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東中經初字第44號
原告東營市金宇輪胎廠。
法定代表人延萬華,該廠廠長。
委托代理人丁鋒,該廠法制科副科長。
委托代理人燕林廣,該廠法制科科長。
法定代表人曹霞,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吳效甫,山東匯賢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徐剛,山東匯賢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東營市金宇輪胎廠(以下簡稱金宇廠)與被告濟寧市巾幗農機銷售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巾幗公司)墊付款、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1年8月2日、11月8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金宇廠委托代理人丁鋒、燕林廣,被告巾幗公司委托代理人吳效甫、徐剛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金宇廠訴稱,1999年12月12日,原、被告簽訂協議書一份,協議約定原告給被告墊付152萬元輪胎,被告購原告輪胎每年供貨量不低于600萬元,152萬元的墊付款于2000年12月底結清。原告為被告墊付了152萬元貨后,被告未在12月底付清墊付款,也未再要貨,已構成嚴重違約,故請求判令解除雙方簽訂的協議書,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墊付款152萬元并賠償經濟損失47424元。
被告巾幗公司辯稱,1、本案是基于原、被告和國泰機廠的三方協議產生,其實體處理不可避免地涉及國泰,因此,本案的主體應依協議書當事人確立。2、原、被告間不存在輪胎買賣關系,真正的債務人是泰安國泰拖拉機總廠(以下簡稱國泰機廠),而不是被告,本案的責任應由國泰機廠承擔。3、合同簽訂后,原告僅供貨60余萬元,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原告違約在先,被告享有后履行抗辯權,因此,被告拒付152元貨款,于法有據。綜上,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庭審中,原告為證明自己的主張,出示了以下證據:
證據一,1999年12月12日由原告、被告和國泰機廠簽訂的協議書,蓋有三方的公章。
證據二,2000年3月11日的協議書一份,分別由原告方延成柱、被告法定代表人曹霞、山東國泰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股份)董永亮簽名,但均未蓋公章。
證據三,增值稅發票四張,總額為152. 1萬元。
證據四,國泰機廠供應配套處馬福平出具的證明一份。原告以證據三、四證明其根據協議將152萬元輪胎送到了國泰機廠,完成了墊付義務。
證據五,原告與國泰機廠2000年12月19日的業務往來對帳單一份。
證據六,關于被告的工商登記材料。
證據七,國泰廠的記帳憑證兩張。
庭審中,被告對原告出具的證據提出了以下質證意見:
1、對證據一即1999年12月12日的協議書認可。
2、2000年3月11日的協議書均沒有加蓋公章,并且該協議書為扶溝農機銷售中心設立了轉款義務,但沒在該單位蓋章,因此協議書是無效的。同時,該協議意思含混不清,與本案沒有關聯。
3、四張增值稅發票不能證明是依據協議發生的業務。
4、證據四內容有涂改。
5、對證據五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152萬元是累計算的,并不是1999年12月12日簽訂之后的。
6、證據七即記帳憑證上的數額為152. 1萬元,與協議書數額相矛盾,并且憑證不能證明輪胎款轉到了被告的帳戶。
被告為反駁原告的主張,出示了以下證據:
證據一,2000年7月26日國泰廠出具的證明一份,內容為“自2000年12月12日三方簽訂協議之后,我方收到金宇輪胎廠發來輪胎696180元,特此證明”。
證據二,國泰廠的帳目材料19份,其中,包括4份增值稅發票和隨附的入庫單、供貨明細表。
被告以證據一、二證明自協議簽訂后,原告實際向國泰供貨696180元,而不是152萬元。
證據三,馬富平的證言一份。
證據四,國泰廠出具的證明一份,內容為“2000 年元月9日至18日,東營市金宇輪胎廠發給我廠輪胎307660元,2000年元月10日至18日我廠發給東營市金宇輪胎廠拖拉機64臺計391400 元,特此證明。供貨發票號為00618362.拖拉機發票為0347238、0347239、00326876” .
