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南 省 易 門 縣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6)易民一初字第63號
原告馬汝聰,男,1950年1月4日生,回族,農民,住易門縣六街鎮柏樹村委會摩所村8組。
一般授權委托代理人李玉文,誠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簡天萬,男,1960年12月20日生,漢族,農民,住易門縣六街鎮柏樹村委會摩所村8組。
被告馬保英,女,1966年5月2日生,回族,農民,住址同上。
二被告之特別授權委托代理人李恩順,男,1954年1月2日生,漢族,易門縣龍泉鎮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馬汝聰訴被告簡天萬、馬保英相鄰糾紛一案,原告以被告違反了雙方事先的協議,翻建的耳房多占了共用區域等理由于2006年2月7日訴至本院,要求被告拆除共用天井區域內的耳房雨篷、走道、耳房進深超出4.7米的部分及占用外天井的耳房樓梯,并使共用天井排水暢通,恢復大門原狀。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審理。被告辯稱,被告翻建耳房之前征求了原告的意見,雙方已達成協議,被告未違反協議,原告的請求實屬無理,應予駁回。本案于2006年2月7日、4月20日在本院第二審判法庭公開聆訊,原、被告雙方及其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二被告系夫妻關系。原告的兩間耳房坐東向西,其中作為住房的一間(亦系原告在此相鄰關系中的第二間耳房)與被告坐西向東的兩間耳房及坐北向南的一間倒八尺相鄰,這幾間房共用一個天井,這一天井繼后向南是原告的正房、廚房及其余翻建的耳房。在被告翻建耳房之前,被告的倒八尺原為廚房,并與原告作為住房的一間耳房(即上述第二間耳房)緊密相鄰,雙方的原共用大門建在被告的耳房與倒八尺之間,即在被告己方,大門的外天井處建有石階方便出入大門,共用天井的排水孔建在現被告耳房走道北端。原告作為住房的這一間耳房現由原告80歲的母親居住。被告翻建前的住房土地使用證為易六集用(2002)字第0303-(08)051號,使用權的四至清楚、明確。2005年3月被告征得有關土管部門同意后在此宗舊耳房地基上拆舊翻新。翻建的新房需占用原雙方共用的大門和其他共用區域部分,被告遂與原告協商,并于同月23日達成協議:“一、馬汝聰同意馬保英家將原來的老大門往東邊移,但不影響馬汝聰耳房走道;二、馬保英家移大門時,必須拆除原來倒八尺,拆除后靠馬汝聰耳房走道處歸馬汝聰,以馬汝聰耳房走沿石為界;三、馬保英建新房,座西向東建蓋,占一部分原來的老天井,以滿足所建房進深(內‘空’)夠4.7米。四、原大門前天井歸兩家共同使用,不能哪家占為己有……”。同年7月14日原告認為被告在澆筑大門頂時多占了雙方的共用天井等區域,影響到與大門相鄰一間耳房的滴水,大門也向東(原告己方)多移了一些等理由與被告發生爭議,經柏樹村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調解,雙方再次達成調解協議,約定:被告建好大門后,大門為雙方永久共同出入;正在澆筑的大門東面的門頂不能超出大門東面墻體,以免影響到原告耳房的滴水等權益。同年8月14日雙方又因上述共用天井的排水等問題發生爭吵、撕打,經六街鎮法律服務所等有關部門調解,雙方就相鄰問題仍未達成協議。
針對原告請求拆除其認為被告多占的共用部分及影響其居住生活的建筑部分,本院依職權到雙方的不動產相鄰現場作了勘驗,勘驗結果:(1)被告在共用天井上,在其己方所建的耳房走道長4.34米、寬0.975米,走道上方的雨篷寬1.22米,翻建耳房的進深為4.75米(不包括墻體);(2)共用天井寬3.74米,兩戶耳房間相距較為寬敞,通風、采光良好;(3)大門的門頂影響不到原告的耳房滴水;(4)被告施工后造成共用天井沉積泥沙,排水不暢,天井內原告耳房的走道沿石周圍有污水存積,影響原告的正常通行;(5)被告在原告耳房走道的南端擺放了部分雜物。另查明:(6)被告卷粉加工產生的廢水通過共用天井排出。
經本院審理、調解,原告認為大門出口處澆筑成坡道將影響其老母親安全出入,堅持大門出口處應當建成石階等;而被告仍就天井的下線深度及大門出口處不同意建成石階而堅持澆筑成坡道以便其三輪車每天都能出入大門等意見而調解未成,雙方最終堅持原訴、辯稱中的請求及意見。
本院認為,相鄰關系中的不動產的相鄰各方在行使所有權或經營使用權時,相互間應當給予方便和接受限制。本案原告的請求是否成立便應當審查被告現已翻建好的相鄰的耳房是否妨礙了原告住房的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方面的相鄰權益或侵害了原告住房的宅基地等使用權益,及被告的妨礙或侵害行為是否超出了原告作為相鄰方在相鄰法律關系中應負有必要“容忍義務”的程度,以及是否造成了原告生活、生產的不便利等狀況來判定。
我國民法所設立的相鄰關系制度的價值在于保障國家、集體和個人準確地行使所有權或使用權,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在出現了“容忍義務”程度之內或之外的妨礙或侵害時,應從社會價值(包括經濟價值)、社會生活的經驗法則和法律效果等法律價值目標來考量相鄰權益中出現的沖突,并以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處理相鄰關系,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的安定團結;在相鄰權益沖突中尋求合法與合情的“衡平”支點;確實給相鄰方造成妨礙、侵害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
