無事,鄰里關系融洽,根本原因在于大家尊重歷史以來形成的善良習慣。被答辯人理應尊重歷史習慣,承繼前任產權人的權利義務,而不應搞得鄰里不和。五、被答辯人推倒答辯人圍墻,理應賠償損失,該損失是答辯人的實際損失,而不是額外的非法利益,一審法院不予支持是不妥的。答辯人為了息事寧人,不再浪費公共訴訟資源,故不再上訴。六、如果訟爭通道上的兩棵樹影響被答辯人蓋新房子,有必要砍的話,答辯人是同意的。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責任分明,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經審查,本院對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方面相鄰關系。這是處理相鄰關系的基本原則。關于上訴人提出的在其房屋東側與被上訴人房屋相鄰的通道享有必要通行權的問題。按照我國民法及學說理論,相鄰必要通行權成立應具備下列要件:1、土地與公共道路無適宜之聯絡。2、須土地通常之使用所必要。3、須非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之任意行為所致。一旦具備以上條件,土地所有人或利用人即可通行周圍地以至公路。于必要之時,通行權人尚可開設道路,而不具備上述條件之一,相鄰必要通行權利不能成立。本案中,上訴人房屋西側開設有通道,上訴人的通行權沒有受到阻礙,其房屋東側通道不是為解決上訴人通行而必須的通道。另外,歷史上,該通道實質為一死胡同,不具備通行功能。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被上訴人對死胡同作了修建、維護并通行使用,賦予了死胡同通行的功能,但從尊重歷史的角度來說,該通道并非歷史公用通道,故對上訴人要求在該通道通行的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對通道享有先占使用權,因我國的法律、法規沒有規定占有取得的相關制度,故本院對此予以糾正。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雖適用法律有不當之處,但判決結果正確,本院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90元,由上訴人關光前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陳 秀 武
代理審判員 張 雪 潔
代理審判員 余 珂 珂
二○○五年五月十七日
書 記 員 肖 建 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江鋒律師,大學本科學歷,法學學士學位,現為石家莊市律師協會公司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北錦澤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副主任律師。 李江鋒律師2008年在校期間通過國家司法考試,2009年大學畢業以后到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實習,同年到河北錦澤律師事務所工作至今。李律師自執業以來,辦理了大量的民事及刑事案件以及一些有社會影響的案件,如無極6.16環境污染案等。同時,李律師還擔任了河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法律顧問。李江鋒律師愿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專業的法律知識,為您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代理非訴訟事務授權委托書
2020-10-14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樣式五)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二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撤銷緩刑用)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2020-10-14檢察建議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送達看守所)
2020-10-14減刑申請書
2020-10-14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扣押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保外就醫保證書
2020-10-14不起訴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聘請律師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委托勘檢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辯護律師收集案件材料許可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書(樣式二)
2020-10-14脫逃罪犯捕回登記表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