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蚌民一再終字第21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邵之文,男,1933年出生,漢族,農民,住懷遠縣姚山鄉朱邵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常振凡,男,1932年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住懷遠縣姚山鄉朱邵村;
委托代理人顧孟友,懷遠縣城關鎮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邵之文與常振凡土地補償款糾紛一案,原經懷遠縣人民法院審理并于2003年8月10日作出(2003)懷民一初字第292號民事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邵之文不服,向檢察機關申訴。蚌埠市人民檢察院于2004年9月3日向本院提出抗訴。本院于2004年9月21日依法將該案交由原審法院再審。原審法院經審理于2005年3月7日作出(2004)懷民一再字第39號民事判決。邵之文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上訴人邵之文,被上訴人常振凡及其委托代理人顧孟友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2003)懷民一初字第292號民事判決認定,1998年10月25日,原、被告經協商約定,原告將位于姚山鄉上橋街上一塊宅基地轉讓給被告使用,該地塊的弓口四至為北至邵之文住房,南至張成文住房之間3.3米,西至排澇溝中,東至路中,由中間人殷永璽起草協議書一份。協議書第二條載明被告一次性賠償原告土地及地面作物等一切費用計人民幣 20390.7元。后原告對價款有異議,雙方同意變更為30000元,但在協議書上未作文字變動,中間人邵華翠、張成文、高正學及被告均在協議書上簽字。簽字后被告與中間人同在一塊用晚餐,原告因其他原因當時未簽字也未與被告及中間人共同用餐。協議書共一份,由被告保管。后被告經夏秀英于1998年11月 25日、1998年12月3日兩次給付原告10000元。1999年1月某日,在被告家中,原、被告就協議書中約定的土地補償款一事商談,被告以補償款中 20000元應沖抵原告在協議簽訂前所借被告的20000元錢,將協議書中載明的“土地補償款20390.7元”劃去,在“20390.7元”字的下方寫上“30000元付清”,原告在協議書上簽名,并在“30000元付清”字的上面按上指印。2001年被告在辦理了土地、建房審批手續后,準備建房的過程中,遭到原告的阻撓。2002年2月經懷遠縣人民法院審理,判決原告敗訴,對原告要求認定被告欠其20000元土地補償費未予認定。原告不服,提起上訴。經本院終審,判決原告敗訴,判決書中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仍未予認定。2003年1月,原告向原審法院重新提起訴訟,要求被告付土地補償費20000元,后以舉證期間不能充分提供證據為由撤回起訴。庭審期間,被告出示一份1999年1月9日原告借被告現金5000元的借條一份,原告以超過舉證期限為由不予質證。原告訴稱,雙方簽訂的協議書中第二條“30000元付清”中的“付清”二字是被告在自己簽字按手印后添寫的,未能提供相關證據予以證實。原審認為,原告要求被告給付土地補償費20000元,因不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亦不能提供雙方簽訂的協議書中第二條“30000元付清”中的“付清”二字是被告在原告簽字按指印后被告后添寫的相關證據,因此,原告要求被告給付20000元補償費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其訴訟請求依法不予支持。故判決:駁回原告邵之文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810元,辦案實際支出費用400元,郵資費50元,合計1260元,由原告負擔。
原審法院(2004)懷民一再字第 39號民事判決認定的案件事實同其(2003)懷民一初字第292號民事判決認定的案件事實基本一致。此外,還另查明,2001年,常振凡準備建房時,遭到邵之文的阻撓,常振凡提起訴訟,要求邵之文停止侵害。邵之文以其欠宅基地款20000元未付,故不讓其建房。2002年2月10日,原審法院經審理,判決邵之文敗訴,對邵之文的抗辯理由沒有采信。邵之文不服,提起上訴,經本院二審,判決維持原判。之后,邵之文向原審法院重新提起訴訟,要求被告付土地補償費20000元。2003年1月6日,邵之文以在舉證期間不能充分提供證據為由,申請撤回起訴。原審法院于2003年1月15日裁定準許邵之文撤回起訴。原審法院再審認為,邵之文要求常振凡給付土地補償費20000元,未提供充分證據予以證明且1998年10月25日,被告及其中間人在協議書上簽名,邵之文未在協議書上簽名,但之后邵之文在協議書上簽名并在協議書中第二條“30000元付清”字樣上面按了手印。因此,原判認定的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為此判決:維持(2003)懷民一初字第292號民事判決。
邵之文上訴認為,協議書中“30000元”是對補償款的約定,“付清”兩字系被上訴人私自添寫的,被上訴人欠上訴人20000元土地補償款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請求二審撤銷原判,支持上訴人的訴訟請求并由被上訴人承擔本案的一、二審訴訟費用。
案經開庭審理并經本院審查,懷遠縣人民法院(2004)懷民一再字第39號民事判決認定的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邵之文上訴稱協議書中“30000元”之后的“付清”兩字系被上訴人常振凡私自添寫,但是其對此沒有提供充分證據加以證明。經本院審查,上訴人邵之文不僅在協議書上簽名,而且在該協議書中被上訴人常振凡添加的“30000元付清”字樣的下方又按有指印,邵之文本人對此亦予認可,故應當認定邵之文簽名并捺印的行為是其本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由此而產生的法律后果應由其本人承擔。綜合以上,本案原判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實體處理正確,上訴人邵之文的上訴理由均無事實及法律依據,其在原審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本院依法不予采信。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210元,由上訴人邵之文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羅傳繼
審判員刁小健
代理審判員姚利華
二OO五年九月二十八日
書記員李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自訴案件反訴狀
2020-10-14回避復議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拘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拘傳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單處剝奪政治權利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偵查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重新鑒定、勘驗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回執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詢問通知書
2020-10-14傳喚證
2020-10-14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公安局變更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換押證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死亡通知書
2020-10-14刑事偵查卷宗
2020-10-14扣押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