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東民一終字第135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曉林,男,1958年9月7日出生,漢族,勝利油田勝大集團退休職工,住勝利油田勝東社區錦華小區25號樓3單元1樓西門。
法定代理人:劉洪,女,1971年6月30日出生,漢族,無業,住勝利油田勝東社區錦華小區25號樓3單元1樓西門。
上訴人(原審被告):李強,男,1993年6月30日出生,漢族,勝利石油管理局勝中社區第一小學學生,住勝利油田勝東社區錦華小區25號樓3單元1樓西門。
法定代理人:劉洪,女,1971年6月30日出生,漢族,無業,住勝利油田勝東社區錦華小區25號樓3單元1樓西門。
兩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劉士榮,男,1946年3月14日出生,漢族,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西隋村村民,住該村
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洪,女,1971年6月30日出生,漢族,無業,住勝利油田勝東社區錦華小區25號樓3單元1樓西門。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曉蕙,女,1954年8月4日出生,漢族,勝利油田勝大集團退休職工,住東營市東營區勝利小區1號樓1單元7號。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曉青,男,1952年5月4日出生,漢族,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物資經營中心退休職工,住濰坊市寒亭區益新街5號樓1單元3樓西戶。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曉文,男,1961年9月7日出生,漢族,濟南鐵路分局濟南西站職工,住濟南市歷下區廣智街118號。
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苑國強,東營市東營清源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
上訴人李曉林、劉洪、李強因遺囑、遺贈、繼承糾紛一案,不服東營市東營區人民法院(2003)東民初字第1617號民事判決,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劉洪,上訴人李曉林、李強及其共同委托代理人劉士榮,被上訴人李曉蕙及三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苑國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認定:2001年6月13日,李華村書寫有書面遺囑1份,載明:我參加革命50多年,現已年近80歲,愛人劉少芳年近70歲,患精神(病)已達40年,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都不知道,子女雖多,但都已結婚、生子女,無瑕照顧父母,且都是雙職工,生活無困難,只有次子李曉林,因病退休在家,其愛人劉洪生一男孩名叫李強,在上小學一年級,本人無文化,無工作,在家照顧兩個老人和孩子;我工資雖不算低,但子女多,開支大,基本無什結余;2000年買了一處房子還是兒媳借錢幫我買的;房子坐落東營市東城錦華小區25號樓一層西頭,面積80平方米,按照誰照顧老人誰受益的法律規定,我死后歸劉洪和李強所有,其婆母由劉洪繼續扶養,因此我死后的撫恤金由劉洪領取,作為贍養其婆母的費用,任何人不得爭執,立此遺囑,以資證明。
另認定,原告劉少芳月收入185元、李曉青月收入500元,李曉文月收入700元、李曉蕙月收入1000元,李曉林月收入900元。原告劉少芳與李華村系夫妻關系,1952年5月4日生育李曉青, 1961年9月7日生育李曉文,1954年8月4日生育李曉林,1954年8月4日生育李曉蕙。劉洪系李曉林之妻,李強系劉洪與李曉林之子。2003年1 月3日李華村因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其生前與原告劉少芳擁有共同財產80型樓住房一套(坐落于勝利油田勝東社區錦華小區25號樓3單元1樓西門),住房編號 750102522,房價款49621元。
原審法院認為,結合原、被告所提供證據,足以認定李華村所立遺囑系其真實意思表示,但該遺囑所涉及的標的物80型樓住房因系李華村與劉少芳的夫妻共同財產,李華村對其進行處分侵犯了劉少芳的財產權,再者,被告劉洪與李強系被繼承人李華村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員,其將遺產贈與劉洪與李強,應系遺贈。綜上,李華村所立遺贈應系部分有效、部分無效。原、被告對遺贈效力的主張均不成立。本案訴爭的80型樓住房系不可適用實物分割的財產,結合案件的情況,加之原告劉少芳與李華村生活時間較長,該房屋以原告劉少芳繼續居住使用為益,但其作為李華村與劉少芳的共同財產,原告劉少芳應支付被告劉洪、李強該房屋房價款的一半。原告劉少芳、李曉青、李曉文、李曉蕙主張二被告在60日內未作出表示接受的意思表示,應視為放棄權利,因二被告一直在訴爭的房屋中居住生活,在繼承開始時并未從該房屋中搬出,視為接受遺贈,故原告的主張不成立。原告劉少芳、李曉青、李曉文、李曉蕙主張按法定繼承繼承其應得份額的訴訟請求,不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不予支持,二被告主張其全部繼承該房屋,不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九條之規定,判決:一、80型樓住房由原告劉少芳繼續居住使用,原告劉少芳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被告劉洪、李強房屋補償款24810.5元(49621元÷2)。二、駁回原告劉少芳的其他訴訟請求。三、駁回原告李曉青、李曉文、李曉蕙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995元,由原告負擔劉少芳998元,被告劉洪負擔997元。