因此,據上述所查明的事實,本院認為,除勘驗結果中(4)、(5)及另查明的第(6)項外,其余狀況都在原告作為相鄰方的必要“容忍義務”范圍,那么原告應給予被告必要的方便,為被告拆舊翻新,改善居住環境、改善生活給予體諒、寬容。原告及其代理人在庭審中反復提出雙方事先有協議約定,被告翻建時其耳房進深不得超出4.7米,同時協議中也沒有約定同意被告在共用天井上建筑走道和雨篷,主張因被告違反協議,應承擔拆除多占部分的“違約”責任。但就本案原、被告耳房的相鄰實況,具有一般生活經驗及智力的人都能判斷出雙方的相鄰現狀中沒有通風、采光及滴水的妨礙或侵害,若就以被告沒有如實遵守協議,進深超出0.05米而要求強行拆除及恢復大門原狀將勢必拆毀整個建筑,那么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效果的負面影響將遠比未克制這輕微差錯的“違約”更為嚴重。同理,被告所建筑的走道及雨篷與其整個拆舊翻新的其他住房同為功能與外觀的實效整體,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通常情形下,原告亦不可能繞道經過被告方的走道出入大門或實質性使用該 “走道”。與此,更為明確的是本案解決的不是“地盤”之爭,在上述集體土地使用證上亦未明確“外天井”使用權的歸屬,在土管部門同意翻建的前提下被告所建的耳房樓梯是否占用了“外天井”原來的一部分亦與原告無關,加之該耳房樓梯系在被告己方修筑,對原告不動產權益的行使毫無影響,原告要求被告拆除所謂占用了部分外天井而修筑的耳房樓梯沒有依據。
依上述理據,被告在得到原告上述應給予的方便的同時,亦應當理解和尊重原告的某些合理、合情的意見,給予必要的禮讓,接受相鄰方必要的限制,對可能以及顯然且實際存在的影響或妨害予以重視。大門外澆筑成坡道故然將方便被告的三輪車出入,但原告提出坡道對其老母親的安全出入存在隱患,也可能影響其第一間耳房通行順暢的觀點也具有合理性,然而“安全”比“方便”更具有理性基礎,安全因素應當優先考慮。
原告的第二間耳房的前檐雨水及被告所有住房的前檐雨水及部分生活、生產廢水都從共用天井排出,原告的耳房走道沿石亦低于被告的走道,將修整的共用天井是否以0.15米或0.2米的尺寸低于原告的走道沿石的爭議對被告根本無任何妨礙或侵害,此爭議對被告無實質意義,而以原告提出的0.2米的尺寸更能有效預防滴水濺濕原告的走道沿石,因此,據這一實證意義,就沒有必要再次去勘測來解決沒有任何意義的、瑣碎和無聊的老天井原來深度的爭議。被告現修筑的大門為雙方共同出入已有雙方先前簽訂的生效協議確定,無須贅述。
綜上,為維護雙方當事人合法的相鄰民事權益,促進相鄰各方的團結互助、和諧共處,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由簡天萬、馬保英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清除擺放在馬汝聰的耳房走道南端上的雜物;清除共用天井內泥沙并用混合水泥沙漿平整,天井底面必須低于馬汝聰耳房的走道沿石0.2米,天井排水孔保持原位置并予以暢通,排出污水;簡天萬戶作坊的生產廢水不得直接排放在共用天井內;
二、簡天萬、馬保英現修筑的大門為雙方共用,由簡天萬、馬保英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大門外修筑石階或水泥臺階以便出入;
三、駁回馬汝聰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50元,其他訴訟費150元,合計200元,由馬汝聰負擔50元,簡天萬、馬保英負擔1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于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云南省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員 李江紅
二六年四月二十日
書 記 員 蔡忠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可和解協議裁定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情況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立案決定書
2020-10-14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公安局要求復議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拘留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獄內案件立案表
2020-10-14監獄起訴意見書
2020-10-14罪犯病殘鑒定表
2020-10-14對罪犯刑事判決提請處理意見書
2020-10-14罪犯____材料轉遞函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