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2006)渝一中行終字第16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永川市長風航運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重慶永川市松既鎮臨江街20號。
法定代表人陳國光,董事長。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重慶市水利局,住所地重慶市渝北區龍溪街道新南路3號。
法定代表人朱憲生,局長。
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重慶市昌州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永川市松既鎮菜元壩18號。
法定代表人魏壽昌,董事長。
上訴人永川市長風航運有限責任公司因水利行政許可一案,不服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法院(2005)渝北法行初字第98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分別于2004年5月20日、2004年5月25日向永川市水陸運輸社及第三人發放了渝準字證字(2004)第01號、第02號長江河道采砂許可證。第01號證的采砂區域為長江永川松既段,溫中壩至躍進門以上,第02號證的采砂區域為長江永川松既段,躍進門至蔡家灣。有效期均為2004年6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2005年4月25日第三人在被許可的有效期屆滿前6日向被告提出了延續采砂的許可申請,同時向被告遞交了書面申請書、施工作業審核申請書、企業法人證明材料、船舶及船員證書等相關書面材料。被告受理第三人申請后,經審查,于2005年7月30日向第三人發放了渝準采字證字第01號長江河道采砂許可證。采砂區域為長江松既段、溫家壩至蔡家灣。有效期:2005年8月1日至2006年7月31日。
另查明:在2005年以前,第三人即與永川市渝松建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達成協議,通過轉讓方式取得了其下屬的水陸運輸社的資產及經營權。
原審法院審理認為:根據《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第9條的規定,發放河道采砂許可證是被告的法定職責。第三人在其2004年的采砂許可證有效期屆滿前向被告提出申請,同時根據《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重慶市河道采砂管理辦法》的規定,向被告提供了相應的書面材料,被告經審查向第三人發證,應認為是許可的延續。依據《行政許可法》的相關規定,延續行政許可是由被許可人提出申請,經行政機關審查,作出是否準予延續的決定。其采砂區域的變更,是因為第三人已取得水陸運輸社的經營權,是第三人與水陸運輸社2004年度二證合一的采砂區域,故原告的陳述理由不成立。被告于2005年7月30日向第三人發放渝準采證字(2005)第01號長江河道采砂許可證的具體行政行為事實清楚,程序合法,使用法律正確。故判決駁回原告永川市長風航運有限責任公司請求撤銷被告重慶市水利局于2005年7月30日向第三人重慶市昌州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放的渝準采證字(2005)第01號長江河道采砂許可證的訴訟請求。
上訴人永川市長風航運有限責任公司上訴稱:1.一審認定被上訴人發放渝準采字(2005)第01號長江河道采砂許可證,是被上訴人對第三人行政許可證的延續,屬認定事實錯誤。因為第三人2004年是兩只船采砂,采砂地點為兩個,而2005年01號采砂許可為一只船,采砂地點為一個。因此這是采砂許可證的變更而不是延續。2.一審認定被上訴人可以不采取招標、拍賣方式而通過“審批發放”采砂行政許可證這也是錯誤的,雖然《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規定河道采砂許可證由沿江省、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發放,但行政法規并未規定采砂行政許可以不采取招標、拍賣等公平競爭的方式進行。
二審中,被上訴人重慶市水利局,重慶市昌州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未提交書面答辯狀。
原審被告在法定期限內向原審法院提交的證據、依據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50條;
2.國務院《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第9條第1款、第2款;
3.《重慶市河道采砂管理辦法》第11條、第12條、第13條;
4.第三人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及組織機構代碼證;
5.內河船舶檢驗證書薄兩份;
6.船舶使用協議書;
7.船員職務適任證書5份;
8.行政收費收據2份;
9.重慶市水利局渝水河(2004)8號文件;
10.長江瀘州航道江津航道處航(2004)10號文件;
11.被告向第三人發放的渝準字證字(2004)第02號長江河道采砂許可證存根;
12.申請人為第三人的河道采砂申請表及水上水下施工作業通航安全審核申請書;
13.行政水務中心承諾通知書;
14.被告向第三人發放的渝準采證字(2005)第01號長江河道采砂許可證;
15.永川市渝松建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與第三人簽定的協議書;
16.被告向永川水陸運輸社發放的渝準字證字(2004)第01號長江河道采砂許可證;
原審原告在法定期限內向原審法院提交的證據、依據有:
1. 永川市水務局2005年8月1日的說明;
2. 渝準采證字(2005)第01號采砂許可證;
3. 2005年6月8日原告向永川市水務局遞交的申請。
4. 2005年7月3日永川市水務局的答復;
5. 原告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
經審查,原審對原、被告提交的證據質證、認證正確,符合行政訴訟證據規則的有關規定,本院予以采信。本院根據上述有效證據確認的事實與原判無異。
本院認為,根據國務院《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第九條的規定,被上訴人重慶市水利局具有審批發放轄區內河道采砂許可證的法定職責。被上訴人重慶市昌州實業(集團)公司在其渝準字證字(2004)第02號采砂許可證有效期屆滿前,向重慶市水利局提出辦證申請,并提供了相關材料,其申辦程序符合《重慶市河道采砂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的規定。重慶市水利局根據重慶市昌州實業(集團)公司與永川市水陸運輸社合并的事實,將分屬于二者的采砂許可范圍合二為一,其向重慶市昌州實業(集團)公司審批發放渝準采證字(2005)第01號長江河道采砂許可證的具體行政行為,應視為對永川市水陸運輸社(2004)第01號和重慶市昌州實業(集團)公司(2004)第02號長江河道采砂許可證的延展,也是在特許的開采范圍內對重慶市昌州實業(集團)公司采砂許可的延續。這種延續許可行為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五十三條規定需要進行招標、拍賣的情形。重慶市水利局于2005年7月30日向重慶市昌州實業(集團)公司頒發渝準采證字(2005)第01號長江河道采砂許可證的具體行政行為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原審判決維持并無不當。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其他訴訟費500元,合計600元,由上訴人永川市長風航運有限責任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鄒 萍
代理審判員 彭 英
代理審判員 李雪蓮
二OO六年一月十八日
書 記 員 胡雪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事訴訟財產保全申請書
2020-10-14破產清算組債務人到期債權執行申請書(破產清算文書)
2020-10-14民事反訴狀
2020-10-14民事起訴狀(公民使用)
2020-10-14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刑事抗訴請求書
2020-10-14減刑、假釋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刑事判決書樣式)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二審程序再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罰款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令(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再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法醫技術鑒定委托書(委托法醫鑒定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減刑用)
2020-10-14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提請抗訴決定書
2020-10-14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糾正審理違法意見書
2020-10-14不起訴意見書
2020-10-14