上訴人李曉林、劉洪、李強上訴請求及理由相同。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第一項,依法確認李華村遺囑有效,房子由上訴人所有或發回重審。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主要理由是:1、李華村所立遺囑合法有效。劉少芳作為精神病人,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李華村作為其法定代理人,完全有資格代理其行使民事行為,故所立遺囑的行為,是完全能夠代表劉少芳的。2、一審判決上訴人李曉林的權益沒有予以依法保護。李曉林在本案中作為原告,一審判決中對李曉林的權益及請求問題,未進行任何裁判,是錯誤的。3、一審法院未就原告的訴訟請求予以判決。一審原告的訴訟請求有兩項:一是確認遺囑無效,二是判決原告依法繼承李華村的遺產(80型住房一套)。一審未就原告的上述請求予以判決。
被上訴人共同辯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在審理中查明,2004年8月14日,劉少芳在上訴期間因病死亡。生前未立遺囑。在庭審過程中,其法定繼承人李曉林、李曉蕙、李曉青、李曉文都向法院遞交了書面申請,均表示不放棄遺產繼承。
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一致。
本院認為,根據法院查明的事實,李華村生前立遺囑時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所立遺囑系其真實意思的表示。李華村遺囑所處分的80型樓房系其與劉少芳的夫妻共同財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六條第一款:公民可以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之規定,李華村在遺囑中處分個人財產的行為,是合法有效的民事行為。劉少芳作為精神病人,李華村生前作為劉少芳的丈夫,系劉少芳的法定監護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據此李華村在遺囑中擅自處分劉少芳個人合法財產的行為,應系無效民事行為。故原審法院認定李華村所立遺囑為部分有效、部分無效并無不當。上訴人關于李華村所立遺囑完全合法有效的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李曉林在一審中的主張的內容為李華村所立遺囑為合法有效的遺囑,但一審法院已就遺囑的效力問題作出認定,故上訴人關于一審法院未對李曉林權益予以保護的主張,證據不足,本院不予采信。由于李華村在遺囑中將樓房個人所有部分遺贈給劉洪、李強是合法有效的。據此原審法院判決駁回原告依法繼承李華村房屋遺產的請求是正確的,故上訴人關于一審法院未就原告訴訟請求進行判決的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由于劉少芳在二審過程中因病死亡,在其法定繼承人不放棄繼承的情況下,劉少芳對樓房的個人合法所有部分應作為遺產由其法定繼承人繼承。由于上訴人劉洪、李強相對于上訴人李曉林,被上訴人李曉蕙、李曉青、李曉文對關涉本案的樓房享有較大的權利份額,此樓房應由上訴人劉洪、李強、李曉林居住使用為宜。因二審過程中訴訟主體發生變化,據此改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 撤銷東營市東營區人民法院(2003)東民初字第1617號民事判決第一、二項;
二、維持東營市東營區人民法院(2003)東民初字第1617號民事判決第三項;
三、80型樓房由上訴人劉洪、李強、李曉林居住使用,上訴人分別支付被上訴人李曉蕙、李曉青、李曉文房屋補償款6202.6元{[(49621元÷2-49621÷2÷4)]÷3}.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
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楊憲銀
審 判 員 王海蓉
代理審判員 翟玉芬
二00四年九月八日
書 記 員 于 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擔保書(法人)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維持或者撤銷減刑、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刑事判決書樣式)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刑事公訴、自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向檢察院、法院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通知證人出庭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解除扣押決定書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院不抗訴決定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訊問筆錄
2020-10-14×××公安局準許拘役罪犯回家決定書
2020-10-14呈請報告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未成年證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