證據五,與證據四對應的四張發票及隨附的提貨單、驗收單等。
被告以證據四、五證明原告與國泰廠均沒有按照協議履行義務,國泰沒有將拖拉機供給被告,而是直接發給了原告充抵債務。
對被告提供的證據,原告發表以下質證意見:
1、證據一是無效證據,該證據不能證明原告給國泰廠的供貨情況,并且從表面上看是先蓋的章后填的內容。
2、對證據二本身沒有異議,但原告提供的證據足以證明原告已完成了墊付義務。
3、對證據三予以認可。
4、證據四、五與本案沒有關聯。
根據原、被告的證據和質證意見,本院對以下事實予以確認:
(一)1999年12月12日,原告(甲方)、被告(乙方)和國泰廠(丙方)簽訂了協議書一份,該協議書第一條規定:甲方給乙方墊付152萬元輪胎,送貨到國泰,152萬元的墊付在2000年12月底前結清,由丙方擔保。2000年3月11日,又簽訂協議書一份,內容為“經協商同意金宇輪胎廠原轉扶溝永亮農機中心152萬元輪胎款調往巾幗帳戶,巾幗公司以后撥多少款發多少貨,其余按照原協商合同執行”。該協議書由原告方延成柱、被告法定代表人曹霞、國泰董永亮簽字。
證明該節事實的證據為原告提供的證據一、二,被告認可,本院予以確認。
(二)自1999年9月13日至1999年12月19日,原告共向國泰廠供應輪胎152萬元,其中,1999年12月12日供貨696180元,原告就該152萬元輪胎向國泰廠開具發票的時間為1999年12月15日和1999年12月18日。
證明該節事實的證據有:原告提供的證據三、被告提供的證據二、三,其中,原告提供的證據三與被告提供的證據二中的四份增值稅發票相一致,原告雖亦提供了證人馬富平的證言,但由于該證言有涂改,本院不予認可。對于被告提供的馬富平的證言,原告認可,本院予以確認。
(三)2000年12月19日,原告與國泰廠就業務往來情況進行了對帳,對帳結果中注明“不含轉帳給濟寧市巾幗農機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的152萬元”。
證明該節事實的證據為:原告提供的證據五。
(四)國泰廠對152萬元進行了記帳并于2000年4月12日進行了轉帳。
證明該節事實的證據為原告提供的證據七。
本院認為,本案立案案由雖為買賣合同糾紛,但從本案事實看,既有買賣糾紛,又有因墊付而產生的欠款糾紛。1999年12月12日的協議書雖是原告、被告和國泰廠三方簽訂,但墊付152萬元的權利與義務只在原告與被告之間發生,因此,原告就墊付款糾紛單獨起訴被告并無不妥。
原告、被告和國泰廠三方于1999年12月 12日簽訂的協議書,符合法律規定,是有效合同。2000年3月11日的協議書,雖然沒有加蓋三方的公章,但原告對協議認可,曹霞系被告的法定代表人,其意思表示即單位的意思表示。被告辯稱,2000年3月11日的協議書為扶溝農機銷售中心設立了轉款義務,因而協議是無效的。但從兩張記帳憑證看,該152 萬元款在3月11日前已進行了調帳,即在協議簽訂時原告對152萬元仍享有權利,因此,協議書并未為扶溝農機銷售中心設立轉款義務,被告的主張不能成立。綜上,2000年3月11日的協議是原、被告對152萬元墊付款的重新確認,并且在原告與被告之間是有效的。
原告已完成了為被告墊付152萬元的義務。理由如下:首先,原告已向國泰廠供應輪胎152萬元,雖然152萬元的供貨發生于1999年12月12日前后,但原告向國泰廠開具發票的時間均在1999年 12月12日之后,并且,只要是152萬元的輪胎,供貨時間發生于協議簽訂前后,對被告并無不利影響。故被告關于152萬元輪胎供貨發生于協議簽訂前后而致原告違約的主張不能成立。其二,原告與國泰廠的對帳單、2000年3月11的協議、兩張記帳憑證均能證明,被告認可原告以協議簽訂前后的152萬元履行墊付義務,并且,國泰廠已對該152萬元進行了轉帳處理。其三,因152萬元系墊付款,只要原告實際墊付了輪胎,并由被告認可,則原告的墊付義務即告完成,而并不以該款到被告的帳戶為必須,故被告以款未到其帳戶為由進行的抗辯不能成立。其四,被告在庭審中辯稱,原告與國泰廠均沒有按照協議履行義務,國泰沒有將拖拉機供給被告,而是直接發給了原告充抵債務,并提供了證據四、五予以證明。但證據四、五中的貨款并不包含在152萬元貨款中,而是在152萬元供貨后另發生的供貨,故被告的主張不予支持。
綜上,本院認為,被告應向原告履行152萬元墊付款的支付義務。
1999年12月12日的協議書第一條約定: 152萬元的墊付在2000年12月底前結清。由于被告沒有按照協議結清該款,應當賠償原告因此所受的損失,故本院對原告要求被告賠償經濟損失的的主張予以支持,但原告主張以月利率7. 3125‰計算沒有依據,而應參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予以確定,并計至原告主張的2001年5月8日。
按照合同法第96條的規定,當事人一方通過行使解除權解除合同,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對方時解除。原告提出解除簽訂的協議書,系單方行使解除權的行為,屬形成權。但由于協議書系由原告、被告和國泰廠三方簽訂的,而原告只起訴了被告,故其解除協議書的請求不妥,本院不予支持。鑒于被告亦同意解除協議,原告可通過與被告、國泰廠三方協商的方式解除,或者通過行使解除權以送達解除通知的方式解除。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8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駁回原告東營市金宇輪胎廠解除協議書的訴訟請求。
二、被告濟寧市巾幗農機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向原告東營市金宇輪胎廠支付墊付款152萬元。
三、被告濟寧市巾幗農機銷售有限責任公司賠償原告東營市金宇輪胎廠因逾期支付墊付款而導致的經濟損失(以152萬元為基數,參照銀行同期貸款利息計算辦法,自2001年1月1日計至2001年5月8日)。
案件受理費17847元,由被告濟寧市巾幗農機銷售有限責任公司負擔,由于原告已預交了本案受理費,被告在履行上述給付義務時向原告徑付17847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趙淑媛
審 判 員 董慶忠
代理審判員 曹志海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書 記 員 李 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上訴狀(刑事案件上訴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調解書(二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撤銷緩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同意或者不同意移送管轄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再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案件報告(中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補充材料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減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發還財物清單(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補充偵查決定書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不立案理由說明書
2020-10-14×××公安局補充偵查報告書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征求意見書
2020-10-14保外就醫保證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